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简单学做账,成本账轻松搞定,费用账看图就懂!(做账基础篇3)

上次从企业的成立、采购设备和材料、讲到企业的生产和销售。

我们把这些业务的会计处理讲了一遍。

现实中,企业除了采购、生产加工和销售外,还会租用办公楼,有相应的管理活动、营销活动以及筹资活动。

管理人员的工资、销售部门的广告费用、借款的利息,也会消耗企业的资源。

比如,总部行政管理部门耗用的材料,这些材料并不构成产品的一部分,不属于产品消耗得资源 ,自然也不构成产品的成本。

发生这些支出时,我们该怎么做账呢?

实务中,企业会把管理部门的支出和消耗记在“管理费用”这个科目里。

所以,同样是材料,有的是计成本,有的是计费用。

成本和费用有什么区别,我们如何理解并快速判断一项支出是成本还是费用呢?

费用账要怎么做呢?

接下来,就这些问题展开跟大家详细讲一下。

一、成本

回顾之前的内容,我们知道车间消耗的材料和其他资源,构成产品的成本。

这里再次强调:成本是产品消耗的所有资源的总和。

企业加工轮胎、钢材这些材料,最后生产出一台小汽车。

轮胎、钢材这些材料形成了小汽车的一部分,这些资源的消耗就构成产品的成本。

我们通过“生产成本”科目记录和归集产品的成本,最后分配到“库存商品-小汽车”这个产品类的会计科目上。

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

凡是构成产品一部分的支出和消耗,就记入成本。

这样理解没问题,也可以帮我们快速判断一笔支出要记什么科目。

但是,我们需更全面的了解一下成本。

通过观察,我们知道成本是企业从现金到现金循环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现金(支出)-材料&设备-生产加工-产品-对外销售-现金(收回)

如上图所示:一笔支出,能对应确切的产品,能找到唯一或确切的的消费者,使得企业的现金从支出到收回形成一个闭环。

这就是成本。

销售产品收回的现金,弥补了生产这件产品支付的现金,差额部分就是企业的利润,归股东所有。

材料、设备、人工、电力都是企业支付现金换回的资源,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形成了产品的成本。

产品的收入和成本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就是会计所说的收入与成本配比原则。

二、费用

费用在会计上也被称为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主要有三种: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向银行借款,支付给银行的利息等就是“财务费用”。

为了企业为经营管理、考核、招聘等支付的办公楼租金,管理人员工资等就是“管理费用”。

企业为了销售产品投放的广告,支付销售人员的工资等就是“销售费用”。

这些费用有什么共同特征呢?

我们发现:这些支出和消耗没有形成对应的产品,也不会有与之匹配的收入。

成本是基于生产需要消耗的资源,随后会在产品销售时得到弥补。

费用是基于管理考核、筹集资金、销售产品等活动消耗的资源,没有对应的产品,没有相应的收入弥补现金的支出。

PS:费用的支出和消耗没有形成对应的产品,没有与之匹配的收入。

我们发现,费用就是貔貅,光进不出,消耗的资源没有任何增值。

企业的现金从支出开始,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这就是费用。

费用直接导致企业利润降低,股东的利益减少。

三、账务处理

知道如何区分成本和费用,接下来要怎么做账呢?

成本的账务处理我们已经讲解了,忘记的同学们可以看下前两篇的内容。

现在单讲费用的账务处理。

会计使用费用类科目,记录和归集所有的费用,月末冲减企业利润。

利润是归股东所有,冲减利润自然就表示这些费用要由股东来承担。

费用类科目就是:“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这三个科目。

费用类科目也像一个大箩筐,企业发生的所有费用都往里丢,月底再结转,冲减股东权益。

1、发生时,归集费用

比如管理费用

我们假设这个月企业分别支付管理人员工资3万,发生业务招待费1万,办公设备折旧1万。

做账很简单,就是把这些费用全部往费用科目“筐”里丢就是了。

管理人员工资我们记

借(归):管理费用-工资 3万

贷(付):银行存款-某银行(或库存现金) 3万

其他费用以此类推。

发生时招待费时我们记

借(归):管理费用-招待费 1万

贷(付):银行存款-某银行(或库存现金)1万

办公设备磨损我们记

借(归):管理费用-折旧费 1万

贷(付):银行存款-某银行(或库存现金)1万

2、月末时结转,确定利益归属(损失承担)

到了月末的时候,“管理费用”科目装满了当月发生的所有管理费用。

这时,我们记得把“筐”里的金额倒出来,确认利益归属。

也就是所谓的结转期间费用。

这个月,发生了三笔管理费用,金额合计是5万元,月末时“管理费用”借方余额为3 1 1=5万。

我们把管理费用从借方“倒”到贷方,会计分录就是

借(归):本年利润 5万

贷(付):管理费用-工资、招待费等明细 5万

本年利润自然时归股东所有。

“本年利润”的金额在借方,表示企业的损失,这5万块“光进不出”的费用由股东承担。

“本年利润”的金额在贷方,表示企业的收益,由股东享有。

为什么在借方是损失,在贷方是收益? 如何理解借贷方表示的现实意义?

时间问题,我们下次再细说。

企业成立、采购设备和材料、生产加工成本结转账务,请移步:会计“菜鸟”如何做账?老会计带你轻松搞定整套账务(基础篇1)

企业的销售和销售成本结转账务,请移步:

老会计教你搞定成本结转,就是这么简单粗暴!(做账基础篇2)

费用不形成产品,不产生收益,只是单纯减少股东的利益,那企业岂不是要尽量消灭费用?

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以后有时间也再跟好好聊。

这次就到这里吧,再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