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北辰自贸区注册公司(沈阳自贸区注册公司优惠政策)

经过3年多的发展,中国(天津)自贸试验区正在步入“快车道”。


自贸试验区助力泰达


实现新发展


今年初,拥有30多年发展积淀的天津开发区与经过3年改革与创新历程的天津自贸试验区中心商务片区在新一轮体制改革中“走到了一起”,沈阳原中心商务区并入开发区。这意味着,开发区自此将被赋予了“自贸区”的强大功能。


“开发区有强大的制造业实体经济的基础,自贸区有很好的制度创新的优势。自贸区加开发区的格局,为传统的实体经济发达的开发区赋予了制度创新的红利,让两区整合的正向效应得到了极大的自贸区释放。”天津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郑伟铭介绍。


“开发区 自贸区”合并后,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更强大的动力。


在探索投资与贸易便利化方面,开发区应用“准入前国民待遇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试点放宽行业外资股比限制,支持猎聘网成为天津市第一家拿到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的外资互联网企业,并办理了全国首张中外合资企业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在发展以金融创新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方面,合并以后,作为天津自贸区的优惠政策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开发区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区的优势,在体制机制、产业配套、政策支持等方面大胆探索、锐意创新。


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开发区结合区域未来发展的重点金融领域,以“行业化、专业化、服务化”为总体原则,专门成立了央企服务团队、基金服务团队、金融科技服务团队、跨境投沈阳融资服务团队、供应链金融服务团队、持牌金融机构团队等10个专业性金融服务团队,在机构设立、业务创新、资源对接等领域加大服务力度,形成完整的服务闭环。


目前,依托自贸区金融创新的政策优势,开发区按照“可复制、可推广”的思路,已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案例。比如,长久集团创新金融工具,打造整体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形成了长久模式。再比如,海河产业基金利用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计划用200亿元的财政资金,撬动超过5000亿元的社会资本,通过设立募基金群的方式,支持天津产业发展。


截至目前,开发区已与近80家中央企业建立业务对接,其中70余家央企在区内设立了超过300家金融及类金融企业,注册资本金超过2500亿元。


航空和平行进口车


稳步推进


3年来,天津自贸区机场片区落实《关于在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境内外航空维修再制造试点问题的复函》,简化了申报手续。落实航空维修产业发展小时包修和标准件互换的创新举措。推进“批次进出,集中申报”政策,将区内航空维修企业的维修周转件清关时间由原来的3天减少到10余分钟,报关成本下降50%。在空客、中航直升机和庞巴迪等龙头项目的带动下,目前已有50多个航空项目落户机场片区,涉及航空制造、航空维修、航空租赁和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同时,取得了八项“国内第一”:国内第一个宽体飞机完成及交付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国内第一个商用飞机OEM维修项目──庞巴迪公务机深度大修项目,取得民航维修8C级许可开业;国内第一个宽体飞机发动机维修项目──海航GE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完成签约和土地摘牌;国内第一个中外合作开发知识产权的飞机客改货项目──海特IAI波音飞机客改货项目签约落户;中国第一台全动级飞行模拟机项目──罗克维尔柯林斯模拟机项目完成研制和民航取证,交付使用;中国第一台H135直升机,在飞安飞行培训中心投入经营;国内第一个俄制直升机大修项目──中航中信海直直升机维修项目完成签约;我国第一家同时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和欧洲航空局维修认证的公务机维修企业──海特宜捷公务机维修项目落户。


平行进口汽车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天津自贸区机场片区全面推动平行进口汽车保税政策落地实施,利用政策推动和资金支持相结合,推动试点企业注册公司销售售后服务网络建设,组织银企对接会、单项对接等活动,不断扩大平行进口汽车的售后服务能力。2017年,完成平行进口汽车6.15万辆,同比增长68%,占到天津的51%,全国的39%。


邮轮和融资租赁产业


发展迅猛


2018年是东疆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今年5月,自贸区《深改方案》正式下发,按自贸区照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的对自贸区《深改方案》分解细化的128项任务分工方案,东疆围绕其中的5项注册公司牵头及25项北辰配合事项积极推动落实,取得了一系列发展成就。


积极推进邮轮配送业务。在去年9月完成国际采购物资供船试单工作基础上,今年以来,就构建邮轮专供方案开展调研,配合天津海关形成《国际邮轮配送业务监管方案》。推动中交协邮轮游艇分会与新区建立“中国国际邮轮用品采购联盟”。拜访国内外知名的邮轮行业协会和邮轮公司,牵头主办“中国邮轮产业发展论坛”,积极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邮轮服务贸易分论坛,继续推进邮轮配送、邮轮建造及融资等创新事项。


海外工程出口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吸引了中优惠政策北辰交建、中国中铁、中外运长航、中铁建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优质服务。精心筹划2018年全球工程经营高峰论坛,并以此为契机争取再聚集一批以海外工程为主导的优质企业和重点项目。积极研究企业在依托海外工程出口基地“走出去”过程中涉及知识产权、保险、法律等方面的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