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公益项目创新案例有哪些(公益创投项目方案范文)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民政局


“哪些分群分级”推进服务类救助


  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在做好分层分类兜底保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服务类救助创新发展,将服务对象分群锁定,将服务需求分级响应,探索了“分群分级”服务类救助的新路径。


  “做”得精准。一是明确两份清单。线上线下收集救助对象的服务需求,形成137个服务需求清单。梳理117家社会组织,8支专业服务队伍等有资质有能力承接服务主体清单。二是精选一批项目。挖掘困难老人居家精神关爱服务项目21个,困境儿童成长支持项目12个,年初一次性发布,全区范围实施。三是打造一个“超市”。建设救助服务“云超市”。“云超市”涵盖了8大类、25小类服务内容,入驻社会组织49家,在线服务6000多人次。四是精准管理评估。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事前对项目发布、招投标逐一把关;事中开展中期评估,事后开展结项评估。对满意率低于50%的社会组织,3年内禁止参加竞标。


  “干”出成效。一是精准化跃升。线上“云超市”在线搭建需求链接,线下“智慧救助调度中心”实时调度需求工单,414名救助“小管家”活跃于线上线下,覆盖率、精准率达100%。二是时效性加速。以区级智慧救助调度中心为核心,全区126个社区(村)建立起“有求必应、有单尽接”的快速响应机制,服务对象需求实现“一键”通达。三是参与率翻番。41家优质社会组织、2000余名高校志愿者、57家爱心企业等多元力量参与,推出了“爸妈食创新堂”、“为爱加油”等一大批品牌项目。四是满意度倍增。改“大水漫灌”的粗放式服务为“精准滴灌”的定制式服务,“线上 线下”高效联动,服务对象满意率基本稳定在95%以上。


湖北省黄石市民政局


实行告知承诺 探索信用管理


完善认定机制


  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以来,湖北省黄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探索开展有通过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确认社会救助对象创新试点,实现了减少材料、优化流程、方便群众、提高效率的目标。


  一、主要做法。一是编制以范文“诚信申报”为基础的对象认定机制。通过强化申请人诚信意识,引导群众自主承诺,承担责任,建立“明白告知-诚信申报-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管理闭环。对核对结果与申请人收入财产申报基本一致的,即可确认为救助对象,降低了管理成本,实现了从“调查认定救助对象”向“诚信申报认可救助对象”的转变。二是建立以“守信激励”为原范文则的审核确认流程。对诚信申报的救助对象,免除9类14项证明材料,实现“一证一书一表”(身份证、承诺授权书、收入财产申报表)办理低保,解决了群众提供证明难、办事来回跑等问题。同时,免除入户调查、民主评议等常规环节,变两次公示为一次公示。困难群众只需一次申请,经办机构开展综合评估,视评估结果给予相应救助或转介其他部门,实现“应救尽救”。三是完善以“联合惩戒”为支撑的失信惩戒办法。明确社会救助常见的10类失信情形,根据情节认定为一般失信或严重失信行为,建立与发改、人社等部门联合惩戒机制,提高失信成本。


  二、工作成效。一是探索了从传统模式认定对象向“信用审批”新机制的转变。通过实行承诺方式认定对象,申请人诚信意识明显增强,家庭经济状况认定的重心从经办机构审核向申请人自我审核转移,改变了传统的救助对象认定模式,社会救助经办服务效率明显提高。二是探索了“事前审核”与“事后监管”并重的管理模式。试点中,事前重宣传告知,事后重动态监管,针对信用审批可能产生的错保问题,依托大数据开展集中比对,进行定期复查、随机抽查、问题倒查,实现全流程监管,确保信用审批放得开、管得住。三是探索了低保审核从“有错就问责”向“尽职免责”转变。区分不同情形,依据法规免除工作人员因客观原因造成“错保”的责任,激励工作人员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民政局


统筹城乡的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


救助体系探索实践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以推进全国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试点为契机,克服农业人口占比近六成、城乡居民收入相差2.3倍、南北农村发展不平衡等困难,努力破解低保标准测算、农业收入核算、城乡协同管理等难题,成功实现了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兜牢了困难群众的小康生活底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应用试点经验,制定了规则统一、城乡统筹的低收入人口审核确认办法,引导各项救助帮扶政策全面覆盖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成形,农村中低收入家庭成为统筹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有力促进了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具体措施有以下5个方面:


  一是通过大量社会调查,科学测算制定了统筹城乡的低保标准,以每人每月740元做为基础标准,居住在农村范围内下浮10%适用,居住在城镇范围内上浮10%适用,在统一的标准体系下合理体现了城乡差异。


  二是综合运用统计数据,推算出了各类耕地和牲畜的单位净收益率,根据申请人拥有的耕地、牲畜的种类和数量,就能快速合理推定计算出应得种植养殖收入,在统一认定规则下准确反映了农村区域差异。


