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抚顺公司税务筹划(劳务公司如何税务筹划)






记忆总是需要马上进行回忆,如果不及时进行整理就会消失,因此趁着现在有时间去回忆,我必须将其写下来。 本文写的是关于抚顺和抚顺一些历史汇编,希望读者喜欢。


无论是历史悠久的古代建筑,还是精美瑰丽的现代建筑,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所谓历史建筑,为应当涵盖文物保护单位及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而不是互相独立的门类。历史建筑是一个“大”的概念定义。



抚顺是一座具有2000余年历史的古城,由汉代的玄菟郡,明代抚顺城到近代千金寨再到新中国的煤都,抚顺拥有较好的历史文化资源,但是由于总总原因建筑遗存绝大部分停留于日伪时期的建筑。


当年的抚顺可以说是日本近现代建筑的展览馆,可如今所剩不多,笔者也是边走边看,将自己看到进行整理物化,立足于现存历史建筑;一起去品味抚顺的历史建筑吧!更多历史资料等待着感兴趣的朋友,去发掘整理,笔者目前只是抛砖引玉,而且属于班门弄斧,感谢抚顺的朋友们,多提意见。





位置:中央大街


构造: 钢筋混凝土、砖混 、外墙贴砖工艺


风格:近代自由式(一期工程),满洲式(兴亚式)


一期工程竣工日期:1937年前,具体时间待考;三层加建时间待考


现为酒店和教育机构。



自1905年日本占领千金寨煤矿以后,劳工大量涌入,生产日益发展,千金寨地区逐渐由小村庄变成了闻名东北的产业中心。同时,日矿在千金寨北强征千亩良田,规划新市街,又称日人街。四五年间,欧式风格的炭矿事务所、日警署、邮电局、学校、医院、旅馆、酒店等建筑已在街头林立。相比之下,旧市街上的中国商铺虽然其貌不扬,但也是生意兴隆,街上人流川梭,热闹非凡,千金寨已成为商业富庶之地。


1912年,民国抚顺县首任知事程廷恒最早提出将县署从抚顺城搬迁至千金寨,并得到了省里的批准。新县署的建设是从1914年开始的,当时知事裘炳熙责成商会捐洋五千元。在县署落成即将搬迁之际,裘知事升迁赴山西任职,县署搬迁之事就此间断。之后,张殿奎、谢祖元来抚任知事皆不足一年,以应先修建监狱为由,中止了县署迁移,仍然驻在抚顺城,而新修建的寨街公署一直空闲。


1917年7月,郭进修来抚任职,其虽为新知事,但是老知县,他于1909年12月至1910年1月在抚顺任职,虽然时间极短,可是对抚顺县情及人事并不陌生,而且为人较为精明,深谙为政处事之道。上任伊始,郭知事就提出迁移县署、修建监狱为当务之急,屡次找商会、农会、工会协商,欲请“三会”筹款建好监狱,然后即可搬迁县署。这一提议正中“三会”心意,因为千金寨临近矿区,商务交易日益增多,而且中日商民杂居,纠纷矛盾也层出不穷。如果县署迁至千金寨,既可便于内政管理,又可利于处理外交事务。于是,“三会”开始了筹款工作。修建监狱是维持地方治安、保护人权的公益之举,但让商民出钱也不是件容易事。


9月4日,抚顺县农会会长王治芳、千金寨商会会长王国诚、千金寨工会会长祝文会代表农、商、工会,联名向县公署呈文,称“修筑监狱款项维艰,请由寨埠已缴之马路费项下暂行拨借。会等既为各界代表,即有提倡之责,无论如何为难,亦得勉为尽力。惟凡事易于观成,难于图始,矧骤然筹集多数之款,尤觉缓不济急,再四思维,苦无良策,遂邀集各界妥商办法,皆云兴修马路可以稍迟,建筑新监万不容缓。思寨埠商农工各户先前已缴之马路费现在收捐处存储若干,惟有恳乞将此项下暂行拨借参千元,藉资修筑监狱,以便早日观成。”然而时隔十多日,“三会”仍不见郭知事答复,就于19日再次呈文。在文中,“三会”言辞恳切,同时道出了忧虑和企盼:听说抚顺城内有人聚集议论,企图阻挠迁署。据查迁移之事已经省长批准,有案可查,少数人的偏见怎么可以破坏公家的利权。何况新县署修成已近三年,若再延迟,致楼舍空闲,我们的金钱岂不掷于无用之地,这样会受到太大的损失,希望知事体谅民情,做好权衡。至于修监狱一事,我们正在筹划,拟即日兴建,希望知事尽快答复为盼。


