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个人承包厨房该怎么交税(厨师承包厨房特别注意的事项)

对不起,这篇节税指导来晚了

原创 石话说 石磊 金石CFO


关于节税的问题很多朋友问到,我这里有一些总结,希望能够帮到朋友们。







先说节税需要具备的条件:


1、精通和熟悉业务


2、了解并熟练运用税法


3、在以上基础上的创造性思维和落地能力




其次,讲一讲节税的目的:


1、通过节税,从整体上降低税负;


2、合法的晚交税,能够降低资金成本;


3、通过节税可以降低税务风险




下面根据个人过去经历的企业和身边发生的案例,总结了七大节税方法,供大家参考:




1、通过法人设计节税




我国的企业划分为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和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两种,根据我国现行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只有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非法人的私营企业因为不具有法人资格,只要求投资人缴纳个人所得税。




这样的制度下,就给许多企业主带来了节税的机会,那就是不注册法人企业,而是注册非法人企业。尤其个体工商户,在中国早期民营企业中非常多。许多人觉得干个体好像是很没有面子的事,但这里面却有很多税收方面的实惠。




我有一个开培训学校的朋友,学了这个之后,开始设计了。专门把原来的公司变成个体工商户,要知道个体工商户是民营企业赚取第一桶金的黑洞。为什么?因为不需要建账,不建账怎


么征税呢?是由税务局进行核定征收。这里面空间就非常的大了。




还有一类案例,就是要不要开子公司?因为分公司可以合并汇总纳税。




假如我有一个生意,分属两地。一个业务在丰台的每年盈利300万,另一个在昌平区亏300万,如果开设成两个分公司可以合并纳税,相抵之后不用交税。能省300万的25%,大约75万的税。




如果两个是独立子公司,就要各自纳税,不能互抵。因为子公司是不同的法人主体,要单独纳税。




2、通过对业务组合拆解节税




有时候看似一项业务,把他拆解成两项业务,就可以合理节税。




比如:A企业卖整体厨房要按照13%交增值税,但通过设计之后,价格里有一部分可以作为安装费,当然,卖整体厨房本身就需要安装,只是因为过去财务部门为了省事忽略了业务本质,没有知悉把业务分成两部分的意义。




通过这样一拆,也就变成了“产品销售加服务费”的模式,服务费的部分依法应按照3% 交增值税。




举例:一套整体厨房卖价50000元,直接做正常交税=50000*13%;改变之后,其中10000元变为安装服务,按3%计算,每台空调大约可以节税1000元!这节省下来的可是纯利!







3、通过整合产业链节税




包括:延长供应链,缩短供应链(收购供应链企业,成为自己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或者重新塑造供应链。




举个塑造供应链的例子:北京有一家家具公司,生产木材家具。需要采购大量板材,而板材一般都是从农户手中收购,很难拿到发票,没有进项,因而不能抵扣。




经过沟通,我给他设计了这样一套方案。公司先与木料当地农民共同成立合作社(农业企业),可以找农民收购木材,可以给下游开增值税发票,同时自己也可以给自己开发票“农产品收购发票”,这样就重新塑造了供应链。解决采购环境不能开票抵税的问题。




4、改变经营方式




我们都知道东莞过去是个娱乐业发达的地方,而那里的企业主朋友,也很会在节税上想办法。




举例而言,有一些过去专业从事娱乐的歌厅,把娱乐业变成餐饮业。营改增前娱乐税20%,而餐饮业是5%,有巨大的差距。




原来600块唱歌,现在变成500元吃饭,100元唱歌,只不过你吃饭的地方装修的比较好,灯光和布置有点歌厅的味道。这时候你缴税就变了,原来是600元唱歌,增值税为600*20%=120元,现在变成两个部分,500元是吃饭,100元唱3小时歌,缴税变成了:500*5% 100*20%=45元,这之间差了75元的税。节税62.5%!




音乐餐厅,量贩式KTV你们可以想象,它背后是不是有节税的考虑,有时间大家去北京的“胡桃里”看一看,真的搞的不错。




5、改变交易方式




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15%的优惠所得税税率,是对企业影响非常大的一项税收优惠政策。做过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人都知道申请高新技术的一般企业对研发费用有要求,通常占到销售额的4%以上。




一个朋友做实业的,旗下两个公司,A公司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获取了不少资质,因此渐渐成了以销售为主的公司,而其关联公司同时是产、销、研一体化,与A有大量的关联销售,随着业务成长,A公司研发占比逐渐缩小,很难满足高新要求。




今年公司业务恰逢高点,利润很高,如果不能拿到高新资格,则需要按照普通企业25%缴纳所得税,多交10%,不仅利润影响很大,也影响到马上启动的IPO工作,怎么办呢?老板很急,找到我希望能想到一个比较稳妥的办法。




之前企业通过利润转移,也做一些研发合同,增加A企业研发费,但毕竟当时规模有限,少一点可以,但现在业务量大了,非常麻烦。




经过对业务的深入了解,发现其业务本质还是B承担了大量的研发工作,只是由于B也要保证高新资质,B对A的关联销售比较大,造成了有限的研发费用无法同时满足两个公司的高新需求。(B公司自身研发费用因为委托研发造成不能进入计算范围,影响B公司的高新资质)




对症下药的方案就是,安排由A委托B进行研发,这样增加了A公司的研发费用。同时减少B公司对A公司的销售,怎么减少呢?




直接安排A公司采购原材料后,委托B公司加工,这样B公司对A的关联销售就会大幅度减少,从而结合A公司委托研发的方式,确保了两公司同时满足高新资质要求。




6、重组与分立




这个听起来好像很复杂,很少有企业涉及到,但在现实中,许多涉及地产的企业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去年我有个朋友,他的企业要在廊坊买地,一共400亩,10万一亩,应该说是非常便宜的。老板问我,这个地怎么拿比较好?




我问他都是自己用吗?他说,100亩自己用,300亩先拿下,将来准备卖掉。这时候问题就来了,300亩地那么大一片,请问,整体卖好卖还是分开单独卖好卖?




当然是单独好卖。于是就要考虑怎么设计这300亩地的拿地方式。




假如说这300亩,拿地用了1000万,我要卖5000万,怎么卖?要交土地增值税就不得了。




后来我给出的建议是:由A公司先成立B C D三个子公司, 让B C D 分别去买地,同时享受政策 。




根据这个方案,把卖土地变为卖股权(公司持有土地),这样就规避了土地增值税。如果公司C和D没有卖掉,想要收回,就用A吸收合并C和D 就可以完成。从而大大节约了可能发生的税负。




7、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国家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只是企业不肯用心思去考虑。当然这种思考要有很多专业知识作为基础。请相信,没有任何政策是专为企业出台的,我们要去靠这些政策。主动设计享受政策。




比如:软件企业优惠政策,可以按照超出3%的部分返还软件增值税,技术开发与服务合同能够免征增值税。但是对于软件企业也好,技术合同也好都分别需要满足特定条件,这些更加需要有专业人员与业务沟通,在商务环节甚至更早的产品设计环节,就要引导业务按照符合相关要求的方向构建,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合法的享受国家相关政策。







总体来讲,企业主还是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主营业务上,尽量少的分心去做其他事情,专业的工作应该由专业的人去做,从上面的例子也可以看出,在这方面投资请专业人员,花费很小,而受益确实非常之大的。




同时,国家税务稽查管理越来越严格,各种手段越来越丰富和强大,如果不慎使用了错误的方法,给企业造成损失,那将不是抠出来一点税款所能弥补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