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锦华纺织厂锅炉房 刘昌松摄影
5月10日,绿地·遂宁1958文创产业园项目正式启动建设,拟投资40亿元,以文创为核心,助力城市建设。
1958文创产业园的旧址,为始建于1958年的遂宁棉纺织厂。现在大概很少有90后、00后知道,60多年前,这片占地291亩、如今荒芜的土地,曾是全国500家最大纺织工业企业之一的厂址。
光阴荏苒,当文创园的轰隆声
在沉寂许久的纺织厂区响起时
历史与时尚
在这里交融
▼▼▼
曾是遂宁四大工厂产品出口国外
从油坊街到城北粮站,乘坐公交车,花费时间不超过20分钟。59岁的刘红却清楚记得,上世纪70年代末,为避免迟到,她每天都要提前一个小时出门,步行至耦园巷的遂宁棉纺织厂上班。
偶尔,她也会和好友抱怨几句上班的地方有点远,然而很快就被好友“怂”回来:“知足吧,你进的是可是纺织厂。”话里的小羡慕,让刘红脸上的笑容,一下就绽放开来。
1991年隆重举办的中国·四川遂宁首届纺织食品节
彼时,棉纺织厂、丝厂、二机厂和轴瓦厂,曾是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遂宁最出名的四个工厂,是不少人眼中的好单位,进去上班就如同捧上了“铁饭碗”。然而进去并不容易,不仅要进行语、数、外的文化考试,还要体检,再严格点还要政审合格才能获得最终进厂资格。
在刘红的记忆里,上个世纪90年代,是遂宁棉纺厂的最辉煌时段,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受捧国内,更是漂洋过海远销海外,从一个地区企业,成功变为国家大型二类企业。
工厂一角 遂宁锦华纺织厂志翻拍 刘昌松摄影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遂宁纺织工业基本上每十年迈一个新台阶。”这是原遂宁县第二轻工业局副局长吴安邦的话。这一点落到遂宁棉纺织厂,可以更清晰。根据《遂宁市志》记载,1958年成立之初,遂宁棉纺织厂仅有纱锭1万,布机500台,1985年已经行成3.5万纱锭、1008台布机的生产能力,年产值3978.94万元。2004年,早已更名为遂宁锦华纺织厂的工厂,实现工业总产值42191万元。
工厂前景 遂宁锦华纺织厂志翻拍 刘昌松摄影
职工6700余人食堂、电影院、幼儿园配套齐备
换班时段,大批的女工从厂房走出来。带着白帽子的她们,或着银铃般的笑声,成为耦园巷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当时职工有6700多人,”曾担任遂宁棉纺织厂人事科部长的唐志贵,如今已经76岁了,却依然记得这些看似冰冷背后却鲜活的数字。而他1961年刚从部队转业到厂里时,当时棉纺织厂仅有1000多人。
遂宁锦华纺织厂志翻拍 刘昌松摄影
厂区行政楼前,是两个至今完好无损的篮球架,“纺二代”谭中余曾经是这里的常客,休息时间,他总会约几位工友来运动一下,舒缓工作的疲惫。如今,它已布满蛛丝。
不仅有篮球场。还有安儿室,幼儿园,食堂,职工医院,澡堂,甚至连当时稀罕的电影院都有……在当时,与其他几个工业大厂相比,纺织厂工人的工资并不高。但这些只针对棉纺织厂本单位开放的“福利”,让不少外人十分地眼馋。
工厂宿舍 刘佳佳摄影
“当时很多福利对本单位职工都是免费的,”二十年前,谭中余将儿子送入锦华幼稚园时,不需要交一分钱;身体不适,到职工医院看病拿药也是免费的。
赵碧英是1970年通过招工进入遂宁棉纺织厂的。这个如今住在老宿舍帮忙带孙的微胖中老年女性,提及以前会笑着说:“那个时候厂里生活开得真的好。”在那个吃食只图个温饱的年代,遂宁棉纺织厂里的肉菜是从没有断过的。即使肉票用完不能购买,职工也可以买肥肠、猪肝这些“素菜”。
遂宁锦华纺织厂志翻拍 刘昌松摄影
留下青春与汗水老厂开始新征途
到单位楼下聊天,是老职工刘芳的日常生活,说家长里短,偶尔也会聊起过去上班故事。
和一般妇女相比,她们的声音会更大一些。这是多年习惯——当时棉纺厂织布用的是有梭机器,车间噪音高的时候有100分贝,八九十分贝是正常现象,即使面对面讲话也要靠吼。
锦华纺织厂车间一角 刘昌松摄影
辛苦并不止于这些。“高温、高湿、高分贝”是纺织车间的三大特征。为了让线‘不回捻’,车间三伏天都得开暖气,常年温度都高达30度以上,冬天穿着短袖干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湿度大,不少女工都曾患过妇科病。
那一天,76岁的老人唐志贵带着我们走了不少老厂区。印着蓝天往厂里面走,只听得五月的蝉鸣,在日益茂盛的绿树间此起彼伏,已无用的资料铺散在地面,“小心火灾”的字迹还清晰可见。老旧的水塔如多年前一样,成为棉纺织厂最鲜明的一个地标。站在生锈的铁门口,这里已没有几十年前工人接踵而至上班时盛景,只剩下一些模糊的印迹。
厂区一角 刘昌松摄影
厂区一角 刘昌松摄影
那些还停留在原地的老厂房,是一种特殊的风情,穿越了多年的时光。每一个地方,都有着属于纺织工的一段记忆,和那些停在记忆里的青春。
老厂却并不会“死”去。
厂区航拍 刘昌松摄影
在1958文创园的规划里,将充分利用遂宁棉纺厂遗址固有空间格局,规划建设国家级纺织遗址公园、遂宁文化老街、文化创客基地、亲子童梦乐园等多个功能板块,推动遂宁老城实现有机更新。
也许再过段时间来,这里又是另一番模样了。
来源:遂报全媒体记者 胡蓉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知识产权,中国纱线网尽量标注每篇文章的来源,若不愿转载或侵权,请通知我们删除。
对于本期话题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转发、收藏、评论、点赞,走过路过不要忘了关注我,不关注一个,不许走~
关注我们,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山东如意集团1米6.8万元“天价”面料的背后
感叹不已!浙江某印染企业发布“解散”通告:一切结束、各奔东西
冷冷清清,纺织业“佛系”运作!下半年怎么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