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宁波市财政局傅婧(宁波市财政局局长叶双猛)

(本文首发于2020年3月26日《南方周末》)



从实际消费金额来看,南京1块钱消费券差不多可以撬动3块钱的总消费。“在供给侧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之前,给房地产松绑,只会造成房价上涨,反而会抑制居民的消费需求。”


近日,各地方政府主要官员纷纷带头下起了馆子,他们想带头激活被疫情封冻的消费。


3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前两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30亿元,同比名义下降20.5%。其中,餐饮同比下降43.1%,汽车类同比下降30.7%,下降幅度超出市场预期。


消费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从2013年开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升,一直稳定在60%左右。


各地主官在带头自费消费的同时,也往往带着由财政拨付的真金白银、消费券等各项补贴消费的政策。放眼全球,“直升机撒钱”模式几乎成为标配。


创造订单,成为继复工后,各地恢复经济的新挑战。



一块钱撬动三块钱

政府的“撒钱”行动中,最声势浩大的是发放消费券。


3月2日以来,南京、宁波、杭州、江西、广西等多个省份相继推出消费券政策。其中,浙江、江苏在消费券派发金额上创出新高,浙江在文旅行业推出10亿文旅消费券和1亿文旅大礼包,江苏省南京市则推出总额高达3.8亿元的消费券,涉及餐饮、图书、信息、体育、乡村旅游、困难群众和工会消费券。


南京市发放的消费券共计5000万元,通过“我的南京”App面向全国居民预约摇号。抽中的消费券会自动放入消费者个人支付宝账号,在进行相关消费时,即可进行抵扣。


消费券的短期刺激意图明显。南京的几类消费券中,体育消费券有效期最长,截至5月30日,餐饮消费券最短,截至3月31日。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张雁宁在接受江苏卫视采访时提到,已发放的消费券逾期未使用,金额将自动退回南京市市级财政账户。


“就像一个在冰天雪地里停下的马车,要重新启动它,需要给它一个较大的外生推动力,来克服巨大的初始摩擦力。”近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线上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表示,中国经济社会秩序还在恢复中,需要短期需求刺激产生“破冰效应”’,来激发经济内生动力。


傅婧是南京一名在读大学生,疫情期间,她与家人一直没有外出用餐,直至最近看到身边同学晒出消费券中奖信息,她也加入了摇号抽奖大军。第二轮摇号结束后,傅静顺利抽中餐饮券和信息券。


很快,外出办理银行业务的傅婧,在附近的肯德基使用了消费券。总价157.9元,消费券满150元减100元,通过支付宝支付账单时自动抵扣,仅需支付57.9元。


一位经济学者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担心,消费券如果发行市场够大,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地下交易市场,商家联合民众套现,会削弱消费券的作用。


不过,从目前南京的情况来看,地方政府联合支付宝等第三方平台,很难进行套现。根据餐饮消费券使用说明,凡是支持支付宝支付的餐饮商家,消费者线下到店消费均可以正常使用,不找零、不可转让及出售。


一位支付宝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消费者使用消费券获得减免,商家则是全款到账,支付宝为政府和商家提供了一个资金对接平台。


南京市大数据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16日,通过官方平台成功预约电子消费券人数达167万人,申请消费券442万笔。尽管参与者不限户籍,但若以南京市常住人口约850万人作为参照,参与消费券摇号的人数约为南京市的五分之一。


从实际消费金额来看,3月18日至22日,共计约330万元消费券被使用,带动了消费金额613万元,总消费金额达到943万元。也就是说,1块钱消费券差不多可以撬动3块钱的总消费。


南方周末记者采访十余家南京排名靠前的餐饮企业获知,自发放消费券至今,它们每家线下门店平均核销餐饮消费券2—3张。



财政承压

中国首次推出“消费券”,正值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众多中小型内外贸、出口企业倒闭,失业人群增多导致社会消费信心受挫。为了提振消费,杭州市政府多批次发放9.1亿元的消费券,短期内促进旅游、商业等行业消费增长,其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在当年3月见底后迅速反弹,且超过全国速度。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陈斌开向南方周末记者指出,发放消费券一是需要地方财政可支撑,二是需要与地方产业发展一致。用于发放消费券的财政支出,如果无法影响本地产业投资,倒不如给小微企业减税降费,增加就业,或者投到可以稳定就业的基建上。


“财力雄厚的省份,也可以做到两条腿走路。”他说,当财力有限,不得不二选一时,“给企业减税降费或通过基建促进就业可能是更优选择”。


实际上,眼下许多企业尚未摆脱生存难题,在刺激消费的同时,一部分财政支出正用于支撑企业活下去。


吉晓祥是民宿“大乐之野”的主人,大乐之野发源于浙江省莫干山,全国共有12家门店,大部分位于江浙一带。受疫情影响,他的民宿于大年初一开始,陆续闭门停业。


对于民宿而言,春节是一年之中的旺季,总是一房难求。往年,春节假期的收入占到民宿全年收入的5%至20%。经过沟通,吉晓祥的绝大多数客户选择改期,小部分客户选择退款。


