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河北省总工会王惠芳(河北省总工会王竹乐)

今天,是我国抗日战争爆发五十周年纪念日。也是父亲离别我们母女的日子。


父亲王恩九,原系国民军冯玉祥将军的机要秘书,后任西路军少将粮秣总监等职。1936 年冬,在国家内乱外患,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他为了救国救民,毅然抛弃高官厚禄,带着我们母女从甘肃到华北,投奔共产党。


王恩九在竹沟时的警卫员赵超( 前左一)与烈属合影


1937 年“七七事变”前夕,父亲从张家口抛下我们母女奉命南下。万没想到,这次分离竟是我们的永诀。那时,我仅仅7岁,年幼无知,但父亲的容貌、言行、为人,克己奉公的革命精神,却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1930 年,我出生于西安。此后,在那漫长的岁月里,我和母亲随父奔波于陕西、甘肃、河北,父亲为了工作,经常活动在外,有时刚刚到家,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走了。尤其我们到华北后,他成月或几个月不进家,甚至连音信也没有。我们母女今天住在这里,明天又寄居在那里,生活十分艰难。抗日战争将要爆发的那段日子里,父亲显得格外严肃,言行尤为沉着谨慎。有时长吁短叹,为国担忧;有时一个人在家,时而静坐,时而伏案写什么,时而不停地大口大口抽烟。偶尔和刘贯一叔叔一起谈笑风生,拉拉唱唱。父亲到华北后,每日废寝忘食,昼夜忙碌,都干些什么?当时我们母女全然不知(建国后才知道是从事共产党的统战、情报工作)。我问过母亲:“爸爸整天不在家,干啥去了?”



亲说:“你爸爸可能干的是大事,一定是干大事去了”。


我母亲是一位出身贫寒、淳朴善良、通情达理的家庭主妇。她对父亲的工作热情支持,生活上无微不至地体贴。父亲坐夜她陪着,父亲外出,她不时地倚门而望,为父亲的安危担忧,她随父亲的喜而喜,随父亲的忧而忧。她从父亲那积极而又谨慎小心的工作看出,父亲干的不是一般的事情,所以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她都到大门口望风。平时,母亲怕我嬉嬉闹闹而影响父亲的工作,总是教导我听话,不要打扰父亲。直到如今,刘贯一叔叔每提到我母亲,都夸她是贤妻良母。


当日军铁蹄踏进北平,在平绥铁路即将被截断时,父亲离开我们母女南下了。临别时,和往常外出一样嘱咐了应注意事宜,不过这次交待得更细致。我清楚地记得,父亲面带微笑,谆谆告诫我:“好孩子,听妈妈的话”。他频频向我们母女招手,他迈着矫健的步伐走了!再也没有回到我们身边!1937年冬,母亲带着我到北平后河沿住下。当时,生活无着,只好给人当雇工。1941年,从北平辗转至开封、中牟、许昌等地栖居。前一时期和父亲的联系时断时续,父亲的信,多讲得很好,“生意”不错等。之后,就杳无信息了。1943年,母亲带着我回到了故乡鲁山。


我们母女回到故乡后,天天都盼望父亲的消息。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连一点音讯都得不到。我们总是幻想着父亲还活在人间。1957年,我们与父亲的战友刘贯一、王国华等长辈们取得联系,才准确得到我父亲早在1939年就牺牲的噩耗。不久,我那颠沛流离多半生,操劳过度而又多病的母亲,因悲伤而谢世。





多年来,我虽因父母早亡,思想上遭受无法弥补的创伤,但承蒙张云逸大将及刘贯一、文敏生、王国华、刘鸿文、段永健、杨国殿等各级领导同志的关怀和教诲,使我得到了莫大的宽慰,更使我和我的子女、亲属能够沿着党的路线,踏着革命先烈的血迹前进,继承他们的遗志,以告慰先父在天之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