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科技 >

惊鸿一瞥, 唐诗与舞蹈如何在乱世中碰撞出别样火花?

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舞蹈是众多灿烂文化艺术中最先出现的艺术,也是人类历史上永恒发展的艺术。

唐朝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史上发展空前鼎盛的时代,伴随着海纳百川的胸怀,使得文学与舞蹈得到完美结合。由此产生的舞蹈美学,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舞蹈与文学艺术价值提供了宝贵的历史依据。

一、中国古代舞蹈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源远流长,在时代潮流中与文学结合,彰显出独特的美学价值

舞蹈是行动的艺术,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悠远的原始社会,人们伴随着劳动时发出的号子声跳出欢乐的动作,并逐渐形成愉快的舞蹈形式。我们的祖先在生活中不断丰富和提炼舞蹈动作及形式,可以说舞蹈是人类之母,是整个人类文化的重要启蒙者。

在原始人类生活中,可以看到,艺术的种类并不是单一出现的,文学、音乐和舞蹈是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正如布哈林在其《历史的唯物论》中所说:

“艺术的最原始形态就是舞蹈、音乐与诗歌的结合体。”

在奴隶社会时期,渐渐丰厚的经济基础推动了文明的进步,这时的舞蹈形式也开始为人类所重视,成为祭祀娱乐的重要手段。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舞蹈也逐渐紧随时代变迁进入快速提升期。此时的舞蹈形式及所表达的意义也都得到了丰富转变。同时,这一特殊时期,人类文明发展迅速,文学样式广泛,在众多情景下,舞蹈都成为了人们寄托情感的重要渠道。

譬如,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每一篇作品都能合着音乐进行歌唱。其中,既有对百姓生活习俗的记录,也有对已成熟的舞蹈作品的生动描画。由此可见,早在奴隶时期,诗歌与舞蹈便产生了文化碰撞。

在灿烂的中华文化中,舞蹈始终如耀世明珠,散发着月光般的光辉,带来心灵的慰藉与审美的震撼。中国是诗的国度,文明的延续与诗歌的起源发展密切相关。流传于春秋战国的楚辞,尤以屈原的文学作品居多,其中就有多处描写楚国的歌舞活动,对后世舞蹈与文学的融合开创了先河。

丰厚的物质基础为文化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后盾。经过长期的休养生息,西汉经济重回鼎盛,伴随着汉赋的独领风骚,舞蹈随之进入飞速发展阶段。

包容的文化氛围形成了自由舒展的个性,汉代的舞蹈也在改善中延续了这种风格。袖舞、道具舞、独舞、盘鼓舞等种类多样,无论在形式还是风格上都极致追求舒适感和美感。将杂技与舞者形态有机结合,甚至将简单的故事情节融合在舞蹈中,赋予了舞蹈以人性的光辉与人间烟火,为我国传统舞蹈的理念创新点亮了方向。

二、唐代舞蹈种类多样,大量描述舞蹈的诗歌为探寻唐代舞蹈的美学价值奠定了客观基础

进入唐朝之后,舞蹈样式渐渐增多,分类更加精细,舞蹈的社会价值在文人墨客的渲染下也更加突出。开明的政策、开放的胸怀使得唐朝与周边诸国不断进行文化交流,燕乐、清乐、西凉乐、天竺乐等乐舞正是这一时期中外结合的生动表现。

唐代舞蹈是促进唐诗升华、提升生命力的重要媒介,是人们情感共鸣的重要载体。唐诗与舞蹈的结合是文学与艺术的碰撞,并在不断发展中孕育出以人体为载体,以情感的召唤为艺术魅力呈现形式的舞蹈美学。既使观者感受到舞蹈的风神韵味,也使舞者本身在其间体悟到舞蹈的美感,从而实现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唐代舞蹈繁多,诗乐舞相互融合发展。李商隐的《柳》中“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虽未直接描写舞蹈,却将风中的柳树与在春苑起舞的舞女相联系,让人不由思绪万千。

