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06年的世界杯赛场上,有一场比赛让很多球迷至今难以忘怀。当时东道主德国队与士气正盛的阿根廷在八强战中相逢,本场比赛中,阿根廷方面打出了不错的攻防转换效率。不过在里克尔梅体能下降严重的情况下,主帅佩克尔曼有些缺乏勇气,他换上的是更加攻防平衡的坎比亚索,让梅西无缘出场。德国方面则是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利用头球优势最终扳平比分。点球大战中莱曼发威,他凭借着手里的那张小纸条,连续猜对了阿根廷的点球方向。莱曼成功扑出阿亚拉和坎比亚索的点球,德国队以总比分5-3晋级4强。
可以看到的是,阿根廷的4231阵型下,右路的攻击手马克西罗德里格斯是一个关键的平衡点。他在防守的时候,将会回撤到后腰一线。这样一来,双后腰之一的马斯切拉诺将会最大程度地横移补防左路索林的身后。考虑到当时马斯切拉诺的覆盖和防守处于巅峰期,这样的一个做法也是较为合理的。
可以看到的是,索林在左路的力量劣势较为明显。他作为阿根廷一个积极助攻的边路球员,往往在一对一的时候反而不占优势。奥东科尔这次断球之后想要反击,但是阿根廷其他球员贴上来的速度很快,路易斯冈萨雷斯及时地补位,让奥东科尔只能选择转移球。皮球给到阿根廷的右路,又是马克西罗德里格斯补位后头球解围。
这次的角球进攻中,里克尔梅的传中落点很好,克雷斯波在中路插向前门柱带走了对方的防守注意力,阿亚拉力压克洛斯在门前8米的位置,头球顶进大门右侧,帮助阿根廷1-0领先。
里克尔梅其实也是阿根廷防守体系下的一部分,因为特维斯和克雷斯波双前锋情况下,前腰需要承担一部分防守任务。但是里克尔梅在比分下半场中段防守质量下降,索林这一块德国队的重点攻击力度也不断加强,马斯切拉诺这一次的补防中铲球犯规,送出一个任意球的同时,吃到了一张黄牌。这使得主帅佩克尔曼随后马上换下了里克尔梅,使用的是相对攻防平衡的坎比亚索,而不是梅西。
在换人之后,阿根廷变阵442,或者是4132。马斯切拉诺作为单后腰相对居中,两翼的位置就是坎比亚索和马克西罗德里格斯。这样一来,马斯切拉诺的补位负担减轻了,降低了他再犯规的风险。阿根廷的这个中场,看似没有组织者,但是整体技术含量不低,都具备较强的传递能力,结合特维斯作为组织者,找寻反击的机会。
这是一次不错的例子,中场4人组合下,防守的密度相对较好。一旦获得球权之后,又能完成不错的连续传递。关键点是特维斯,他是球队随后最有才华的球员,肩负起组织的任务。不过总体来说,特维斯带给阿根廷的是拿球作用和加强稳定性,并不容易完成更高质量的反击发起。
这次的防守中可以看到,德国方面中路3人集中在相对靠后的区域,目的还是要强攻索林所在的区域。
巴拉克左侧位置送出一记落点很有针对性的传中球,博罗夫斯基在中路位置甩头蹭到后点,真正的杀招克洛斯抢在索林身前,在距离球门7米的位置,冲顶左下角得分,德国1比1追平比分。
由于阿根廷的阵型调整,德国队方面也没有太多的机会,因此两队进入到加时赛后没能改写比分,只能迎来残酷的点球大战。值得一提的是,德国门将莱曼在点球大战前得到了一张小纸条。之后的消息透露:这张小纸条是通过德国科隆体育学院50名专家所组成的智囊团,经过仔细研究得到的智慧结晶,这里面囊括了当时阿根廷球员主罚点球主要习惯。在日后,这张承载了德国征战世界杯荣耀史的小纸条,在一次拍卖之中换得了100万欧元的天价。莱曼凭借着“小纸条”的指引,扑出了阿亚拉和坎比亚索的点球,帮助德国队在点球大战中4-2胜出。
【篇尾语】:
(木木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