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天津东丽小公司代理记账收费标准(天津市代理记账公司是什么)

苏庄村


村情简介:苏庄村,清顺治年间建村,曾用名苏家庄,俗称苏庄子,“文革”时曾更名红卫二大队。1996年有586户,1894人,占地面积919亩。位于津塘公路十号桥南5公里,海河北岸,东与塘沽区接壤,西与大杨庄村相邻,南与葛沽镇隔河相望,北有津塘公路,东北与北大道接壤,西至大杨庄村界。2007年,苏庄村拆迁,整体撤村前有796户,2189人,土地面积为1033.6亩(包括宅基地),村地界外新地(空港)面积为630.28亩。2011年12月底全村搬迁至无瑕街春霞里小区居住。


村名的由来


讲述人:张嘉玉,74岁 整理人:李 芸


妈 祖 古 庙


苏庄村临近海河,除了种植蔬菜和粮食,村民还常常进渤海打鱼,每次出海,一待就是好几天。为保佑渔民平安归来,清朝咸丰二年(1852年),村民修建妈祖庙,请来海神娘娘。同时,与妈祖一起接受供奉的还有送子娘娘和云霄娘娘。每年正月十六,村民都要举办隆重的接驾活动。


1939年的农历七月初四晚,苏庄村闹大水,汹涌猛烈的洪水冲倒了庙房。待洪水退去,村民马上集资重新盖庙。庙宇修好后,人们一直十分小心的清扫和保护它,每年接驾仪式时都会烧香磕头后念诵护海神妈祖普照:大慈大悲,逢凶化吉,风调雨顺,遇难成祥,一顺百顺,买卖兴隆,一网两载,顺风相送。


因对妈祖的信仰,苏庄村拆迁后于2009年建了新庙。庙门的对联写着:天道圣母兴邦布泽慈心重,后佑黎元临河莅海恶浪平。至今,村民还会在春节期间举办盛大的庙会。


讲述人:王克俭,85岁 张嘉玉,74岁


整理人:聂文斐


苏 庄 宝 辇


每年正月初二到十六,是苏庄村一年一度最热闹的庙会时节。海河下游十三庄都聚集到苏庄村,挂号换帖,按顺序进行表小演。门幡会、法鼓会在前开道,后面紧跟着高跷、舞狮、龙灯、旱船、吹会、小车会等十多道花会,气势庞大,热闹非凡。苏庄村尤其以宝辇、清音法鼓闻名乡里,乃至全国。


苏庄村宝辇始建于清朝嘉庆十三年(1812年),第一代宝辇构造简单,是将八仙桌和佛龛合在一起建成的直腿凤辇。辇中供奉的是云霄娘娘(又称二奶奶),每年正月十六到其他村庄接驾碧霄、琼霄另外两位娘娘,三姐妹相见后,再各自回村。到光绪年间宝辇更新过一次,但在“文革”时期被红卫兵破坏烧毁。


第二代宝辇是清道光七年(1827年)从葛沽东茶棚购置的,每年接驾时,会长口念全村户主姓名,依次给娘娘烧香磕头。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和村民的强烈愿望下,1986年宝辇第三次重新塑造成功。这第三代宝辇主要是由村民集资而建。


宝辇是娘娘出巡时乘坐的彩轿,每逢出会,经过一系列祭拜后,请出娘娘坐在宝辇正中的神龛。宝辇出会进行表演,俗称“跑辇”。宝辇的底座四面绘有:二龙戏珠、竹林三鹤、八仙过海、丹凤朝阳等图案。辇高4米,重500公斤,辇顶有八个龙头,龙嘴下挂有八个嘴角子灯,配有金丝穗子。宝辇配有56盏灯(以前是49盏)象征56个民族,都是采用特别的胶纸,灯内燃有蜡烛。配有6米长的辇杆,辇杆前有龙头,后有龙尾,配置四根抬杠,由八人抬辇。八个身穿清朝服饰的青壮年抬起宝辇稳步前走,还要跑八字,跑圆圈,跑蛇形,做各式动作。


