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农业生产者分类(农业生产分为哪几类)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央把粮食安全放在国家安全的高度,出台了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不断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在阐述全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时提出,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这是中央首次把粮食产量纳入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体现了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


把粮食生产任务分解到各省份,粮食种植面积是重要约束性指标。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冬小麦面积增加超300万亩,属4年来首次增加;夏粮面积增加398亩,扭转了连续5年下滑势头;秋粮面积有所增加,稳定在12.9亿亩。种粮面积稳中有增为全年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的来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释放重农抓粮的明确信号,地方抓细抓实发展措施,为保障粮食生产创造了良好局面。但也要看到,无论是当前还是未来,粮食保供稳价仍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2020年冬季后,受煤炭、天然气、硫磺等原料价格上涨带动,化肥等农资价格持续上涨。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9月,国产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和复合肥平均出厂价分别为每吨2279元、3186元、2568元和2696元,同比分别上涨25.2%、30.1%、23.7%和21.3%。同期,小麦、粳稻、早籼稻、晚籼稻收购价变动分别为5.94%、-1.18%、5.54%、6.69%。粮价涨幅远低于农资涨幅,拉低了种粮收益,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这种情况长期下去,对粮食生产不利。


今年北方降雨偏多,影响秋收秋种。降雨量过大导致土壤偏湿偏软,增加农民腾茬整地难度,也提高了小麦病虫害发生概率,一些情况严重的地区需要人工抢收,导致收粮效率降低、成本上升。


此外,“产粮大县、财政小县”情况仍然存在,导致地方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打了折扣。部分地方难以承担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本,部分地方减少或取消了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的一喷三防补助,不利于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未来,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扎实推进重粮惠粮政策。


一是统筹农资生产和储备。一方面,切实保障农资企业正常生产,畅通农资物流运输,在生产端保障农资供应。另一方面,加强淡季农资储备,增强市场调控能力,稳定市场供应,防止农资价格大幅度波动。


三是推动产粮大县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构建中央政府向主产区转移、主销区向主产区转移的发展补偿机制。统筹建立粮食专项发展补偿体系,将对粮食加工企业的免(减)税优惠额度作为中央对地方税收定量返还的核算依据,加大中央财政对产粮大县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另一方面,增强产粮大县粮食企业发展活力,推动产业集聚,搞活产业经济。发展粮食精深加工,提高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率,开发满足营养需求的功能性食品。完善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改善经营环境,打造粮食产业园,利用技术驱动、资本驱动和市场驱动做大做强“全链条、高质量、高效益”的粮食产业化集群。引进主销区企业到主产区投资建厂,提升主产区粮食生产技术装备和产业化水平,培育新经济、新业态和新模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