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果园和荒草地耕地占用税税率(耕地占用税草地和牧草地)


住在昌平已经3年多了,一直想着要把十三陵走一遍,一直没能成行。这个春天,终于下定了决心,把十三座陵—不管开放的没开放的—全都走了一遍。边走边想,回家进行整理,遂成此文。


走之前先在地图上标记好了各个陵的顺序(皇帝次序),按照顺序来吧。



明朝共16位皇帝,除朱元璋葬南京、朱允炆下落不明、朱祁钰被废之外,其余13位皇帝均葬在昌平郊外,是为十三陵。


全文分上中下三篇,本篇是上篇,前四座陵。


1.朱棣-长陵


朱棣,即明成祖,朱元璋四子,年号永乐,在位22年。主要事迹有靖难之役、迁都北京、派郑和下西洋、编纂《永乐大典》等。


这是一座开放的陵墓,是十三陵的祖陵,因此是规模最大的陵。







朱棣的文治武功,无需一一赘述,但有件事很值得一说:迁都北京。我们常说历史的必然性,但就大明定都这件事来说,朱元璋选择南京,而朱棣选择北京,说明个人意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以前从杂志上读路边野史,说是朱棣抢了侄子朱允炆的帝位,在南京坐不稳,所以把都城迁到北京。后来读了些正规的史书,才知道此说纯粹是无稽之谈。朱棣是在永乐四年开始营建北京,永乐十八年建成后才迁都的。也就是说他迁都之前已经在南京做了十八年皇帝,怎么能说坐不稳呢?


真正的原因是军事战略上的考虑。


中国汉族正统王朝的定都,周为西安、洛阳,秦为西安,汉为西安、洛阳,魏为洛阳,晋为洛阳、南京,隋为西安、洛阳,唐为西安,宋为开封、杭州。定都北京的,只有明朝(元、清为少数民族王朝)。对于一个汉族王朝而言,这意味着什么呢?


汉族王朝在军事上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草原游牧民族的威胁。所以秦始皇派蒙恬修长城、北击匈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远征,逐匈奴于漠北,封狼居胥;唐太宗派李靖出塞北、灭突厥;朱元璋也八次北伐,誓将蒙元赶回老家。


汉族与游牧民族势力范围的基本界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此线以南,水量充沛,可发展农业;此线以北,水量不足,只能发展牧业。这条界线也是长城的基本路线。下图是主要汉族王朝的各主要都城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位置:



可以看出来,北京是离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最近的都城,换言之,是离游牧民族势力范围最近的都城。北京城紧挨着军事防线,甚至有的时候就是军事防线的一部分。下图为明代北方边境的军事防线,北京就在长城脚下。



回到前面的问题:汉族王朝定都北京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把政治中心放到了军事前线。


这就是朱棣的选择。


朱棣为了永久性地解决来自游牧民族的威胁,放弃了极有战略纵深的南京,亲自到北京镇守边疆,打造出“天子守边”的格局:要想入侵我国土,先从我天子身上踏过去。这是何等的勇气和魄力!在我看来,朱棣抗击游牧民族的决心超过历朝历代的皇帝,算得上是前无古人。


当然,除了明朝本身的军事形势,宋朝的教训也起了很大的警醒作用。宋朝是离明朝最近的一个汉族正统王朝,由于没能控制住长城防线,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可长驱直入,任意抢掠,最终导致“靖康之变”这样的奇耻大辱,教训不可谓不惨痛。见下图,北京(金朝的南京)及长城防线不在大宋手中:



所以明朝决策层意识到:无论如何一定要控制住长城防线,而迁都北京就是控制长城防线的最佳办法。终明一朝,虽然游牧民族有数次打到了北京城下,但是从未长期占领过任何长城以内的区域,避免了像宋朝那样被欺辱和蹂躏的局面,这都是朱棣所打造的“天子守边”格局的功劳。


