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文献综述(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毕业论文)

许翔云(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


战争与美国国家构建


战争与性别及文化研究


学界对美国战争与性别及文化间关系的讨论不仅限于内战,毕竟现代“总体战”早已模糊了前线与后方间的区隔,后方已成为战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内战时期一样,随着大量成年男性参军,妇女接过了工业和农业生产的重担,铆工罗茜成为二战时期妇女参与军工生产的象征,她们在弹药工厂里所冒的风险一点也不亚于前线的士兵。此外,她们还加入各种各样的志愿组织,为受战争影响的难民和美国的战争努力筹款。还有一些妇女则直接装上军服,以电话接线员、护士、飞机试飞员等身份服役。尽管随着战后复员的进行,妇女又陆续退出工作岗位,回归家庭,但战时的经历成为后来妇女要求平等权利的依据之一。甚至早在美国革命时期,美国妇女便以拒绝消费砂糖等方式来为美国的事业做贡献。


艾米·格林伯格


在美墨战争之外,横贯19世纪的美国军队及定居者与印第安原住民间不时爆发的冲突也对当时的美国社会影响深远。斯文·贝克特在《棉花帝国》中便提及杰克逊总统1830年代迫使美国南方的原住民西迁为该地区棉花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土地,是近代西方借助拥有坚船利炮的国家强力推动经济发展的“战争资本主义”的体现。杰克逊之所以对印第安人如此强硬,与他先前越过边境攻击佛罗里达的塞米诺尔人的经历密不可分。除了经济发展方面的意义外,黛博拉·A.罗森2015年出版的新作还指出,1816至1818年间的这场战争发生在与英国的第二次战争结束后不久,向世界彰显了美国的力量和捍卫自身边界安全的决心,甚至不惜为此侵入它国的领土。


美国军队及定居者与印第安原住民间的冲突在彰显美国国家实力的同时也塑造了美国的文化,最典型的便是19世纪末特纳提出的边疆理论,即美国的国家性格形成于西部边疆的拓荒及与印第安人的冲突。与之相映成趣的是,当时美国社会最流行的大众娱乐节目之一便是“水牛比尔的狂野西部秀”,白人与印第安演员合力展现定居者与印第安人冲突的场景,其结果总是文明战胜野蛮。西部小说以及20世纪的美国西部片大多传达着这一主旨。


当今学界对印第安原住民历史的研究一定程度上便是为了颠覆这些固有印象,学者们考察印第安社会的组织形式与生活方式,从他们的视角出发检视与白人接触的历史,突出原住民在其中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有学者指出科曼奇人曾经依靠着狩猎野牛,在西部草原上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帝国,并导致了墨西哥独立、美墨战争等重大事件的发生。而在殖民地早期,五大湖地区的印第安人能够与欧洲殖民者分庭抗礼,各取所需,使该地成为双方接触的一个中间地带,印第安人所猎取和制作的海狸皮毛成为欧洲和东方市场上奇货可居的商品。白人皮毛商人为了加入印第安人构建的贸易网络,不惜成为当地酋长的养子,并娶印第安女子为妻。此外,学者们也突出印第安战争的惨烈,尤其是白人对印第安人的一桩桩屠杀,甚至有学者呼之为种族灭绝。当然,也有学者强调,在白人殖民者到来前,各印第安部落间便已因为世仇或争夺资源相互厮杀,其惨烈程度不逊于白人与印第安人间的冲突。


种族视角与跨国史的影响


从对印第安战争的研究可以看出,在性别之外,种族视角已经成为学界探讨美国战争的重要维度。在传统叙事中,白人是美国历次战争的主角,其中美国内战也被描绘成白人兄弟阋墙的战争。1960年代民权运动的兴起促使美国各族裔彰显本族历史,其中便包括他们对历次战争的参与。外界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二战期间日裔美国人组成的442步兵团,和纳瓦霍族印第安通讯员。此外,少数族裔所在社区的战时经历也成为学者研究的对象,进而使战争史研究与移民史研究相联结。一战期间对德国的仇视催生了种种消除德国文化影响的尝试,在学校教授德语和德国作品都成为禁忌,汉堡包被改名为自由包,德裔移民与酒类制造间的紧密联系则导致禁止酒类销售的法令进入宪法修正案之列。原本高度以自身文化为豪的德裔移民群体也积极配合此类举措,以免遭受迫害和歧视。


与之类似,大部分学者强调西海岸日裔美国人社区在战时遭到迁徙和拘禁的经历,并突出他们仍旧保持了对美国的忠诚,但艾明如指出日裔美国人拘留营中也不乏投机者和死硬分子,日夜盼望着日军能进占西海岸。华裔美国人社区在太平洋战争期间筹款支援中国抗战,甚至直接参加对日作战。可在冷战期间,他们也成了美国政府怀疑的对象,需自曝家庭的非法移民史,以避免被美国政府驱逐出境。墨西哥劳工在二战期间有效补上了美国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缺口,却在冷战期间变成美国政府打击非法移民的重点关注对象。


