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微企开户银行(小微企业银行开户选择什么银行)


今年以来,疫情影响下,各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公开资料显示,仅8月份以来,就有银行宣布计划与京东数科、阿里云、华为钱包等多家头部金融科技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业内普遍认为,随着传统银行业数字金融发展加快,新一轮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的跨界融合范围将更加广泛,合作层面更加深入。


跨界合作全面深化的同时,各商业银行数字金融的布局和战略目标也愈加清晰,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已在进行全行层面的战略部署,部分股份制银行也已成立专门的数字金融管理机构,银行之间的差异化发展趋势愈加凸显。


“To C”与“To B”:从独立到融合


《中国经营报》:随着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传统金融机构业务全面线上化、数字化的步伐加快。银行数字金融加速布局的原因是什么?呈现什么特点及趋势?


李跃:数字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科技公司通过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融资、支付、投资等金融服务的新型业务生态模式。自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化发展以来,传统金融机构就已经开始了数字金融的发展布局。


近年来,各商业银行纷纷启动零售业务转型。作为零售业务发展的核心驱动,金融科技实现了迅猛发展,且与金融业务融合更加全面与深入。银行已经加速进入智能化、数字化、开放化转型的数字金融时代。尤其在今年疫情暴发后,传统金融业务对全面线上化的迫切需求凸显,也使得各银行数字化进程步伐提速。


业务全面数字化、线上化的同时,经营理念的转变是目前商业银行实施数字金融战略的一大特点。


在传统的To B经营理念中,银行是以企业“客户”为中心,通过渠道、场景获客,直接进行产品和服务的竞争。然而,这一经营模式已不能满足目前市场的发展形势,金融机构需要跳出传统思维,将B端和C端打通来看,尽量触达和覆盖可能会与银行的产品和服务产生交互的“用户”。


实际上,在用户理念中,针对B端的服务最终都会落脚到机构中承担某一角色或处于某一流程环节中的C端身上,服务好B端本质就是要满足其具体成员的多元化需求。基于这一经营理念的转变,银行的数字金融布局首先要实现的是从“客户”向“用户”为中心的转变。


《中国经营报》: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银行如何实现从“客户”向“用户”的转变?


李跃:要实现以用户为中心,就要打破业务板块之间的“割据”,通过统一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实现数据资源的优化整合。


在平安银行,这个平台就是整合各业务板块资源的“数字口袋”。“数字口袋”定位互联网金融平台,将服务对象从“客户”拓宽到了“用户”,并给予每一用户一个“数字账户”。传统银行需要客户有明确的金融服务需求才能开立银行账户,并使用相关的企业客户端。但“数字口袋”支持未在平安银行开户的企业登录使用相关服务,并整合集团甚至第三方平台丰富的金融、非金融产品和服务,一站式帮助企业实现多元化经营管理。用户只要拥有一个平安的数字账户并登录“数字口袋”,就可以享受平安集团打通整合各子公司业务后的各项产品和服务,而且还能在获得服务的过程中得到一定的权益,并将这些权益换算成信用积分、抵息券等。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就是资产。用户可以将数据资产交由银行保管,就像保管我们的存款一样,未来这种数据资产甚至可以用来交易、换取金融服务等,这将是一个趋势。例如,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账户”背后,还内嵌“数字资产”的理念。平安银行正在与京东等平台探索建立“数字证”产品,将用户在各个平台产生的数据做成数字证书,作为用户的信用凭证,不仅可以在“数字口袋”这一平台上作为信用评分测算的依据,还支持跨平台使用。我们目前做的这些探索和努力,就是希望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企业或者个人所产生的数据变成其所有的资产,数据所有权和价值能归还给数据产生主体。