如今,浙江正在为复工提供全套配合服务。“复工没有什么压力。”吉晓祥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客人凭借浙江省的健康绿码、身份证即可入住。


吉晓祥反映,目前旗下12家民宿中,已有8家恢复营业,虽然打折力度大,但3月入住率预计仅有10%。


民宿老板们大多面临着租金、贷款、员工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等支出。吉晓祥说,他的门店大部分在村里,租金已经一次性缴清,压力相对较小。此外,政府也提供了一些支持。


莫干山管理局局长助理刘建林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2月7日,湖州市出台十条措施支持旅游企业共渡难关,为旅游企业加大资金支持,减轻企业运营负担,同时统一进行宣传推广;莫干山所在的德清县政府则出台疫情后民宿专项扶持政策。


具体如,政府将民宿等企业的贷款利率降低至4%,4月即将到期的贷款服务经申请可延期三个月,延期后仍还款困难的民宿,还可续贷一年。此外,2—4月,县政府补助社保金额为民宿缴纳部分金额的50%。3—5月,水电在原费率基础上补助10%。


“除了社保减免、缓交以及金融支持等政策外,德清县政府还把以往地方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疗休养活动安排在民宿,也是对民宿产业的支持。”吉晓祥说。


一方面拨款刺激消费,另一方面要给企业减负,对于财政来说是个考验。



要不要刺激汽车和地产?

眼下,不少经济学家提出,短期内需要更大范围的消费刺激,如汽车和房地产。


“要想把内需补回来,不调整房地产的政策是做不到的。”在中金公司近日召开的电话会议中,董事总经理梁红表示,从短期应对来讲,经济下行是不可能依靠消费券吃吃喝喝堵得住的,更大的(刺激)一定是车和房子。


野村证券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亦撰文称,历次逆周期调节中,作为宽松刺激主力的房地产行业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我国今年前两个月新房销售按面积同比暴跌40%,最近几周各地方政府已纷纷出台相应的政策来稳住楼市,也开始在某些敏感领域逐步试探中央的底线。”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中央政府曾推行“家电、汽车下乡”政策,以财政资金向农村发放补贴的形式,扩大潜在消费人群。


3月23日,浙江省政府宣布杭州放宽汽车限购措施,制定汽车以旧换新和下乡惠农政策,深挖农村汽车消费潜力,扩大二手车市场流通,依法放开汽车改装市场,努力挖掘汽车后市场服务潜力。


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安全统计,此前已有7个城市放开汽车限购,分别是佛山、深圳、湘潭、广州、珠海、长沙、南昌。


不过,从2018年二季度开始,汽车市场就一直疲软,甚至出现负增长,成为拖累消费的重要因素。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陈斌开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2009年虽然启用了“汽车下乡”的政策,但消费并没有起色。原因在于汽车作为一种耐用消耗品,补贴政策仅能改变人们购买汽车的时点,“今年买了车,明年就不会买了。”


对于房地产,陈斌开认为,在供给侧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之前,给房地产松绑,只会造成房价上涨,反而会抑制居民的消费需求。


他近日撰文指出,对于中国普通家庭而言,压低消费、提高储蓄主要是为了应对买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大支出。但是中国这些领域都存在严重的供给不足,优质资源稀缺导致竞争加剧,价格上升,家庭间形成了“竞争性储蓄”。


换言之,中国居民消费不足并不是由需求侧因素造成的,而是由供给不足导致的,就需求论需求无法解决中国消费不足的问题。


他说,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是一个中长期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应该改革国民分配收入所涉及的一系列体系制度,包括土地、医疗、教育等,而这些体制改革的根本是供给侧的改革。


在他看来,近日由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与此前的消费刺激政策已有很大不同,亮点就在于强调改革供给侧而非需求侧。


不久前,国务院发布《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全面下放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建设用地审批权。这意味着,土地市场供给侧改革已经开始。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朱海就不赞成消费刺激,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消费刺激生产的传导机制,针对单个企业有效,但放在社会经济环境下却是一种谬误。如果社会没有生产便不存在财富,没有财富被创造就无法被消费,“相当于透支未来,没有真正解决需求问题”。


他认为,真正的需求应由市场自发形成。消费刺激下,凭空创造出一些本来不需要的需求,虽然能反映在经济增长的曲线上,但会破坏市场的“合作秩序”,且这种需求也不具备可持续性。


他还提到,大规模发放消费券会刺激需求突增,而在疫情期间尚未完全复工复产,供应有限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消费品价格上涨,不利于低收入群体。


(应受访者要求,傅婧为化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