2.朱高炽-献陵


朱高炽,即明仁宗,朱棣长子,年号洪熙,在位10个月。主要事迹有赦免建文帝旧臣、停止大规模用兵等。


这是一座未开放的陵墓,我绕着围墙转了一圈。


正门



门前冷落,已长了荒草



朱高炽只当了十个月的皇帝,他的事迹没啥可说的,就还说说这个献陵吧。


有介绍说献陵是修建的非常简朴的一座陵墓,体现了朱高炽宽仁爱民的执政思想,这个说法大致是准确的。在诸陵当中,献陵的确较为简朴,从门缝里望去。能够看得见的建筑只有这一栋:



绕围墙走一圈,能够看得到的也还是只有这一栋:



整个陵园的面积也不算大,绕外墙走一圈也用不了多久。




我去逛的时候正好看到有个大爷骑电动车过来打开小门进去了,应该是负责看守这座陵墓的。我问大爷能否进去看一看,大爷说没开放不让进。




小门外有个破垃圾桶,我在垃圾桶里看到两个北京二锅头的空瓶子:



大爷在看守陵园无聊的时候,会喝上两盅吧。很有点“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的味道。什么时候有机会,来找大爷喝两盅,听他讲讲献陵的故事。


3.朱瞻基-景陵


朱瞻基,即明宣宗,朱高炽长子,年号宣德,在位10年。主要事迹有三杨辅政等。


这也是一座没开放的陵墓。而且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村里堵了路,根本到不了正门,我只能从村外的果园里绕到围墙外面。



爬上树,隐隐约约可看到里面。



看到左上角的屋顶了么?


我正沿着外墙走的时候,里面突然探出个头来问我:“干嘛呢?”吓我一跳。



我说在拍照,那人看我不像个盗墓贼,就走了。当然,我也无心绕着围墙转一圈了,于是就走了。


朱瞻基当了十年皇帝,和他父亲朱高炽当皇帝的一年加起来共十一年,这十一年被称作“仁宣之治”。能被称作“xx之治”的,都是英明天子。后世说朱瞻基当皇帝的十年是明朝的黄金十年,是非常高的评价了。


然而有的时候民间形象与历史事实并不相符。朱瞻基有个私人爱好:斗蛐蛐。似乎是爱的有的过了头,被民间称为“促织皇帝”。连蒲松龄都在聊斋里写到:“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得了这么个外号,当然是有点冤,但也不全是冤枉。蒲松龄评价说:“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就是这个道理吧。


4.朱祁镇-裕陵


朱祁镇,即明英宗,朱瞻基长子,两次年号分别为正统、天顺,在位共22年。主要事迹有宠信王振、土木之变、夺门复位等。


这是一座没开放的陵墓,可能也算是一座比较惨的陵墓。


按照原貌示意图,从石桥到棱恩门之间的神道,应该是石砖路面,路旁苍松翠柏。



然而实际上却是这样的:




砂土路面,两旁都是柿子树。


走到近前,棱恩门也显得很破败。





外墙倒还算正常




总的来说,破坏比较严重。但是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活该。


朱祁镇是明朝的第一个蠢皇帝。他听信蠢太监王振的话,亲征瓦剌,结果还没打就被吓破了胆,要往回撤。撤退途中任由王振乱指挥,使得明军被瓦剌追上,全军覆没,朱祁镇自己也被俘虏了,唯一的好消息是王振终于被愤怒的明军一锤子锤死了。这就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土木之变”。此事影响极大,明军精锐消亡殆尽,之后明朝的军事战略由进攻转为防御;随同亲征的很多大臣也战死,政治精英断层。


