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群里有人发出了一条求助信息:企业被税局点名了,怎么办?
(点击图片放大)
事情原委
因为该公司本月有好几名员工都是按5000元申报的工资薪金,产生了风险疑点,导致税局要进行核实。其实,如果情况属实,那也并无问题,如果企业是虚假申报,那就麻烦了……企业
今年,新个税法实施,税收优惠重大利好!不仅提高了基本的费用减除标准,还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充分考虑到了赡养父母、抚养子女以及大病医疗等民生问题,此外,还优化了税率结构,扩大了低档税率的级距。然而,一方面有了税收红利,一方面也有了更严的征管,纳税人如果没有充分意识到各项变化,还在不合规的老路上徘徊,那么无疑会增加企业和个人的双重风险。
工资避税是很多企业为了减少经营成本而采用的一种常规避税分手段,根据目前国内企业的主流做法,列举5类个税违规手段,请自查,一旦被查出,必定受罚。
一、请禁止这5种避税方式!
1、虚开发票抵扣薪资
这是目前很多企业常给用的避税手法,不仅违规而且违法。企业将员工工资分解成基本工资、年终奖、过节费、各类补贴等进行发放,再让员工每个月找发票来冲抵,以报销的形式达到工资避税的目的。但如果长如何期大额处理的话,会造成企业费用异常,引起税务局关注和稽查。
2、现金方式发放工资
有些公司以现金方式发放工资,而不使用银行代发。随着支付管理制度的发展,国家大力推行非现金结算,全面推行银行代发工资模式,设想一下:公发放司基本户有,员工也不少,公司又不在偏远山区,用现金发放工资正常吗?发放
3、补贴不申报个税
有些企业会把饭补、公司话补、房补、结婚补贴、生日礼金没有合并工资进行纳税申报。
为了4、大量员工零申报
强调一个比例问题,一个企业如果和同地区同行业相比,工资明显偏低的话,已经属于高风险企业,等待企业的将是税务稽查。
5、故意混淆劳务和工资申报
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务工、临时工、第三方员工,很多属于劳务所得进行纳税申报,但却按照工资进行申报!尤其是营改增之后劳务公司、建筑企业等需要高度重视。根据个人所得税税法不是全年薪职员工是不可以工资避税申报个税!
二、如何合规节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个人的收入水平也逐步提高,所涉及到的税负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交的税多了,自然影响到纳税人的个人生活水平,假如不交税,又影响到了国家的预算情况,如何做到即减轻纳税人的负担薪资,也不违反国家法律呢?
我们不能以身试险进行避税,但可以运用好税收政策,充分享受政策利好,来降低综合的税负。
(一)合理运用税收政策
(1)专项附加扣除
(2)其他扣除
个人所得税中税法允许的其他扣除指的是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可以在计算年个人所得税前扣除,减少税收支出。
(3)递延扣除
例如: 30岁的小王税前月收入为15000元,每月社保个人缴费1575元,住房公积金个人缴费1800元。
根据个人所得税税率:
个税递延前交税情况:
个人所得税=(税前工资15000元-社保个人缴费1575元-住房两次公积金1800元-个税起征点3500元)X税率20%-速算扣除555元
=1070元
到手工资=15000-1575-1800-1070=10555元
个企业税递延后交税情况:
(税前工资15000元-社保个人缴费1575元-住房公积金1800元-个税起征点3500元-个税递延扣除额度900)X税率20%-速算年薪扣除555元
=890元
每月节省107公司0-890=180如何元的税。
(二)做好选择性事项的安排
(1) 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选择
对于一些采用年薪或者绩效制度的企业,个人最终获取的年薪和所有绩效收入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来计算个人所得税,除了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所有收入:比如加班费、全勤奖、季度奖等等,全部与当月的收入合并,来计算个人所得税,这就提供了一些更好地方法用于节税。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年内,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能使用一次。
例如:员工3月份当月工资为4000元,当月获得全年奖金合计12000元,则全年给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计算:
12000/12=1000元,
1000元,此额度用于确定奖两次金适用的税级,此额为税级“1”,不超过15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
(2) 个税缴纳形式的选择
对于提供劳务的个人,是以获取劳务报酬的形式缴纳个税,还分是成立企业,以个人独资企业或者合伙企业的形式提供劳务,也会影响到个税的缴纳方式。为了选择什么方式,不仅仅需要考虑当地的税收政策,是否有核定征收或者其他的税收优惠,还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综合的权衡。
(点击图片放大)
(三)合理筹划特殊的事项
(1) 提前规划好股权架构和税收安排
对于预计将来可能会产生大量个税的,可以提前做好安排。比如对股东个人分红后需进行再投资的,可以考虑是选择个人投资的方式还是设立投资公司的方式进行投资。对于股东的税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好税前的工资薪金,各类费用的报销,而不是仅仅使用税后分红的方式。
(2) 运用特殊的“豁免规定”或者税收管辖权的划分
涉及到跨境交易的,可以看看有没有特殊的税收豁免规定,以及各国对于股权转让征税权的划分,再进行合理的筹划。避税
(点击图片放大)
②、个人税收筹划允许在基于真实业务的基础进行“再造”,但不允许人为“变造”和任意“编造”;
③、个人税收筹划必须充分弄清楚税收政策背后的东西,以确保对节税政策进行合法、合规运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