作为在白人殖民者登岸后没几年也到达北美大陆的群体,非裔美国人对美国战争的参与可谓源远流长。在独立战争和1812年战争期间,英军都以获得自由为筹码,诱使非裔奴隶出逃,继而参加英军,与美军作战。而在战线的另一侧,奴隶主经常带着他们的奴隶上战场,以照料他们的饮食起居,该情况一直延续到美墨战争和美国内战。但美国南部邦联直到内战结束前夕才下定决心组织黑人参军,这与北方在战争中期便号召获得解放的前奴隶从军形成了鲜明对比。对北方黑人而言,参加联邦军队不仅使他们得以亲手摧毁奴隶制,也是他们证明自身男子汉气概,进而争取本族群战后权利的方式,不少非裔美国人内战老兵在重建时期黑人政治组织的形成与运作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也使他们和他们的家人成为3K党等白人种族主义组织攻击的首要目标。与此同时,非裔美国人还参与了内战后对印第安人的战争,“野牛士兵”的外号正是得名于此,美西战争等海外殖民战争同样少不了他们的身影。事实上,是非裔美国人团队而非西奥多·罗斯福的“莽骑兵”在攻占古巴圣胡安山中起到了中坚作用,只是为战后的宣传所埋没。


海外作战在彰显非裔美国人对美国贡献的同时,也突出了美国种族隔离制度的不公。一战与二战期间,美国军方的训练场所多在南方,在这些地方受训的非裔美国人得遵循严格的种族隔离制度,使用与白人不同的设施。可到了欧洲,相对宽松的种族环境使非裔美国人更加意识到种族隔离制度的荒谬。与他们内战时期的前辈一样,黑人退伍军人成为非裔美国人社区组织的领导力量。与此同时,种族隔离制度与美国宣扬的伟大参战理念之间的差异也迫使美国政府在种族问题上做出让步。二战期间,非裔美国人领袖威胁组织一次到华盛顿的盛大游行,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答应在日益扩张的军工企业中雇佣更多黑人,以避免美国在盟友舆论面前出丑,并回应轴心国围绕着美国种族问题所做的宣传。朝鲜战争期间,杜鲁门总统下令解除美军中的种族隔离,实现白人与黑人士兵的混编。正如谢国荣所展现的那样,冷战的舆论压力致使艾森豪威尔政府在处理小石城事件时采取了同情非裔美国人主张的做法。


研究中采取种族视角不仅意味着指出各族裔对美国战争努力的贡献,也包括探究美军对手的种族构成与由来,上文提及的印第安部落,以及独立战争与1812年战争期间为英军效力的黑人近来成为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正如阿兰·泰勒关于独立战争与1812年战争的著作所指出的那样,不同的印第安部落由于种种原因,分别为英军和美军效力。再加上爱国者与效忠派的存在,使得这两场战争都具有“内战”的性质。该情况早在殖民地时期,包括七年战争期间便已存在,有的印第安部落甚至会在不同欧洲国家间待价而沽,选择对自身利益最佳的国家结盟。格林伯格在她关于美墨战争的作品中也提到有爱尔兰裔士兵出于宗教原因开小差,选择为墨西哥军队效力。美国内战期间南方的爱尔兰裔移民也与北方的爱尔兰裔直接对阵,并且将南部邦联的事业与爱尔兰争取从英国统治中独立的努力相联系。


爱尔兰裔美国人的经历体现出跨国史及全球史兴起对战争史研究的影响。移民迁徙、奴隶贸易、商业往来及知识生产和交流促使以伯纳德·贝林为代表的学者提出大西洋史的概念,并在研究中加以贯彻。独立战争期间,英军由于人力不足,雇佣了大量来自德意志各公国的士兵,《独立宣言》据此指责英王“运送庞大的雇佣军队来完成死亡、破坏和暴政的事业”。此外,许多德意志公国的士兵还把他们的家小也带到了美国,其中一位指挥官妻子的日记成了学界研究萨拉托加战役的重要史料。在独立战争结束后,一些士兵有感于美国宽广的土地,选择留在美国务农。安德鲁·杰克逊·奥肖内西则从英国决策层的角度出发,讨论哪些因素致使英国失去了美国。而在美国方面,拉里·费雷罗强调《独立宣言》中便蕴含了期盼欧洲国家承认与援助的内容,而来自法国和西班牙的军事物资与军力支持对美国革命的成功起到了关键作用。在美国建国后,打击北非的巴巴里海盗成为这个新生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第一次亮相。美国内战双方都在极力争取欧洲国家的支持,其中北方汇聚了不少欧洲1848年革命的元老,他们将这场战争视为自己在欧洲未竟事业的延续。也正是出于这一原因,他们异常警惕法国在墨西哥扶植奥地利贵族为君主的干涉行动,认定法国企图以此为跳板勾结南部邦联,进而颠覆美国的共和体制。因此直到1867年法国扶植的那位君主被处死时,他们才认为美国内战的事业得以完成。而在他们内战的对手中,有的选择在战后携带奴隶前往古巴或巴西,在那里继续奴隶制的生活方式,有的甚至远渡大西洋,为埃及君主效力。


结语


校对:张亮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