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州市政协“有事好商量”第四期聚焦电动自行车管理,围绕“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提升道路交通运行安全水平”开展深入工商局调研,政协委电话员与相关职能部门展开协商,为广州市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建言献策。
(2021世界安防博览会上展出的三种颜色的电动自行车电子车牌)
(虽然电动自行车常常很无序,很多市民也反应电单车常常面临“无路可走”)
(外卖骑手常赤岗常很匆忙,他们的交通事故及违法现象更为突出)
市政协委员,广东启源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胡育新也表示,外卖平台通常会对骑手的服务时限进行严格考核和处罚,加上个人海安全意识淡薄等各种因素,导致骑手为追求经济效益闯红灯、逆行等交通违法现象频发。她建议从根本上、源头上、制度上压实外卖平台、企业交通安全主体责任。对交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企业,交警部门应及时进行约谈,向社会曝光,并通报主管部门广州市纳入不良信用记录企业。
市市场监管局一级调研员易兆会表示,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交通等部门制定了《广州市外卖行业电动自行车联合管理工作方案》,通过建立外卖骑手信息化管理平台、指导平台做好电动自行车上牌、制定外卖配送行业团体标准、强化平台相关安珠区全保障等十个方面工作措施。
广州市交警支队党委副书记、政委周远帆也表示,将要求外卖行业电动自行车以企业名义登记,从而压实企业对车辆、人员管理的主体责任。
焦点4:电动自行车火灾如何防控?
广州将强化对重点场所的监管
据统计,2018年至2020年,广州每年平均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140起,主要原因是违规充电导致电动自行车电池热失控。
市政协委员、广东南方软实力研究院副院长谭国戬认为,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频发的另一原因是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设施配套不足。不少市民仍然会选择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室内、走道及楼梯等公共区派出所域充电。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9月1日起施行的《广东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也规定:不在建筑物内的共用通道、电梯间、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和电动三轮车或者为其充电。
市应急管理局一级调研员何占良表示,该珠区局将大力推动全市公共场所及社区周边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等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尽可能设置集中停放、充电区域,鼓励设置智能工商局充电设施。同时该局还会强化对住宅小区、写字楼、商场、餐饮场所等重海点场所的监管。“对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电话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拒不改正的,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并对单位和个人处500元至派出所10000赤岗元罚款。”何占良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