抬辇人要求步伐一致,快慢平稳,56个灯不颠不颤,蜡烛不灭,非常壮观,颇有庄严神圣之感。大型的跑辇活动表演人数众多,包括:彩旗6人,法鼓20人,座图1人,叉子灯1人,杏黄旗2人,四面牌4人,铜锣2人代理,手旗4人,銮驾16人,驾前伞1人,抬辇8人,把尺2人,辇凳子4人,高凳1人,挑杆2人,会长1人,指挥1人,文书1人,声势浩大。苏庄村的村民经常用跑辇来庆祝丰收,求安祈福。


宝辇表演队伍到过许多村庄,受到各地群众的欢迎,曾多次参加天津市文艺演出记账,并多次受到市、区表彰。目前宝辇已成功申请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宝辇圣会,长久不衰,后继有人,代代相传,至今已有五代传人,分别为:


创始人:张 保


宝辇第一代会长:张义堂 张义相 法鼓艺人:张义仙 张义廷


宝辇第二代会长:张玉镇 张志其 法鼓艺人:张义全 郑凤廷


宝辇第三代会长:张松林 王建海 法鼓艺人:张松林 王建海


宝辇第四代会长:王克俭 张嘉玉 法鼓艺人:张维金 张凤合


宝辇第五代会长:王华卿 张洪福


讲述人:王克俭,85岁 张嘉玉,74岁


整理人:李 芸


清 音 法 鼓


苏庄村和宝辇一样闻名的还有清音法鼓。清音法鼓建于道光年间,“文革”时期被当作四旧烧毁,1986年重建。鼓架与八仙桌相似,鼓挂在中央,四条木质弓腿雕刻虎爪,法鼓上方四周设有玻璃护屏,瓶中燃八根蜡烛,四角设有十字架小龙头,上挂响锣四个。清音法鼓在表演中奏歌谱20余套,节奏强烈,气势磅礴,人们称赞有加:清音闻名传津城,击鼓葛金留示威。虎头龙腾庆丰年,法鼓雅韵震乾坤。


讲述人:王克俭,85岁 张嘉玉,74岁


整理人:李 芸


百 年 渡 口


苏庄渡口位于村子南侧,海河岸边,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清朝时期,为了海河南北两岸往来方便,在苏庄村附近修建此渡口,这一工程也为苏庄村村民提供了摆渡人的职业。摆渡人终日在海河上漂流,最初撑得是能装七八人的小木船。木船虽然又小又简陋,却承载了很多温情的故事,在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天津沦陷后,共产党领导人民顽强、机智地战斗,在周边农村建立属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冀东、冀中军区和属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渤海军区,从北、西、南三面包围日本盘踞下的天津,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1942年,冀中根据地建立津浦支队,后改为津南支队,在天津南面积极开展伏击活动。


一日,津南支队的一支小分队从葛沽出发,想趁着夜色悄悄潜入苏庄村打探敌情,恰巧碰上正准备收工回苏庄的摆渡人老张。得知八路军的目的后,他特意先划船回家,找了几身平日里常穿的衣裳给他们换上,以备逃过日军检查。老张边划船边与八路军攀谈,他发现,这些战士年龄都不大,很多人都没结婚,他们深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小小年纪就参加了共产党,发誓要将侵略者赶出家乡和祖国后再成家立业。这种精神令老天津市张深深敬佩,他打趣地对小伙子们说等天津抗战胜利,给他们介绍苏庄村的漂亮姑娘当媳妇。


上岸后,把守村子的日本士兵要对过往人员进行检查。老张连说带比画:“这是我在葛沽的几个侄子,是来投奔我的。都是良民!”语罢,又笑嘻嘻地从鱼篓里拿出几条鱼,送给鬼子。“天这么冷,烤点鱼吃取取暖!”老张借此转移日本人的注意力。士兵饿了一天,新鲜的鱼立马唤醒了他们肚子里的馋虫,便放八路军进了村。


