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湟中区税务筹划代理记账会计公司(湟中区税务筹划清理乱账做账流程)


对于广大贫困群众来说,这场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战则显得更加具体而生动:娶上了媳妇,盖起了新房,有了一技之长……这一切变化,意味着幸福新生活正在河湟大地徐徐铺陈,新未来正经由他们的双手缓缓开启。


虎进寿的脱贫路


2019年10月17日,第6个全国扶贫日,湟中县文化广场,虎进寿胸前的绶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一天,他和全县其他132户“脱贫光荣户”一起接受表彰,成为自力更生、主动脱贫的标杆。


今年48岁的虎进寿,是湟中县共和镇西岔村村民。那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村里缺少主导产业,村民们只能靠天吃饭、勉强度日。


2015年以前的虎进寿,妻子一级残疾、没有劳动能力,两个儿子都在上学,他一边照顾妻子,一边在家务农。


“生活过得还是苦,家里没有经济来源,想发展产业又缺少资金和技术。”虎进寿叹着气说。转机出现在2015年,让他没想到的是,精准扶贫会给自己一家人的生活带来这么大的改变。


2015年底,听说村里在识别贫困户,虎进寿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第一时间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递交了申请书。通过驻村工作队走访入户、村两委实地调查、村民大会评议等,最终虎进寿家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低保贫困户。


享受了低保政策的虎进寿却不甘心就这样安于现状,他又找到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表达了自己想发展产业、靠自己的双手脱贫的想法。


针对他们家的实际情况,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再次入户,结合他们家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家制定了养殖脱贫的产业发展规划,虎进寿的脱贫路就这样开始了。


2016年8月,21600元的到户产业扶持资金给虎进寿带来了实打实的变化,他养起了4头黄牛,利用2.5万元的危房改造补助翻新了新房,还参加了县上举办的养殖技术培训班,脱贫的劲头一天比一天足。2017年,家里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就达到了5295元,实现了整户脱贫。


尝到了甜头的虎进寿,丝毫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一心想着扩大规模、巩固脱贫成效。2018—2019年,他通过自筹和互助资金扶贫贷款,持续增加资金投入、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到2019年8月,牦牛养殖数量已达到120头,先后增加纯收入20余万元。


“政府帮、干部带、我们干,日子就能一天比一天好。今年1月份我又购进了102头牦牛,两个儿子去年也在省上的地质勘察队上了班,我们家这不就奔小康了嘛!”聊起这几年的变化,虎进寿笑呵呵地说。


打印出来的幸福


一间不大的门脸,两台电脑,一台打印机,一台复印机,这就是上新庄镇新城村村民韩洪昌小康梦最开始的地方。


今年39岁的韩洪昌因为母亲二级残疾需要照料,常年在家务农,没有致富技能,也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生活相当困难,以至于三十多岁的他还一直没有成家,日子过得清苦不说,生活也没有奔头。


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后,经过主动申请、民主评议,韩洪昌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上门跟他谈心谈话,真心实意为他着想、实实在在为他谋划,努力帮他寻找脱贫致富的路子。在得知他掌握了一些电脑知识、在镇上开了一家打字复印店的时候,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找到了他脱贫的突破口。


2017年,利用下拨的10800元到户产业扶持资金,韩洪昌的打字复印店规模得到扩大。驻村工作队也主动上门为他总结经验、排忧解难,还帮他揽来了不少生意。加之韩洪昌本人吃苦耐劳,晚上也经常加班加点,复印店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当年实现纯收入一万多元,韩洪昌家也在2017年年底顺利实现脱贫。


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当上了个体小老板,这生活是他以前怎么也想不到的。就这样,原来的一台复印机变成了两台,还添置了条幅机、喷绘机,原来的小店竟然显得有些拥挤。2019年,韩洪昌的生活更是节节高,他买上了小汽车,还在4月份娶了新媳妇,心里别提有多甜了……


“党和政府给我这么大帮助,帮我搭建了这么好的平台,我的生活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精准扶贫,就不会有我现在的美好生活,以后我一定会更加努力!”韩洪昌一边盘算着继续扩大规模,一边这样说道。


年过五旬的蓝领工人


朝九晚五、食宿全包、周末双休、有福利保险……这些属于上班族的特征,家住湟中县土门关乡上阿卡村的贫困户王尚忠怎么也没想到,能发生在年过五旬的自己身上,他还能当上“蓝领”焊工!


原来的上阿卡村以穷出名,就连水电这样的“硬件设施”也得不到保障,停电停水更是“家常便饭”,遇到干旱天气甚至要停水半个多月,“靠天吃饭”的穷苦生活只能让村民们种植马铃薯、小麦等耐旱农作物。


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王尚忠早已对这样恒定的苦日子习以为常。在他的记忆里,最苦的日子就是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家人都要全员出动把各种盆盆罐罐派上用场——接雨。老村庄大多都是土木结构的老房子,墙体掉土,房梁朽烂,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漏雨和贫穷一样仿佛总也根除不了……


转机在2015年悄然来临。这一年,王尚忠47岁了,全国脱贫攻坚战役开始打响。


“这么多年都这么穷,脱贫哪有这么简单!”半信半疑的王尚忠送走前来摸底调查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转身回屋又扛起农具走进田里。


2018年10月,经过统一规划、统一施工,地处大湟平公路南侧、距乡政府仅1.5公里、基础设施齐全的移民新居在山下竣工了,上阿卡村178户、556人终于搬出大山、住进了新居。


亮堂堂的新房终于打消了王尚忠的疑虑。拿到新房钥匙,一家人兴奋不已,王尚忠也琢磨着该换一种活法了。


而这时,上阿卡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也正在紧盯市场用工需求,积极筹划组织搬迁群众开展特色种养殖、汽车驾驶、园林绿化等劳动技能培训,让大家能有“一技之长”,实现可持续发展。


11月上旬,王尚忠参加了镇上组织的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培训班。经过四十天的培训,王尚忠顺利通过资格认证考核,并取得了合格证书。与此同时,他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勤恳好学还收获了青海恒业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的青睐,点名就要王尚忠到企业上班。


如今,凭着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精神,王尚忠的生活越来越好,不仅用产业发展资金入股村里的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还成为了一名有稳定收入的“蓝领”,彻底告别了以前的穷苦生活。2018年底,王尚忠如期脱贫,就连他最挂心的儿子成家娶媳妇的事,也在春节前有了着落。


如今回想起前后几年的巨大变化,王尚忠总是满怀感慨,“多亏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脱贫致富,住上了攒劲的新房,还有了一项谋生技能。作为一名老党员,今后我也要为村里多做事情,带领大家争取再多学几项技能,让我们村里的‘蓝领’越来越多,大家共同过上更好的日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