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一次收班费84000元,家委会是学校的附庸?还是学生的代言人?

今年7月份,安徽某高中高二(14)一次收班费84000元,每生2000元。

此事被家长反映到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经当地部门核实,情况属实,铜陵市政府办公室做了回应:

班级每人收费2000元情况属实。高二(14)班共42名同学,2022年7月16日收取班费84000元。此项费用由班级家委会征得全体家长同意,代收代支,是为了方便家长,减少琐碎费用缴纳次数,集中一次性缴纳的班级代管经费,此项费用收支均不经过班主任及任课教师。

看到这样收班费,没有经历的家长肯定要惊掉下巴,并且觉得这是家委会乱收费;有的孩子在城市寄宿学校上学的家长,会习以为常,因为他们也在交班费。

我的一位同事孩子在省城一所民办初中上学,学校禁止学生自行携带零食进校园,理由是为了健康安全。可是学生正在长身体,饿得快,需要在网上以零食充饥。

于是,班级家委会就收班费给学生集体采购吃的,如牛奶、面包等。到了夏天,家委会还给学生买雪糕、西瓜等消热。同事说,班级家委会就是个采购,每学期都会提前收钱,其他家长都交钱,自己也跟着交,一方面怕说闲话,二方面图省事。

近年来,家委会受部分家长的诟病,家委会成了学校的附庸,成了家委会成员实现个人目的的工具。

家委会本来是监督学校办学的组织,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的,可是现在变了味。家委会都是在学校的组织倡导下建立的,每个家委会成员大多由班主任挑选,再经学校把关敲定的。

学校企图把家委会变成服务学校管理的下属,凡是学校不便做的事,就交给家委会,凡是班级统一要求的事,就假借家委会搞“民主自愿”,家长们被“民主自愿”绑架了,不能发出异声。

只有学校办学讲民主,家委会真正为学生服务。学校要把学生当成有思想的人,涉及学生权利的事要听学生的声音,而不是认为学生不懂事,需要服从,需要学校替他们做主。

家委会的组建是家长们自愿行为,学校不该插手指派“眼线”已达到“了解”家长的目的。

家委会的职责要明确,为所有学生的生活、安全服务,为学生组织活动提高帮助,在这些方面收取一定的费用,家长能够接受。家委会不是为个别学生谋捷径,也不是干涉学校、老师的教学,家委会不能以装扮教室、给老师买礼物为由收费。

总之,只有民主办学的学校,家委会才能为学生服务,否则就是学校的附庸和达到目的的“帮手”。
#家长同意的8万元班费为何引质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