9月22日,郭知事批示:“来牍阅悉,前据该会等以马路捐款移修监狱一节,据收捐委员面称,此项捐款存储无多,现时拟难划拨。转瞬天寒,势难久待,应由该会等另行筹议,毋误进行,此覆。”


关于筹款艰难的事,“三会”没有再提。经过两个月紧锣密鼓的建设,寨街新监狱于11月21日竣工。此期间郭知事派县警务所长萧国庆监修工程,并于竣工后再派省高检厅委任管狱员朱蕃进行勘验,工程总花销五千五百九十九元五角二分。12月5日,抚顺县公署将修建监狱情况上报奉天省长公署、省财政厅、高等审判厅检察厅、东边道尹公署备案,省各机关也于年底向抚顺县公署下发了指令。 在民国抚顺县公署四五百卷有关交涉的案卷中,有百余中日交涉案例,推演出一幕幕清浊混杂、善恶交融、是非对立、黑白分明的写实剧,刻画出一张张骄横跋扈、凶狠野蛮与柔弱无助、悲悯酸楚的对比图。


晚清政府与北洋政府的软弱,是从头到脚,从筋骨到皮肉的软弱。据档案记载,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1910年初署理抚顺县的赵宇航,当年还发布过奉天交涉司下发的“内地日人开设商店一律查禁”的告示,可到了1912年,千金寨旧市街已有50余家日本商店、当铺、理发所和料理屋。


自1911年3月起署理抚顺县的昆山人士程廷恒,是一位“外交高手”,其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能力令人赞叹,初来乍到时曾受到日方的欢迎,双方关系较为密切。奉天交涉司派驻抚顺的交涉委员德林布,是东三省获官费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第一人,关东都督府都督大岛、福岛莅临抚顺时,德林布是知县程廷恒的译员,奉命与日警署沟通联络,欢迎会上充满对日本的赞誉。1911年5月《抚顺、烟台煤矿细则》签订后,日本炭矿次长还宴请过程廷恒。9月25日,一周前刚刚拜访程廷恒的日本新任炭矿长米仓清族又隆重宴请程廷恒。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之际,程廷恒正在回请炭矿、警署、守备队、驿站、邮局、医院、学校等日方机构28人,一起把酒言欢,一起谈诗论画,一起畅叙友情。程廷恒还专门宴请日警署署长藤田并赠送苏州刺绣。程廷恒执政两年半里,与炭矿商定征收各项税费,募集日方捐款修建永安桥,审慎处理侨民问题,妥善解决中日商民纠纷,中日双方关系比较平稳,严重交涉事件鲜有发生,这里面有程廷恒个人因素,也与民国初建,日本还需观察和试探一段时间有关。


从民国成立到北伐期间,抚顺经历了两次直奉大战、东三省“联省自治”,郭松龄反奉、张作霖入主北京、张作霖命丧皇姑屯、东北易帜、中东路战争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几乎每次都和侵华日军为了强化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统治有关。他们经常在地方制造麻烦,试探张作霖应对的底线,但结果往往是如愿以偿,这就更助长了日方军警的骄纵狂妄。其间,抚顺档案显示,这期间与日方的交涉都无果而终。同时在很多交涉案件中,日本军警的无赖狡诈与野蛮强势令人不齿,随时都可以一眼看出是他们的过错,却故意混淆是非,反咬一口。


