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价值10万元“圆梦卡”仅售29元?养老变“坑”老,小心被骗

近年来不少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信息不畅、辨别能力减弱、身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将诈骗对象瞄准了老年人,以“养老”为名目,“养老理财”、“养老产品”、“养老旅游”等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致使不少老年人上当受骗,“养老”成了“坑老”。

1.仅售29元的价值10万元“圆梦卡”

2020年6月至7月期间,杨某某与韩某某等人组成团伙,由杨某某冒充国家项目负责人,声称疫情期间国家发放福利给基层的劳苦大众、年迈的老人,只需支付29元的圆通快递代收款,就可以获得一张“圆梦金”购物卡,只要将该卡片激活无须任何手续费即可享受2万元购物券和8万元现金提现福报。

致使不少老年人受骗,并且大额购买该“圆梦卡”,涉案金额高达三百万余元。

2021年8月,韩某某、杨某某等人被嵊州市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拘役不等的刑罚,并处罚金。

2.“低成本高回报”的“民族资产解冻”项目

2017年开始,刘某等人组建团队,冒充央行工作人员,打着九部委牵头、财政部拨款、建设银行放款的“帮扶”扶贫项目的旗号,谎称这是“民族大业”、可以进行“民族资产解冻”,只需要数十元、上百元的低成本投入就能获得数万元、数十万元甚至数百万元的高额回报,骗取老年人投资“国家帮扶”的投资理财项目。

致使大量老年人被骗,涉案金额高达90余万元。

2021年5月,李某、方某等人被嵊州市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刑,并处罚金。

3.药效“立竿见影”的神奇巧克力

图为售卖的“巧克力”

2019年,白某等人在利益驱使下,将国家明令禁止的“他达那非”、“吡罗昔康”药剂添加到巧克力中,大肆宣称该巧克力可以改善人体生理机能、让人重焕青春,可以药到病除等,骗取老年人购买,然而老年人在服用一段时间却引发了肠胃不适等副作用。

近日,嵊州市人民法院一审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被告人白某等人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到五年八个月不等的刑罚,并处罚金,并禁止从事食品生产、销售及相关活动。

老年诈骗常见套路

01

投资骗局

以养老投资为名,谎称有官方背景,许诺予以高额回报,引诱老年人投资,这样低成本高回报的权益性投资,都是诈骗!

02

产品骗局

以购买产品为诱饵,谎称产品具有极大升值空间或者承诺具有可以高额返利的,都是诈骗!

03

保健品骗局

以保健品为名目,将含有非法添加的保健品包装成为药效立竿见影的“灵丹妙药”,骗取老年人信任并高价购买。

一、不要轻信。当老年人接到投资、购买保健品等短信、电话或者其他信息方式传递过来的时候,不能轻易相信。

二、不要透露个人信息。和对方开始沟通的时候,不要透露自己和家人的身份证、银行卡和家人工作单位的信息。

三、不要轻易转账。当对方提出转账的时候,不能立刻轻信他,首先要询问身边的亲人,包括银行工作人员,不懂的也可以打110,千万不要轻易把钱转到对方账户。

四、家属多提醒。子女平常要和老人多聊天,多分享相关诈骗案例,以增加老人经验。

天上不会有掉馅饼的好事,广大老年朋友一定要提高警惕,擦亮眼睛,做到不盲从、不贪心。

转自:嵊州检察

来源: 浙江在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