我曾经到土木古城遗址参观过,现存残墙半堵。



土木之变之后,瓦剌军队继续进攻,北京形势非常危急,一度有人主张迁都南京。而一旦都城南迁,防守重心南移,北京必然不保,长城防线必然落入敌手。还记得前面说过的宋朝的教训么?没有长城防线,军事必然被动,外交必然屈辱。于谦等人就是以此为理由,说服了太后坚守北京。最终,在于谦的带领下,明军在北京城下大败瓦刺军,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回过头来说朱祁镇。按说犯了这么大错误,又被俘虏,以死谢罪得了,就算不死也不要屈服于瓦剌。可他偏不,受瓦剌威胁,带着瓦剌军队到明朝边关叩关敲门,希望放瓦刺军进去。说好的“天子守国门”呢?到您这怎么成了“天子开国门”了?还好明朝已经另立朱祁钰为皇帝,没有搭理他。


更可气的是,这货后来被瓦剌放回来,发动政变夺回了帝位。为了使复位有理由,以谋逆罪杀死了拥立朱祁钰的于谦。可怜于谦,保卫了北京的于谦,写出了“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就这么死了,被冤杀死了。


朱祁镇简直是蠢到家了!你不政变等朱祁钰死了帝位也会还给你,你政变了也不用杀于谦。


更更可气的是,这货复位后还为那个蠢太监王振正名,真是蠢人相惜。


哦对了,说到王振,他的旧宅仍在。现在叫做“智化寺”,在东二环边上的一个胡同里面,保存完好。




奴才的旧宅比主子的陵寝保存的还完好,该说什么呢?


5.朱见深-茂陵


朱见深,即明宪宗,明英宗朱祁镇长子,年号成化,在位23年。主要事迹有:宠幸万贵妃、设立西厂等。


茂陵是一座未开放的陵墓。离大路不远,很容易找到。


状况不好也不坏




围墙外有高地,不用爬树也能看到里面~



后墙跟其他陵墓没什么差别



总之感觉茂陵是一座很普通的陵墓,但是提到“成化”,可能有许多人觉得耳熟。我猜来自这里:




这就是徐克导演、李连杰主演的电影《龙门飞甲》



这部电影里有一个著名桥段,就是西厂督主去东厂耍威风。可以找原电影去看,非常霸气。



西厂成立于成化年间,地位高过东厂,这都是符合史实的。但明朝的宦官弄权,可不只是成化年间才有。上有正统年间的王振,下有正德年间的刘瑾、天启年间的魏忠贤,宦官势力是越来越大,一步步权倾朝野,魏忠贤甚至是到了“九千九百岁”的地步。为什么老喜欢拿成化年间说事儿呢?因为成化年间是太监权力全面扩张的时期。问题是:何以如此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得不先说说古代王朝中央权力的制衡。汉朝初年,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是指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他们都算是宰相。九卿是各具体执行部门的首长,隶属于三公。而皇帝并不过问具体事务,所以是“虚君实相”。到了汉武帝,嫌宰相权力太大,拉来外戚制衡宰相。汉武帝之后的皇帝,又嫌外戚权力太大,拉来宦官制衡外戚。


唐朝的逻辑也是类似的,武将权力太大,以致于发生了“安史之乱”。之后为了制衡武将的权力,皇帝把中央军交由宦官来统领,所以宦官权势熏天。


那之后有没有专门再找一帮人制衡宦官呢?没有。因为宦官的家庭出身、社会地位、生理缺陷导致他们只能依附于皇权而不能取代皇权。我们见过外戚王莽篡汉,见过士族司马昭篡魏,见过武将赵匡胤取代后周,可我们何时见过太监当皇帝?所以宦官很容易成为皇帝最信任的人。


总之,宦官是皇帝拉来做帮手制衡朝臣的。


回到明朝。朱元璋当然也想掌控权力,但他的办法不是搞制衡,而是搞消灭。朱元璋废除了宰相,禁止外戚干政,禁止宦官干政。谁来执行权力呢?他自己。皇帝直管六部,相当于兼任宰相,朱元璋每天处理两三百件奏章是家常便饭。