资料显示,从民国建立到“九一八”事变的整整二十年里,作为“满铁”管辖的抚顺炭矿,劳工不断增多,规模渐趋扩大,但本质上仍属于日本在掠夺我国的资源来服务于其殖民侵略。那时,日本炭矿购买民地,中日商民间的土地、房屋、债务、工价等纠纷,烟、赌、盗、抢、凶杀等各类案件,日警署向中方引渡人犯,双方就地区治安、道路交通、收捐缴税、卫生防疫、河道治理等协商办法,这都是在“满铁”附属地已成为日方管区的既定事实下,双方日常的交涉内容,例如:“日警署为禁止人民在铁道线拾煤”、“日警署为大山坑电车站旁双方共同管理并制止露天小商组织车马通行”、“日警署函禁止千金川离近居民向该川中抛弃赃物”、“日警署函请掩埋露尸”、“日警署函知驱逐野犬请布告居民”、“日警署为防范霍乱传染”、“日警署为第四分驻所在铁道南强征营业税”、“警务所呈日人高桥擅索人力车捐”、“交涉署训令张永安呈控日商田中积欠工价日警署延不判偿”、“日警署函请严缉逃贼赵振英”、“照会日警署引渡牟文学”。 在交涉事件中,影响较小或属于程序类交涉范畴的,不妨称之为一般交涉,而把问题严重、影响巨大、惊动高层、涉关人命的交涉称为严重交涉。随着日本经济侵略的不断加深,中国人民的反抗浪潮更是风起云涌,抚顺严重交涉事件的数量显著增加,形势也不断恶化。交涉档案中,一篇八旬老妪给县政府的呈文,其内容是——“氏年逾八旬,衰朽不堪,膝下一子,家徒四壁。近年两孙长成,佣工炭坑,得以苟延性命,差免饥寒。不幸十五年间,长孙德仁散工时被火车轧死,氏子文亮思子情切,忧伤致疾,竟于十七年春抛弃氏暨其妻子而长逝矣。自斯之后,氏暨子媳张刘氏、幼孙德礼等糊口之需,惟赖次孙德义一人而已。今竟天降鞠凶,因为公服务,横被枪杀耳。父子三人咸罹惨祸,三世孤孀生活路绝,天下惨酷,人间恨事,宁有甚于此乎?此景此情,铁石者为之痛心,旁观者亦为眦裂。氏风烛残年,死而无憾。独悲寡妇张刘氏,既伤所夫,又失两子,茕茕孑立,何以为生?痛定思痛,岂能久于人世乎?此后幼孙德礼伶仃一身,依托何人与?思及此,不禁为之悲从中来,哭不成声矣。”


虽然如此,档案中可圈可点的交涉开始日趋增加。在抚顺的中日交涉中,不得不提的是黄世芳知县。这位抱定“国弱人不弱”的知事,曾亲自解救了一名受日本警署华人巡捕欺负的弱女子。但随后,日警及守备队五六十人于子夜时分荷枪实弹围堵县署。黄知事毫无畏惧,对他们说:“震怒厉言,力竭声嘶,拼命斥责……索人尚属小事,你调守备队围我县署,是何情形?”一番言辞,竟让“兴师问罪”的日本军警灰溜溜撤退了。随后,奉天省长公署、外交部奉天交涉署、日本驻奉天总领事馆与抚顺县署、日本警署间的交涉长达三个月之久,弄得黄知事身心疲惫、大病一场。但为此一举,两年后离任之际,黄知事不仅看到《黄公菊珊明府德政碑》上镌刻着“严重交涉兮,主权不忘”,也看到了民众写的话:“公之莅抚兮,二载年光。百庆毕举兮,政教益臧。振兴教育兮,增设学堂。提倡实业兮,敦劝农商。整顿积毂兮,平耀有方……浑河之水兮,惟公能清。北岭之险兮,惟公能平。公之他适兮,愿祝华封。公如再来兮,竹马欢迎。”


另外,我们也看到,自1930年以后,关于客观上记录中共发展壮大的“交涉事件”迅速增多——有的事关工人运动和共产党人活动,如1930年县政府照会日警署协助缉捕蛊惑工潮的工人翟作相,又如日警署“拿获共党陈子真并移送抚顺县公安局的记录”。这些档案记录下的“交涉”,象征着抚顺新的时代的到来。