八路军在苏庄住了好几天,摸清了附近13个村的地形。他们在关键位置做下记号,以便之后给大部队以提醒,还悄悄地挖了地道和战壕。而后的一段时间里,越来越多的八路军走水路潜入此地与军粮城,老张的一艘小船根本运不过来。他又动员苏庄其他的摆渡人前来帮忙:“八路军要反攻啦,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的好日子要来了,再也不用把粮食交给鬼子,可以放心地吃稻米了!”村民听罢响应他的号召,都放下家里的活儿,不分昼夜地运送着一批又一批的战士。终于,天津抗战胜利,苏庄的摆渡人都欢呼雀跃。在日军投降后的几天里,他们免费渡客人过河,以示庆祝。


1966年,电影《大浪淘沙》在苏庄渡口取景,村民看着摆渡人运送八路军的场景,仿佛又回到那个战火纷飞、军民一心的抗战年代。现今,苏庄渡口的船只已发收费标准展成长12.5米、宽5.5米的大型轮渡,可以装载汽车到达对岸,木船时代已经成为历史。


讲述人:张志林,86岁


刘宝元,85岁


整理人:聂文斐


战斗英雄张玉元


89岁的村民张玉元拥有3枚战斗勋章,这可是他的宝贝,每天都要拿出来擦拭许久,不肯轻易放下。村里的年轻人有时和他开玩笑,问花多少钱可以买走这些勋章,他总是一本正经地说:“这是我用生命换来的荣誉,千金不卖!”


张玉元十几岁时报名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后被编入阎锡山部队。1945年夏,参加了反击日本侵略军第五师的战役。为迎击沿平绥路西进之敌,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作了部署,拟在大同以东的聚乐堡地区组织大同会战,命令国民革命军第61军在天镇、阳高布防,拒止西进之敌。


张玉元就在参加大同天镇战役的队伍里。日军进攻时为探明虚实,先派了10人的小队人马在东城门外袭扰,被张玉元和战友组成的侦察小组全部歼灭。于是,敌军改变战术,先派飞机进行轰炸,然后在重炮和毒气弹的掩护下,派坦克和装甲车轮番冲击。几番进攻之后,守军有些抵抗不住,张玉元见状带头唱起了鼓舞士气的歌曲,战友们瞬间斗志昂扬,一举击退日军。


日军的进攻持续了三天三夜,阵前遗尸无数。十里边城,烟火遮天蔽日,喊杀声、枪炮声、飞机轰鸣声日夜不绝。眼看进攻不能奏效,日军开始绕过天镇进攻阳高。大家本来感觉胜利就要来了,可不幸的是,阳高失守,日军又转回来记账继续围攻天镇。后路被截,军长李服膺下令退出天镇。命令一到,已杀红眼的张玉元等士兵们顿足捶胸,不愿弃城后撤,失声痛哭,但军令如山,他们只能含恨撤退,并将平绥路各桥梁全部炸毁。张玉元深感国民党上级指挥不力,但军人的天性就是服从命令,他一直带着饱满的战斗热情坚持到最后,等到了日本投降的那一天。


解放战争期间,张玉元放弃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加入解放军队伍,参加了解放华北与西北的战斗,因对国民党队伍的了解,他成功说服了不少国民党收费标准士兵投向光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张玉元先后参加了解放太原、大同、青海、兰州、甘肃等战役天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玉元一直没停下保家卫国的脚步,1951年赴朝鲜战场,此时的他已经近24岁,村里的同龄人早已结婚生子,而他却还是光棍一个,忙于战斗而忽略了个人问题。在上甘岭战役中,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第二次大战最高水平。久经战场的张玉元哪里会怕这些,他带领战友们依托坑道顽强抵抗,克服缺粮、缺水、缺弹等严重困难,坚持作战,打破围攻,守住了阵地。


一次,在给坑道部队运送物资时,张玉元被炸伤,一想到坑道里的战友没吃没喝,他强忍着疼痛,捂住伤口,一直坚持到坑道内。坑道里没有酒精和绷带,战友们不忍见张玉元伤口发炎死去,冲出包围将他送回后方,送上回国疗伤的火车。回国没多天津市久,张玉元在医院里听到了战争天津胜利的消息,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伤好后,担任班长的张玉元退伍转业,家人给他说上了媳妇。虽然转业成为工人,但他一辈子也忘不了硝烟滚滚的战场,因为那里,是他挥洒青春热血的地方。


