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贷款公司行业类别(什么叫行业类别)

原中信银行行长孙德顺在银行业工作近40年,是中国金融界唯一一名从银行网点最基层的柜面出纳员起步成长为国有银行总行行长的干部。他凭借多年积累的业务能力,精心设计,巧妙布局,企图掩盖自己疯狂敛财的真实面目,但最终没能逃党纪国法的制裁。近日贷款播放的反腐专题记录片《零容忍》曝光了孙德顺金融腐败案的大量细节,揭露了他用层层影子公司收受不义之财的真相。



退休7个月后就失联 被列为金融领域腐败的典型


公开简历显示,孙德顺出生于1958年11月,在银行界工作了38年,资历深厚。1981年至1984年,孙德顺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1984年,他进入新成立的工商银行,先后在工行海淀区办事处、海淀区支行、北京分行、数据中心(北京)等单位工作。1995年12月至2005年11月,他任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行长助理、副行长。2005年12月,孙德顺履新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党委书记、行长,4年后任交通银行北京管理部副总裁兼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党委书记、行长。2011年10月,孙德顺调任中信银行党委副书记,不久就成为该行的副行长、常务副行长,2016年7月又升为成为中信银行行长。


但孙德顺在行长的位子上没坐满3年便卸任了。2019年2月,中信银行发布公告,61岁的孙德顺到龄退休,不过他仍保留了中信银行(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一职。孙德顺本该安逸的退类别休生活非常短暂。当年9月中旬,孙德顺失联的消息在金融圈不胫而走。


2020年3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了对孙德顺审查调查的结果。经查,孙德顺丧失理想信念,毫无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严重违背党中央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决策部署,限制、压降制造业贷款;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向贷款客户借用房产,由他人支付应由其本人承担的费用;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职工录用中违规为他人谋取利益;价值观极度扭曲,既想当官又想发财,违规经商办企业,为本人及亲友攫取巨额利益;贪欲极度膨胀,把贷款审批权力作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筹码,与不法商人勾肩搭背,大搞权钱交易,在贷款授信、审批等方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这份通报措辞十分严厉,直言孙德顺是“金融领域腐败问题特别严重、性质特别恶劣、数额特别巨大的典型”。同年5月,检察机关起诉指控称,孙德顺利用担任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副行长,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行长,中信银行副行长、行长等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依法应当以受贿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此后,孙德顺案没有传出进一步的官方消息。


孙德顺为何要限制、压降制造业贷款?他又如何办企业为自己攫取巨额利益?贷款审批权力是怎样被他当成谋取个人利益的筹码?对于这些问题,反腐专题片《零容忍》披露了大量细节。


追求眼前利益 偏爱房地产贷款


近年来落马的银行高管不少,但“限制压制制造业贷款”的问题出现在通报中却十分罕见。


从孙德顺担任中信银行行长的两个完整年报看,该行的制造业贷款余额和占比的确都连续下降。2018年末,房地产业超越制造业,成为中信银行贷款集中度中最大的行业。年报中的公司类贷款客户集中度也显示,2017年和2018年,越来越多的房企成为中信银行对公业务大客户。


2018年末,中信银行最大的十家公司类贷款客户的行业分类中,制造业有两家,分别是第五和第十大客户,房地产业客户有四家,分别位列第二、第四、第七和第九。而在2016年末中信银行前十大公司类贷款客户中,制造业同样是两家,但房地产业客户只有1家。


近年来中央多次强调,金融要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要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防止信贷资金过度向房地产集中。孙德顺为什么要背道而驰?


