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江苏南图片通版权注册有多少(图片版权注册)

上海音像资料馆 翁海勤


除了爱迪生公司的短片,清末时期还有两段珍贵影像值得一提。一是1901的南京路和外滩,由英国沃威克公司 (Warwick Trading Co,) 的摄影师Joe Rosenthal 拍摄,影片为固定机位和景别,拍到了上海街头的各色行人如骑自行车的英国妇女、印度巡捕、德国士兵等。二是1909-1911法国百代兄弟公司拍摄的上海影像,拍到了上海老城厢一带的市场和行人、摊贩、独轮车,还有最早的虹口三角地菜场、城隍庙茶楼等等。可以看出,经过十来年的发展,此时电影记录下的场景和镜头显然已经丰富了许多。


《经过中国》——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面面观


苏联电影人镜头下的上海


《上海纪事》(1927)


布里奥赫和摄影师斯潘捷诺夫到达上海不久,就经历了中共领导的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成功、欧美列强大举增兵、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等颠覆性的历史事件。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中,布里奥赫可以说经受了比史涅伊吉洛夫更为惊险和艰巨的考验,他们必须在国民党当局、租界巡捕和各类匪帮的严密追踪阻挠下完成整部影片的组织、沟通和拍摄工作。布里奥赫以他独特的布尔什维克视角纪录了这些历史时刻,并且着重把目光聚集在上海社会最底层的苦难劳工身上。影片重点拍摄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国内反动派屠杀工农以及上海贫富悬殊、华洋之间极不平等的社会病态现象。它用画面场景强烈对比的手法辅以政论性的字幕评论来表现当时的上海,这座城市不仅是外国冒险家的乐园与中国无产者的地狱,还是东方传统风情与西方现代事物并存的大都市。


这两部拍摄于20世纪20年代纪录片让我们看到,苏联电影人不再满足于电影诞生初期迎合域外人士的猎奇心态,只是记录外国人所没见过的中国景象,而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更多地关注中国城市中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即使是拍摄繁华大都市的热闹景象,也要通过展现劳动阶层的支撑来探究繁华背后的深层次原因。透过拍摄对象的选择,我们可以看出这两部影片对被压迫的劳苦大众给予深切的同情,也对中国人民的抗争致以敬意。


改革开放前后的经典纪录片


《上海新风》(1978)


不知是否巧合还是受牛山纯一的影响,就在《上海新风》上映后的第二年,澳大利亚电影局来华拍摄了5集纪录片《中国人民的面貌》(The Human Face of China),聚焦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各地的普通百姓。其中有一集《永远紧跟世界潮流》也选取了和《上海新风》类似的视角,把镜头聚焦上海彭浦新村一户人家祖孙三代一天的生活。这部27分钟的短片从奶奶买菜、爷爷做饭、孙女在体校训练、爸爸妈妈上班、全家野餐等场景,折射出当时上海人的生活状态,也为彭浦新村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



校对:张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