但朱元璋之后的皇帝就没那么勤奋了,常常不想干活。皇帝不想干活,权力势必下放。先是设置了内阁,作为秘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后来内阁权力进一步扩大,可以对奏章拟定初步意见,皇帝只管审核。拟定初步意见这件事,叫做票拟;审核这件事,叫做批红,因为是用红笔写的,就像老师批改作业一样。


后来皇帝变得更懒了,连批红都不愿意干,但是也不能交给内阁去干啊,要不然内阁岂不是权力太大了,于是批红就交给了太监来做。开始的时候,只是把批红的体力活交给太监,让他们按照皇帝的意思书写,皇帝监督。到后来有的皇帝更懒,连监督都懒的监督了,直接让太监批红,所以批红权就彻底落到了太监手中。代行皇权,能不嚣张么?


而朱见深,是明朝第一个懒皇帝,所以成化年间太监的权力全面扩张。


6.朱祐樘-泰陵


朱祐樘,即明孝宗,明宪宗朱见深三子,年号弘治,在位18年。主要事迹有被宫女偷偷养大、勤于政事等。


泰陵也是一座未开放的陵墓。位置不算好,前面紧挨着大路,非常吵闹,后面紧挨着农田,空间狭小。



去的时候正好有工作人员开门,所以站在门口拍到了里面



后面,离农田实在太近了




后世对朱祐樘的评价很高,他这一朝被称作“弘治中兴”,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朱国桢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但是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国家有难,有很多故事可讲;国家太平,反倒不知道说什么了。所以对朱祐樘,我就不多讲了。


7.朱厚照-康陵


朱厚照,即明武宗,明孝宗朱祐樘长子,年号正德,在位16年。主要事迹有喜欢玩乐、应州之战等。


康陵是一座没开放的陵墓。以前我数次经过未能仔细观察,这次专门来看,但是由于在村子里面,新冠肺炎防疫值班人员不让进去,只能远远地望一望。



以下两张图来源于网络:




能够葬在康陵,朱厚照应该很开心了。因为康陵村几乎家家都做“春饼宴“,附近风景也好,爱吃爱玩的人都喜欢来这里。而朱厚照,就是一个爱玩的人。


有多爱玩呢?他在宫里模仿店铺,让太监假扮老板、百姓,他假扮富商逛街买东西。又模仿妓院,让宫女扮妓女,他挨家进去听曲儿取乐。以上尚且算是个人行为,国家公事他也能拿来玩儿。他自封“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还让兵部存档,户部发饷,来往公文都用这个头衔,还以此名义跑到宣府(张家口)亲自打蒙古。


但总的来说,朱厚照只是爱玩,并没有犯什么大错。加之刚历经“弘治中兴“,国家在他手下并没有遭受太大伤害。


8.朱厚熜-永陵


朱厚熜,即明世宗,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年号嘉靖,在位45年。主要事迹有大礼议、严嵩擅权、求仙访道等。


永陵也是一座未开放的陵墓,但是非常很值得一去。


嘉靖皇帝不愧是喜欢求仙访道的人,陵墓规模宏大,仅次于长陵。据说在营建之初,嘉靖皇帝希望规模大一些,但又不好明说,因为超过祖先是越制的,于是就虚情假意地对大臣们说:陵寝之制,量仿长陵之规,必重加抑杀。大臣们心领神会,陵寝设计只比长陵规模略小。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在风水选址上也下了不少工夫。


看这陵门,是不是比前面几座陵的大气多了?且地势开阔,背靠青山,位置极佳。





周围都是平地



宝城上郁郁葱葱



围墙外还专门有路




一圈走下来,腿都酸了。



朱厚熜值得一说。嘉靖年间的名人很多,海瑞、严嵩、徐阶...相关的影视作品也多,其中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 嘉靖与海瑞》还被称为经典。大家都熟悉的人和事,我没有必要多讲,只想解读一句话:“明亡于天启,实亡于万历,始亡于嘉靖”当中的“始亡于嘉靖”。