专题片中,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工作人员樊祥鹏揭开了原因:“他就关注什么挣钱快、见效快。他倾向于贷给房地产,主持行长办公会的时候就公开直截了当要求,全行一定要立刻给我把制造业贷款停下来,即便你有100%的抵押,那也不行。”


中信银行向房地产业贷款占比过高的问题,带来的长期风险后来逐渐显现。2020年2月,银保监会向中信银行开出2200万元的巨额行政处罚罚单,处罚事项19项中有13项涉房地产业务公司。


樊祥鹏指出,这充分体现了孙德顺政绩观的问题,追求眼前的利益、局部利益,年报会非常好看,但是给后面会造成很大隐患。


批贷40多亿元贷款获利1000万


除了追求政绩外,孙德顺青睐房地产贷款还有另一个隐秘原因,就是谋取个人私利。他在专题片中出镜自述:“我在跟一些企业家交往的过程当中,总是老想着为自己或者自己的利益关联方去谋一些利益。”


调查发现一些房地产公司老板与他关系密切,并存在利益交换。例如一名房地产公司老板曾以投资为名,向孙德顺实际控制的公叫司输送1000万元,得到的回报是通过孙德顺获批贷款授信40多亿元。


“他严重违反了政治纪律,作为国有重要商业银行负责人,本应承担着政治使命和社会责任,但是他把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都置之脑后,光去追求自己所谓的业绩,以及兑现一些老板的利益。”樊祥鹏称。


嫌收现金太低端 设立三层影子公司敛财


已被执行死刑的华融资产原董事长赖叫小民专门用一套空置的房屋来存放收受的巨额现金,还取了个名字叫“超市”;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私藏的上亿元现金让专案组验钞机不堪重负直接烧坏......这些备受关注的腐败大案让公众在震惊之余也形成了贪官都是收现金的印象。


然而,与钱打了近四十年交道的孙德顺却没有这样做。他不收现金,认为收现金太低端,太简单粗暴。业务能力高超的孙德顺,试图通过精心设计来掩盖权钱交易。他利益兑现的方式非常专业化,设了很多的防火墙,绕了很多圈,利用特有的金融手段和产品去层层掩盖。


调查发现,孙德顺是利用“影子公司”、借助金融手段来完成利益输送的典型,其专业化、复杂化程度相当罕见。他安排两名老部下作为代理人,开设了两家投资平台公司,两家公司前台的所谓法人,实际只是为孙德顺代言的“影子”。


孙德顺设计了结构极为复杂的重重掩体,两家平台公司是他的核心经营团队,是遮蔽在他身前的第一层“影子”;在平台公司之下又设立了十多家项目公司作为第二层“影子”,项目公司和行贿企业还不是直接交易,而是双方各自再成立空壳公司作为第三层“影子”,多层影子公司层层嵌套什么。


一方面,孙德顺在中信银行利用行业公权力为企业老板批贷款;与此对应,这些老板有的以投资名义,将巨资注入他实际控制的平台公司,有的则送上优质投资项目或投资机会;平台公司用这些老板提供的资金投入那些老板提供的项目,以钱生钱,和老板们共同获利分红,形成利益共同体。交易主体本身已经魅影重重,资金往来又伪装成各种貌似合法的金融产品、股权投资协议,用“影子交易”为利益输送再蒙上一层迷雾。


樊类别祥鹏举例说,2014年底的时候,有一家能源公司,向中信银行申请贷款,因为这家能源公司已经出现了债务危机,是一个高负债的企业,一般不会发放贷款的。但是在孙德顺干预下,这笔40亿的贷款发放给企业,很快就形成了不良资产。为了表示对孙德顺的感谢,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就和孙德顺控制的平台公司签署了一个增资协议,这样就完成了利益输送。这家能源企业通过所谓的股权投资协议,让孙德顺控制的公司实际获利达1个亿。


值得注意的是,孙德顺当年被查时,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孙德顺很有可能行业是因中信信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包某一案牵出。据报道,2018年,包某因涉嫌职务犯罪,被立案侦查,其涉及资金池整改暗渡陈仓,借钱给员工成立“马甲”私募公司;向其子名下公司的合伙企业输送高达20亿元的巨额利润;踩雷房地产开发项目等。


目前,包某一案尚未有更多官方权威信息,《零容忍》片中也没有在讲述孙德顺的案件时提到他。但如果当时报道属实,借钱给员工成立“马甲”私募公司,为其子名下合伙企业输送巨额利润的做法倒与孙德顺设计“影子公司”的安排有相通之处。