1915年,抚顺县公署由抚顺城移至千金寨,这里又成为抚顺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1928年,“东北易帜”,次年改奉天省为辽宁省,抚顺县属辽宁省管辖。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为了扩大侵略战争,决定对抚顺煤矿进一步扩大开采。1936年强令千金寨居民搬迁至新抚顺,抚顺城市的中心开始转移。按照当时日伪的“部邑计划”,抚顺南站一带开辟为重点商业区:望花、新抚顺成为一般居民区和中等商业区:南北台、东公园和新屯、望花部分地区为日本人专用区,城市的基础设施畸形发展。1937年,日伪统治者决定划抚顺县部分地区设抚顺市,成立伪抚顺市公署,成为抚顺设市的开始。1945年,“八一五”光复,中国人民解放军冀热辽军区第十六军分区部队进驻抚顺,分别建立抚顺市、县人民政府。1946年3月21日,国民党军队占据抚顺地区后,设置市政府和县政府,在城市和农村设置了相应的统治机构。1947年,国党的行政院决定撤销抚顺市,将抚顺市并入抚顺县。当代1948年10月31日,抚顺解放,分别建立抚顺市政府和抚顺县政府,归当时的安东省领导。1949年抚顺市为中央直辖市,抚顺县属辽东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抚顺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辽东、辽西省合并为辽宁省,抚顺改为省辖市。1956年新宾、清原划归铁岭专员公署。1958年新宾、清原改属抚顺市。1961年复建抚顺县。1964年新宾、清原改属沈阳专员公署辖。1965年新宾、清原复属抚顺市至今。













1937年12月,抚顺实行市制,同时成立伪抚顺市公署。伪抚顺市公署成立初期,下设工务、财政、保健卫生、行政、庶务5科,科下设股。工务科下设公园、建筑、土木3股,财政科下设理财、征收2股,保健卫生科下设保健、卫生2股,行政科下设行政、实业、教育3股,庶务科下设经理、文书、庶务、计划4股。


为强化法西斯统治,适应日本侵略战争的需要,伪抚顺市公署对下设的机构进行多次调整和变动。1940年,伪抚顺市公署下设庶务、行政、财务、商工、卫生保健、工务6科和警务处。警务处下设警务、特务、司法、保安、卫生5科。


1942年,伪抚顺市公署设庶务、工务、行政、经济、财务、卫生保健、劳务、地政8科和警务处。庶务科下设庶务、企划、供应、文书、会计、人事6股,工务科下设监理、建筑、土木、都邑计划4股,政科下设行政、教育、国民兵籍3股,经济科下设商工、统制、发展生产3股,财务科下设会计、税务、理财3股,卫生保健科下设保健、卫生、烟政3股,劳务科下设劳务、动员2股,地政科下设地政、登记2股。警务处下设卫生、经济保安、保安、司法、特务、警务6科。


1943年,伪抚顺市公署又对下设机构进行了调整,庶务科下设庶务、文书、会计、供应4股,行政科下设行政、社会2股,财务科下设会计、税务2股,经济科下设工商、统制、殖产3股,动员科了设劳务、勤劳服役、国兵民籍3股,保健科下设保健、卫生、烟政3股,工务科下设监理、土木、建筑、住宅、都邑设计、水道6股,地政科下设地政、登录2股,警务科下设警务、教养、警防、经济4殴,特务科下设特务、特高2股,司法科下设司法、搜查2股,保安科下设保安、工厂、卫生3股,经济保卫科下设调整、取缔2股。


1939年,日伪当局为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制,组建了伪抚顺市经济统制委员会,由伪市长担任委员长。


伪抚顺市公署官员的名目繁多,其中包括市长、副市长、处长、科长、股长、理士官、技正、事务官、警正、技佐、视学官、属官、警佐、技士、视学、警尉、警尉补、警长、警士等。此外还有市吏员、雇员、庸员、嘱托等。伪抚顺市公署的官员大都是日本人。


伪抚顺市公署市长一直由日本人担任,中国人担任副市长,充当傀儡。先后担任伪抚顺市公署市长有增田增太郎、鲤沼兵士郎、后藤英男、泽田真,副市长有郭宝森、徐渐九、胡承禄、周铸鑫。


抚顺市,素有“煤都”之称,抚顺是沈阳经济区副中心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最具成长竞争力城市, 全国三十一个特大城市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