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收脏与第三方善意取得(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


不过,这种预防性措施并未真正改变汽车租赁一直以来存在的风险:即车辆可能会被非法抵押、质押、典当、转卖租赁等。而执法机构又对接收这些车辆的“善意第三方”过于宽松,部分公安部门认为抵押、质押、典当租赁车辆是经济纠纷,对汽车租赁企业的报案不予立案,导致汽车租赁诈骗犯罪不能及时予以打击。


一个数字:10%


根据中国道路运输协会收集到的情况,全国各地被骗租赁车辆占租赁车辆总数的比例最高 10%,最低 1%。大量的租赁车辆被诈骗案例层出不穷,而其中大部分的被骗车辆均是通过投资担保、贷款抵押、典当行等方式流入黑市。可以说,第三方抵押平台在低价接收无手续车辆时,如果不能在法律层面对其进行“善意取得”还是“买赃收赃”的界定,那么租车安全的大环境就无从改变。这是需要政府、协会、第三方和市场多方参与的事。


总体而言汽车租赁诈骗频发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完善,对汽车租赁中的“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善意取得”与“买赃收赃”界定不清,增加了对诈骗、买卖、收售租赁车辆等犯罪行为打击的难度。


二是由于我国信用信息系统不健全,公民基础信息、信用信息、租赁公司之间存在租车业务信息相互闭锁不通的漏洞,为犯罪分子采取虚假身份证件、进行连环租车、多家租车的诈骗活动提供了条件和空间。


三是车辆登记系统不完善,不法分子伪造车辆登记证明,利用购买方或典当、抵押机构不掌握车辆登记的真实信息的漏洞,非法买卖被骗车辆。


春节前,一位车主通过 P2P 租车平台“宝驾租车”出租车辆,几天后发现租客已将所租车辆抵押转卖给了一家车行,报警后,警方已以诈骗立案并追捕租客,但涉事抵押车行拒绝交还车辆。目前,该车在北京交管局的登记状态仍然为盗抢状态,警方还没有扣押车辆。


针对这一情况,宝驾租车方面 3 月 8 号表示,将对车主的损失进行先行赔付,且以后该平台租赁车辆发生盗抢,均可获先行赔付。不过目前由于程序原因,该车主尚未拿到赔付细则。


据宝驾租车李如彬介绍,一般保险赔付流程,时间跨度很长。车辆先被立案确定为被盗抢状态后,车主才能办理索赔手续,经过 2~3 个月警方尚未破案,开具未破案证明,索赔方可受理。“破案时间和理赔时间过长,显然不利于被盗抢车辆车主情绪的安抚,甚至有可能让车主对于平台产生不信任感,认为平台是在推卸责任。”李如彬说。


恰逢两会,宝驾租车于 3 月 7 日联合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委托致公党,向今年政协人大两会提交了“加强全国汽车租赁征信体系建设”的参政议政提案。


致公党中央秘书长曹鸿鸣认为,全国汽车租赁信用系统很有必要,而且如果想实现安全高效地运行服务,至少还需要两方面的信用信息:


一方面需要将汽车租赁企业连成网络,以便搜集各企业累积的不良租车信息、承租人信息、租赁车辆信息。


另一方面需要核实公民身份证信息、驾驶员证件信息、车辆登记信息、车辆交通违章信息,以及是否涉嫌犯罪等信息,以便汽车租赁企业对承租人的信用进行审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