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5户到4070户。这是辽宁省国税局委托铁岭市国税局开发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报税管理系统开始试点后,铁岭市实际享受到该项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户数的变化情况。该软件针对这项政策落实的难点和纳税人办税的“痛点”精准发力,让原本复杂繁琐的报税过程变得简单轻松,大大激发了纳税人主动享受税收优惠的积极性,保证了国家定向扶持政策的落地实施。
填报难 难住了纳税人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旨在鼓励企业加快设备更新,促进研发创新,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活力。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先后在2014年10月和2015年9月出台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分别在六个行业及四个领域重点行业的企业中实行。
“2015年第一季度申报期结束后,我们却得到了一组令大家都‘蒙圈’的数据,全市符合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条件的企业有3635户,但实际享受的仅有125户,在已享受优惠政策的125户企业中,申报正确的竟然连一户都没有!”铁岭市国税局所得税管理科负责人这样对记者说。
是什么原因让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的享受率如此低?纳税人面对政策红利为什么“退避三舍”?记者带着这些疑问走访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该院财务处处长汪勤俭说,由于全院固定资产量大,设备折旧期限各不相同,加之采用的企业会计记账方式与税收会计记账方式不一致,相关报表的计算和填写非常麻烦,财务处全员加班加点干了整整3天,才将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的相关材料准备齐全。“要不是优惠政策带来的好处确实很大,我们真有可能知难而退、放弃享受优惠了。”汪勤俭说。
辽宁省国税局所得税处一位工作人员也向记者举例说明过去企业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有多难。他说,税务机关要求纳税人填报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其填报说明长达13页。沈阳市国税局某分局的税务人员拿着填报说明与同事一起研究了好长时间才基本搞明白。税务人员尚且如此,纳税人想掌握就更难了。铁岭市国税局的调查数据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问题,在全市符合条件而未享受享受优惠政策的3510户企业中,有2844户是因为政策内容较多,短时间内难以把握,以及计算和填表操作繁琐而放弃的。
小软件 解决落实政策大问题
纳税人的“痛点”,往往是税务机关服务的空白处,也是加强纳税服务的着力点。面对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难落实的“窘境”,铁岭市国税局领导和相关业务干部几经分析研讨,一个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纳税人申报难题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他们的想法得到了省局的支持,省局委托铁岭市国税局成立攻关小组开发应用软件。3个月后,一个名为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报税管理系统的应用软件,开始供纳税人免费下载使用。
记者在该软件的操作演示中看到,实行财务电算化的企业,会计从财务软件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块中导出固定资产基础数据,以EXCEL为中介,再将固定资产基础数据导入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报税管理系统,只需维护少量基本数据,选择加速折旧方法,就可以自动生成月(季)度申报表和年度申报表。手工记账的企业,会计只要正确录入原值、名称,按照提示点击选项,无需政策判定和人工计算,便能自动生成当期和累计数据及相关报表。国家税务总局要求纳税人设置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台账,由于没有固定的台账格式,实践中企业普遍没有建立台账,而这套软件会根据录入的数据自动形成电子台账。“有了这套软件,以前至少花3天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用10分钟就能完成。”汪勤俭说。
沈阳普天热力有限公司会计谢立春对该软件的人性化设计很满意,她对记者表示:“我是在辽宁省国税局网站下载的软件,无需额外硬件设备支持,填写电子报表时只要将鼠标停留在任意一栏,界面右侧就会自动出现该栏的填报说明,这款软件用起来就像‘傻瓜相机’一样简单。”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报税管理系统的应用,使得原本复杂繁琐的申报工作变得简单轻松,纳税人享受优惠政策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目前,铁岭市享受这项优惠政策的企业已达4070户。2015年12月16日,辽宁省国税局在铁岭市召开现场推进会,决定2016年在全省推广应用这个软件。近日统计完成的2016年第一季度所得税预缴申报数据显示,全省填报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纳税申报表的企业达到5.3万户,同比增长34.6%;加速折旧额8.2亿元,同比增长28.8%。
作者:付燕新 王红兵 许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