礼乐文化一直都是统治阶级用来维护王权的有力武器,而舞蹈随着作用的凸显正担负着重要职责。无论是《破阵乐》还是《胡旋舞》都带着浓厚的社会责任感。可见,舞蹈美学的主观性与舞蹈审美主体也有很大关系。

诗歌与舞蹈相结合,使得诗歌得到灵性的熏陶,同时,舞蹈美学的不同形式美与社会价值也都在唐诗中得到了体现。唐代物质丰盛,人们大多追求奢华之风,这在舞蹈中多有体现。为了满足歌舞发展需要,舞者的服饰繁杂有序、颜色鲜艳。

另外,思想的开放使得唐朝也更加兼容并蓄,异域文化的传入带来了别样的服饰与风情,这样大胆的服饰风格在舞蹈的效果呈现上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诗人王昌龄对舞蹈服饰的关注,也显示出服饰美感起到的营造意境的作用。

唐诗与舞蹈的结合形象地将诗歌的灵性与舞蹈的热情相融,舞蹈美学价值因为有了诗歌的依托而更加富有内涵,同样,唐诗对舞蹈的审美性描写也对舞蹈发展、社会生活甚至思想理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代传统民间活动众多,无论是祭祀还是节日庆典,舞蹈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娱乐形式。酒肆和青楼中的舞蹈不断发展并催生出酒令舞蹈的新形式。将诗歌与饮酒舞蹈结合,既扩展了舞蹈的发展空间,又促进了唐代社会娱乐的进步。

唐代社会民族融合的潮流兴盛,胡乐胡舞的传入也使得人们对异域文化的理解渐渐增加。这时的人们俨然已不再局限于单调的中原传统文化,开始不断接受外来文化,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对舞蹈的创新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唐朝统治者更是亲自参与舞蹈的编制,将传统的乐舞加以改编,带动了民间乐舞文化的发展。与西域乐舞文化的交流碰撞,对唐人的思想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更是彰显了唐代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社会氛围。

三、唐代舞蹈美学的流变,为后世文学和舞蹈的融合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传统中国以礼乐治国为基,但礼乐和儒家相结合的治国之道并没有发挥出其抒发情感的本能。随着封建社会的不断发展,乐舞单纯地为政治服务俨然已不能满足统治者的需求。

唐代社会是诗乐舞高速发展的社会,很多舞蹈逐渐脱离传统礼教的束缚,更注重情感的抒发,成为人们抒情达意的重要方式,为诗歌内容和题材的扩大提供了契机。

在最早记载舞蹈的《诗经》中,舞蹈仍然是以宗教祭祀为主要目的,但进入唐朝后,舞蹈已成为人们重要的娱乐方式。在王维、白居易等盛名诗人的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诗人们已渐渐不再仅关注舞蹈,而是更加注重感情色彩的寄托。时代不断发展,伴随着舞蹈在艺术领域地位的攀升,歌舞伎人们也逐渐成为文人墨客关心的对象,而心怀天下的士人们对舞蹈的爱好也促使他们透过舞蹈体会到更深刻的社会现象。

文学和舞蹈以经济基础的进步为物质动力,以人类感情的宣泄为表达内容。然而,中国古代社会自唐朝之后便开始逐渐衰退。尽管如此,文学和舞蹈却在不断向前发展,舞蹈与文学的结合在历史的洗礼下也更加多样贴合。

文学因舞蹈绽放出夺目的光彩,舞蹈也因文学的刻画而得到更好地延续传承。唐代舞蹈美学意义深刻,无论是宋词、元杂剧还是明清小说,都极大受到了唐代乐舞的渲染熏陶,使得舞蹈作品中是不可替代的组成元素,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介质。

继唐朝后的各朝代将唐诗舞蹈美学中所包含的深厚社会学意义加以继承完善,让文学与艺术的碰撞,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

舞蹈是人类传承中最为悠久的艺术形式,在中华文明中,舞蹈和文学的结合尤以唐诗和唐代舞蹈的融合最为引人注目。唐代舞蹈诗所蕴含的美学价值,不仅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封建社会后期文明的进步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宝贵价值。

参考文献: 《诗经》《中国文化概论》《唐诗美学精谈》《历史的唯物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