直接与企业对接 直接干预信贷审批


企业向孙德顺输送利益的包装方式五花八门,但换取的东西都一样,那就是银行贷款。这些障眼法给调查工作带来了极大难度,但没有蒙蔽专案组工作人员的火眼金睛。他们从源头入手,梳理孙德顺在中信银行推动的贷款授信,找到明显异常之处,再针对性地调查获得贷款的企业和孙德顺的关联。这一调查策略抓准了孙德顺腐败问题的核心,那就是利用信贷审批权谋私。


银行贷款审批一般是由贷款客户递交申请材料,按照程序逐级上报审批,而孙德顺却经常直接与企业对接,再布置给下属去做,用程序倒置的方式违规操作。


按公司照中信银行的制度设计,行长对信贷审批只有一票否决权,没有审批权;审批必须经信贷审批会议集体表决通过,主要领导必须末位发言。但事实上,孙德顺经常无视这些制度,直接干预信贷审批,银行内控机制在“一把手”的权力面前失去了作用。


“他从副行长升到行长,一直还抓着这个权,还兼任这个贷审会主任。作为贷审会主任应该末位发言,就是你不能上来就定调子。但是他听到别人有不同意见了,就忍不住了,上来就直接说,‘怎么不行了,你说不行,怎么不行了‘,别人就不敢说了。”樊祥鹏说,银行本来是有一套比较严密的授信管理和风险管理程序,经过这种人为的干预,这些程序都被穿透了。


中信银行多名落马干部利用信贷审批权敛财


除了孙德顺,近年来中信银行不少落马干部都曾利用信贷审批权谋取私利。2019年9月孙德顺失联后不久,中信银行哈尔滨分行原行长于成信和中信银行厦门分行原副行长、风险总监陈鹰也先后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20年10月1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深度观察文章《信贷审批背后的权钱交易》,披露了于成信和陈鹰二人的案件细节。


在陈鹰涉嫌受贿数额中,有97.8%都是利用授信审批权“换取”的。他肆无忌惮地将手中权力“商品化”,一手“卖出”授信审批权,一手“买入”巨大风险。厦门某集团负责人曾以空壳公司名义贷款,送给陈鹰100万港元和15万美元,陈鹰无视巨大风险,指使相关审批人员违规放行,并亲自催促放款,最终导致大额不良贷款。


于成信作为行长,不参与“前台”的具体工作,其干预授信的手段,则是“独创”对公授信准入制度,把行长在信贷审批环节的最终决定权前置。他擅自规定1000万元以上授信项目未经其本人同意,不得进入审查审什么批环节。甚至在信审会讨论授信项目时,于成信经常推门而入,在信审会上发表影响委员独立判断的倾向性言论。


他们的谋利手段没有孙德顺那么“高级”,也经过了精心设计,花样百出。陈鹰曾以低价购买房产再高价出售给客户,以他人名义向客户“借款”,还曾要求客户到自己岳父开办的商店高价购买工艺品。


于成信从企业身上捞钱的手段则更加“迂回”,办案人员总结了他的四种“手法”——居间斡旋型、拉长战线型、假托交易型、提供服务型。比如,于成信为某私企老板办理大额贷款后,要求该老板以高价购买其名下一套房产,与该房产评估价相差近200万元。为了掩饰权钱交易本质,他在哈尔滨工作期间帮人办事,大多并未当即收钱,而是到深贷款圳审计中心工作后再行“追缴”,其收受的贿赂款中,有近七成是到深圳之后收取的。


针对孙德顺案件暴露出的问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推动中信银行系统性地开展以案促改。目前,中信银行已禁止行长担任贷审会主任,避免行长直接对信贷项目的干预。同时完善授信管理制度,对授信的调查、审批,一直到授信后的管理,都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推出审批人制度改革,由过去这种行政的审批管理制度,改成专家型的授信审批制度,让整个信用管理能够得到完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