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银行批量业务 开户行(对个人网上银行批量开户业务中)


近年来,一线城市的银行社区支行出现关门增多趋势。今年仅北京地区一个月内就有20家社区支行关停——这或许是社区支行萎缩的一个缩影。


业务越来越难做


《证券日报》记者在走访过程中,银行工作人员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随着移动支付以及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快速崛起,网银、手机银行成为客户的标配,社区支行已经沦为自助机具功能,业务越来越难做。”


近日,记者走访了海淀区清河中街共6家社区支行网点,发现上述网点中仅有3家在正常营业,其余2家社区支行虽然标牌没有拆除,但是大门紧锁,里面柜台和ATM机器已经搬走,门上还张贴了醒目的停业通知,另一家社区支行早已经搬走,原网点摇身变成了一家美容院。


近年来小区附近有不少社区支行都纷纷关门停业,至于原因,他们表示不是很清楚。某社区支行周边的居民告诉记者:“我们很少来社区支行,附近也有几家银行网点,所以关停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影响。”


从《证券日报》记者走访的社区支行情况来看,一两台ATM机,1名保安、一两个银行员工,这便是大多数社区支行目前的标配。在某股份制银行社区支行网点,大门紧锁,但是屋内的灯却亮着,大门口只有一位保安人员在值班。据保安介绍,他们这个网点平时来办业务的人寥寥无几,而银行的工作人员也很少过来,他们都是被派来轮岗的。


部分依然在营业的社区支行也是冷冷清清,即使有一两个客户,也是直奔自助机器,而工作人员也懒得主动推荐产品,有的工作人员想介绍理财产品,但是客户大多不感兴趣。客流冷清使得原本营业时间延长至晚上6点的社区支行把关门时间提前至晚上5点,因为“下班后也没有人来”。


在另一家位于居民区的社区支行内,虽然在本应业务最繁忙的时段,柜台和大厅却空无一人。本报记者在门口观察了一个小时,仅有1名顾客使用自助机取款。


“社区网点没人是常态,要保证一定的新增存款数额,真的太难了,”多家社区支行网点的工作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坦言,“另外,随着各家银行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客户办理业务直接在手机银行或者网银就可以完成,根本不需要到社区支行办理。”


本报记者随机采访了社区支行附近的居民,大部分居民均表示,“以前半年或者1年会去几次社区支行,现在基本上不会再去,因为大部分业务都可以通过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直接办理。”


实际上,近年来,除了社区支行网点,银行员工总数和网点数量也在不断减少。上市银行半年报数据显示,六大国有银行上半年员工人数合计缩减近3.5万人,已超去年全年人员缩减之和。对比去年年末,各家银行的网点或营业机构数量均有所减少。


社区支行未来出路何在?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使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客户比例在不断提高,柜面业务量不可避免地下滑。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显示:2018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离柜交易达2781.77亿笔,同比增长6.97%;离柜交易金额达1936.52万亿元;离柜率达88.67%,同比提高4.36个百分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