此外需要提及的是,统一的金融平台建设需要内外部业务板块的打通,这就需要银行从全行层面进行数字金融战略布局。今年初,平安银行将打造“数字银行、生态银行、平台银行”三张名片提升到了全行的战略高度,其中数字银行是放在第一位的,包括经营管理数字化和产品服务数字化。上述实现“数字账户”的金融平台就是提供产品服务的数字化平台。


经营管理数字化主要是指银行内部的数字化经营。如平安银行已经上线的智慧风控、智慧财务、智慧报表等系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每天的经营数据最迟可于次日早上7点左右统计完成。而随着内部产品中台、风险中台的数字化能力提升,可以实现接入数据场景后,一天内完成产品的配置上线。


加快真实数据可获渠道布局


《中国经营报》:数字金融如何在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助力中小微企破解融资难题方面发挥作用?


李跃:发展普惠金融,助力中小微企融资是银行数字金融布局的重要内容。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普遍缺少抵质押物,且“三表”不全,很难达到传统银行风控的审核标准;同时银行缺乏应用场景且受营业网点局限很难触达客户,多种因素影响下,中小微企业客群长期以来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困扰。


要准确地触达中小微客户,并根据中小微企业需求提供金融产品,还要在维持一定规模效应的同时降低成本、提高风控水平,尽量实现差异化和定制化的服务,关键还是要依赖金融科技驱动下的数字金融业务模式。


对银行而言,触达用户的渠道包括三种方式:一是与传统意义上给企业提供必要服务的垂直平台合作,如报税平台等;二是与较大的互联网平台合作;三是通过产业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触达上下游小微客群。


触达用户后,如何提升银行的授信服务能力与风控水平是关键。这需要强大的数据挖掘、判断及处理能力。比如一个场景对接后,金融机构能否根据获取的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化配置,产品上线、资金出账等整体系统能否及时跟进,流程能否做到最简化等,都要依赖银行数字治理能力的提升。


数字金融的核心优势在于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将用户按照性质、场景分层分类,聚焦各自的需求和痛点,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提供“千人千面”的产品和服务组合。平安银行正是充分发挥数字金融这一特性,逐个击破中小微企业获取金融服务尤其是信贷资源过程中的难点和痛点。


截至目前,平安银行做到了“三真”——服务的小微贷款客户数超过60万,实现 “真普惠”;户均贷款不到40万元,实现“真小微”;信用类贷款占比近30%,做到“真支持”,三大指标在业内全面领先,今年新增贷款客户中20%以上为首贷户,60%以上为信用贷款户,真正服务到经营小生意、缺少抵押物、数量庞大的小微客群。


《中国经营报》:数据是数字金融的核心动力。银行应如何进行数字金融布局,以获取真实数据,进而打造差异化核心竞争力?


李跃:要发挥大数据的能力,关键是要获得真实数据。只要数据是真实的,可能未必需要大量的、多维度数据,也可以大大提升风控及反欺诈效果。如何获取真实数据进而打造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我觉得有以下两点:


第二是数字金融方面人才队伍的建设,平安银行组建了一支数据专家队伍,开发了授信风控计量模型、反欺诈计量模型、数字分计量模型三大模型体系,智能反欺诈系统覆盖柜面、融资和交易等各个场景和业务规则,数字分模型将用户可以享受的权益和融资产品与其各类身份、经营数据挂钩,实现了差异化的服务和定价。


当前,在物联网数据输入、加工和应用领域仍存在需要突破的难题。比如在数据输入方面,对于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的识别、判断并不容易,各合作方数据权限配置等方面都需要针对性的授权和明确。总体来说,物联网终端设备布设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实用性、合规性、安全性、软硬件结合模式、敏捷型和响应性结合模式及性价比六个方面。


在数据的加工和应用领域,需要物联网平台与行业产品系统打通,同时要提升对行业的理解,并对AI和算法有深入的认知。比如对于非结构化的数据,能够快速解析和识别,并针对行业特点及时判断预警等;对于结构化的数据,也需要量化建模的大数据分析能力,才能够及时预警数据背后的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