讲述人:赵洪祥,82岁


郑富贵,76岁


整理人:聂文斐


守卫边疆的高原战士


中印边界问题由来已久,中国政是什么府和边防部队一直坚持和平谈判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一贯立场,对印军不断入侵挑衅和蚕食祖国领土的行径,始终保持最大的克制和忍耐,采取一系列避免武装冲突的措施。但印度并不领情,不断挑起边界纠纷,尼赫是什么鲁政府大肆反华,疯狂挑衅,调兵遣将,集结部队,完全堵塞了和平谈判的一切渠道。对此,中共中央及时做出决定:为了打击印度反动派的嚣张气焰,保卫祖国边疆的安全,创造中印边界问题谈判解决的条件,决定对入侵印军进行反击。


西藏、新疆边防部队接到中央军委反击作战的命令后,迅速部署兵力,进行紧张的战前准备,迎击印军大规模进攻。张国华时任西藏军区司令员,掷地有声地立下誓言:不解放西藏,绝不公司结婚。苏庄村自愿报名参加反击战的村民张树仁(1941年2月—2004年2月)正是在张国华指挥下的西藏边防部队中的一员。张树仁,1960年入伍到7902部队247分队。


1962年10月20日,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此次参加作战的印度陆军原是英国殖民地军队,参加过二战,在北非、南欧、东南亚诸战场作过战,自吹嘘为“打遍欧、亚的劲旅”,第四师号称“王牌部队”,是“印军编制、装备、训练的试点部队”,受过专门山地战训练。印军不断包围中国军队巡逻小组,伏击运输人员,射击军队哨所。


一次,张树仁在藏区巡逻执勤,忽然被身后突然冒出来的十几个印度兵包围。印度兵看到张树仁孤身一人,没有威胁,便围着他用长枪挑衅大笑,也不开枪。张树仁提高警惕,趁着几个印度兵放松戒备时,从人群缝隙中窜了出去,印度兵紧随其后猛追。危在旦夕之时,张树仁看到几户藏族人家,便逃了进去。藏民看到张树仁,一边叽哩呱啦大叫,一边拉着张树仁跑到里屋,打开储粮的大箱子,把张树仁关了进去。印度兵紧随其后进入藏民家里,到处乱搜乱刺,正要打开箱子时,藏民拿出来一坛好酒,一大盘牦牛肉,几个印度兵夺过来便吃,走的时候又顺手拿走许多,早忘了抓张树仁一事。多亏藏民的掩护,张树仁捡回一条命。


此次自卫反击战作战环境十分恶劣,地处喀喇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地区,地势险峻,气候恶劣,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经济落后。东段作战地区,山高谷窄,路险林密,气候多变。西段作战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主要山峰在6000米以上,地表裸露,终年积雪,严重缺氧,气候酷寒。这些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严重影响着军队作战行动。司令员张国华下令:只能打好,不能打坏;只许前进,不许后退。与张树仁一同作战的战友多次发生头痛、恶心等高原反应,张树仁总是主动帮他们背包扛枪,尽管他自己也常常一边行军一边呕吐。中国部队穿密林,攀悬崖,涉急流,不畏艰难,吃苦耐劳,互相掩护,交错前进,英勇作战。在一次堑壕战斗中,张树仁腰部、腿部不幸中枪,但好在于性命无碍,至今在张树仁身上还能很清晰地看到这些伤疤。


1962年11月21日,自代理卫反击战基本结束,迎来了和平的曙光。1969年8月28日,时任排长的张树仁退伍转业。像张树仁一样千千万万的中国边防部队战士为保卫祖国边疆,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讲述人:小王克俭,85岁


郑富贵,76岁


整理人:李 芸


赤脚医生张凤强


今年69岁的张凤强(1947年生),是苏庄村无人不知的赤脚医生。十几岁时,他在天津卫校进修。18岁回到苏庄村开始赤脚医生的生涯,这一做就是50年。


张凤强中西兼治,临床经验丰富,天津市区很多著名医院的医师也都十分敬重他。村民凡是有个头疼脑热的,都会来找他。要是病人不方便出行,张凤强便背着木质药箱上门看病,也不收出诊费。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只要村民需要,张凤强总是及时出现,从不推辞。