  三是推行居住地统一受理,户籍地、就业地各负其责共同确认机制,明确了经办人员“尽职免责、失职问责”和申请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具体规定,在统一的经办程序下完成了城乡协同管理。


  四是整合低收入人口审核确认办法,将低保、特困两项行政给付制度中的行政确认行为剥离出来,与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的认定合并成一个行政确认行为,委托乡镇街道行使确认权限,提高了认定效率,理顺了法理障碍。


  五是引导救助帮扶资源全面覆盖低收入人口,对低保边缘家庭按照与低保对象相同或略低的水平,根据需求给予各类救助帮扶,支出型困难家庭则主要通过医疗、教育和临时救助缓解公益支出负担,形成了统筹城乡、层次分明的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体系。


山东省德州市民政局

哪些

打造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


常态化救助帮扶体系


  从2018年山东省德州市以临邑县为试点,在全国率先开展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历经3个版本发展提升。2020年,创新建立了以“救助领航、送爱到家”为主旨的社会大救助体系,打造了低收入人口及时发现、及时介入、即时救助,政府力量高效组合与社会力量有效动员相结合的社会救助新格局。2021年,着力推进以“构建困难群体全生命周期基本生活保障体系”为目标的德州大救助4.0版本建设,全力打造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与常态化救助帮扶体系。


  创新建立了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机制。平台汇集全市605万人、200万户的德州所有户籍人口的包括公安部门居民基础信息、医保部门住院信息、社保数据等22个部门46项2100余万条数据,形成一户一档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全景画像。系方案统自动依要求主动推送困难救助指数排名前5%的居民家庭和通过云计算家庭收入低于低保标准2倍的居民家庭,第一时间实施救助帮扶。截至2021年11月26日,德州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包括低保、特困、低边、支出型和容易返贫5类人员共计21.13万人。


  打造了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将原来分散在15个职能部门创投的42项救助政策以及方案部分福利政策,全部纳入大救助平台运行,通过市县乡村4级服务窗口、12345市民热线救助专席、“德救助”小程序等各类窗口直接申请办理,实现“全域申请、居家办理”。截至2021年11月,共实施各类救助118.7万人次,向102537名救助对象发放幸福清单。探索“慈善筹”等社会力量参与救助的品牌,打造了“资金 物质 服务”的救助新模式。正在试点推进的动力提升机制已帮扶低收入人口2.8万人,面向21.1万低收入人口及10万个公益性岗位正在开发推进中。创建“微心愿”新品牌,探索“供给型”向“需求型”救助转变新模式。


  实现了对社会救助工作的全流程监督。创新建立社会救助电子监察平台,通过采集业务系统的关键数据,把触角深入到办理流程的各个环节,形成全方位、嵌入式、实时的监察监督,实现对案例救助体系的实时监察、预警纠错、绩效评估和统计分析,确保常态化救助帮扶的公平公正、到位创新高效。


江苏省常州市民政局


“彤心常助”聚合力


1798(一起救吧)暖人心


  江苏省常州市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会救助实践路径,创新形成“彤心常助1798(一起救吧)”工作机制,实现救助政策大融合、业务系统大协同、数据资源大汇集、社会力量大聚集,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建强1个组织体系,筑牢“党建 社会救助”红色堡垒。将“党建 社会救助”列入年度全市重点深化改革事项和《全市基层党建“奋进新征程1155行动”实施意见》等,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主动发现、精准施助、兜底有力”救助新格局。救助工作纳入镇(街道)重点目标任务、村(社区)党建公益考核评价体系。整合成立市级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做强其中心枢纽功能,打造衔接互通的“四级网络”,将救助触角延伸到困难群众身边。


  壮大7支服务队伍,夯实“党建 社会救助”红色力量。推广“许巧珍7 工作法”,打造“基层党员先锋 社区党员 社工党员 网格员党员 社会组织党员 爱心企案例业党员 居民党员骨干”7支社会救助党员服务队伍。项目全市所有机关事业党组织与1000多个村(社区)全面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双网互嵌、两员合一”筑牢救助“红色网格”。


  做实9个公益品牌,创新“党建 社会救助”红色载体。以“有党建”带“社建”,吸纳近百家社会组织建立“党建引领社会救助服务联盟”,打造“小红妈爱心社”“金奶奶公益直播间”“紫藤树下”等9个救助公益服务品牌,救助方式向“物质 服务”转变。实施“党建引领公益益事一起来”,培育枢纽型救助类社会组织,线上线下提供非物质类救助服务,实现政府兜底保基本、社会参与促提升和个体增能利发展项目良好互动。


  培育8个特色站点,打造“党建 社会救助”红色阵地。以党建为引领强化镇(街道)“固定阵地 共享资源 公益服务”社会救助职能,培育8个社会救助特色社工服务站点,推进“全科社工”标准化建设,落实社区“点单”、街道“下单”、社工站“响应”的“两单一响应”机制,为困难群众提供陪伴式、长效式、结对式、全程式帮扶服务。

创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