一日深夜,张凤强家的大门忽然咚咚咚响起来。张凤强赶忙起身开门,原来是村里王大爷心脏病突发,十分危急。他二话不说,背起药箱就要出门。这时妻子从屋里走出来说:“凤强,你的烧还没退。”他没顾上接茬,披着外套就匆匆出了门。等王大爷病情稳定下来,张凤强才昏昏沉沉地回了家。


张凤强一直都按照国家标准收费,绝不多收一分钱。许多在大医院看病治疗花几百块钱的,在他这里几十块钱就治好了。村里的孤寡老人、贫困人家来看病,实在没钱付医药费只能欠着,张凤强总是摆摆手,“算了吧,几个钱,好了就好”。


1976年,张凤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80年代,大家推选他当村长,结果才做了不到一年,他便主动提出让位。原来,在做村长期间,张凤强依然每天背着药箱上班,凡是遇到村民生病的,背着药箱就去,根本无暇顾及村长的事务。


张凤强的口碑远扬,附近大杨庄、小宋庄以及较远的贯庄、张贵庄等许多村民都特地跑来苏庄村找他看病。因为年纪越来越大,而且家中还东丽有九十多岁高龄的老父亲,张凤强现在已经不再经营诊所,但是他依然免费义诊,造福乡里。


讲述人:赵洪祥,82岁


张嘉玉,74岁


整理人:李 芸


残疾人企业家张忠和


张忠和(1962年生)虽是村里的残疾人,却是一个拥有近千万资产的企业家。说起他的人生经历,村里人都唏嘘不已。


张忠和幼时患有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只让哥哥背着上了几天学,就辍学在家。可他并未因此自暴自弃,而是把哥哥当成老师,每天放学后都缠着哥哥给自己讲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天长日久,也认识了不少字,还对读书看报产生浓厚的兴趣。


20世纪80年代初,改东丽革开放的春风刮遍大江南北,张忠和已经成年,他不想整日赋闲在家,成为亲人的拖累,与父母兄弟商量后在村里办起小卖部。他开的小卖部是苏庄村第一家代销点,很受村里人欢迎。小卖部的生意被张忠和安排得井井有条,他坐在轮椅上就可以完成整理货物、记账、销售等程序,几年下来,赚了不少钱,这激发了他创业的热情,立志要做出更大的事业。


村北有一块荒地,村集体打算把它挖成鱼塘对外承包,村民以前都出海捕鱼,很少有人想自己饲养。张忠和知道后,第一时间找到村干部签订合同,承公司包了鱼塘。因为行动不便,他雇了几名工人饲养鱼苗,管理鱼塘,可鱼儿总会不时地生病,而且村民很多都吃海鱼,所以利润一直不容乐观。这时,张忠和开始进行反思,他觉得要想赚钱,就得知道市场最需要什么。恰逢猪肉价格猛涨,猪肉供不应求,于是他在村里办起了养猪场,他养的猪吃的都是天然饲料,收猪的厂家都很喜欢,效益很好。


2007年,苏庄村整体拆迁,鱼塘和养猪场被迫关闭,可张忠和并未因此沮丧,反而从中看到了商机。他投资中标天津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的土方工程,买下各村拆迁时挖出的土,又租了很多机械设备,雇了一批工人,按期完成垫土。这个工程使他大赚一笔。这时,他又看上天津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上万名工人这个消费群体,在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协商过后,在厂房旁边盖起一个综合市场,进驻22家店铺,经营蔬菜、水果、快餐、生活用品等各类商品,客流不断。


张忠和虽为残疾人,却从来没有拿过国家一分救济金,他之所以创业,就是不想成为国家与家人的累赘。张忠和致富后,并没有忘记村民,谁家有困难缺钱,他都会豪爽痛快地借给大家急用。他还出资搞花会宝辇,为整个村子祈求平安。经人介绍,张忠和迎娶了一位漂亮贤惠的姑娘,现在,他早已成家立业,成为两个孩子的父亲。


讲述人:赵洪祥,82岁


张嘉玉,74岁


整理人:聂文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