明自朱元璋开国,国力日盛,历经洪武盛世、永乐盛世、仁宣之治而达到顶峰,这几朝算是上升时期。土木之变之后,上升之态不再,但成化、弘治、正德几朝也没有大的危机出现,算是平稳时期。到了嘉靖朝,各种危机浮现,国家开始走下坡路了。而这些危机当中,有两项危机最为根本。


第一是财政危机。“财政危机”听起来很高大上的样子,其实很简单,就是入不敷出,钱不够花了。要判断财政危机是不是嘉靖朝出现的,就得先回答一个问题:以前钱够花吗?


还真够。以下是太仓银库(朝廷在北京存银子的地方)在正德年间的收支情况:



年收入200万两,支出130万两,是有盈余的。


到了嘉靖朝呢?



年年亏损,之前盈余的储备很快被消耗完。太仓银库的收支虽然不是全国的总收支,但却真实反映了从正德年间到嘉靖年间的变化趋势,那就是嘉靖年间的支出明显扩大,以至于入不敷出。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 嘉靖与海瑞》整个故事的引子就是财政危机,户部(管财政)都要撂挑子不干了。



嘉靖年间为什么花了这么多钱呢?


熟悉北京的人都知道,有一种说法叫“南城穷,北城富”。以前北京城长这个样子:



南城,就是图中的外城;北城,就是图中的内城。嘉靖年间,原本计划整个修一圈外城,但是后来钱不够了,只修了南边一部分,把南边原来的小老百姓们圈进来了,所以北京城成了这种品字形、南城穷北城富的格局。虽然没能完整修完外城,但嘉靖同志的建筑作品可不少,还有这些:


地坛



日坛



月坛



还有我把腿都走酸了的永陵。


搞建设本来就花钱,还有严嵩这样的巨贪上下其手,财政支出怎么能不扩大呢?更何况除了银子以外还要大规模的征用劳动力。海瑞在那封著名的“天下第一奏疏”里说:“今赋役增常,万方则效。陛下破产礼佛日甚,室如县罄,十余年来极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嘉靖“=”家净“,真是妙啊,一针见血。


当我们在地坛公园乐呵呵地看着老头儿老太太跳广场舞的时候,应该要想一想嘉靖同志,他为了修这些可是搞垮了明朝财政啊。顺带说一句,隋炀帝就是因为修建东都洛阳、京杭大运河这样的超级工程才亡国的。所以我朝中央这几年严控地方政府举债搞城建,不禁止的话财政真的会崩溃的呀!


第二是组织危机。嘉靖这人,自己整天炼丹修道不管事,但为了把持权力,放任下面的臣子搞斗争。严嵩斗夏言,徐阶斗严嵩,高拱斗徐阶。。。嘉靖年间政治斗争的精彩程度,在中国政治史上绝对名列前茅,而嘉靖本人却在背后隔岸观火,臣子斗得越凶他越放心。


对后世的影响是什么呢?党争不止,朝臣再也不能团结起来处理国事。对朝政的讨论往往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背后的政治派系。一个问题,无论是怎么出现的,都会陷入人事斗争之中;一项政策,无论多么合理,都会被另一派攻击。


一个组织,不会搞事,只会搞人,这个组织还是大明帝国的中央政府,国家怎么会变好呢?


9.朱载垕-昭陵


朱载垕(hòu),即明穆宗,明世宗朱厚熜三子,年号隆庆,在位6年。主要事迹有隆庆新政等。


昭陵本来是一座开放的陵墓,可惜疫情期间不开放,我只能绕陵一周。






关于这位皇帝的故事,我在下一节和他的儿子万历一起讲。


10.朱翊钧-定陵


朱翊(yì)钧,即明神宗,明穆宗朱载垕三子,年号万历,在位48年。主要事迹有张居正改革、多年不上朝、不立太子等。


定陵是一座开放的陵墓,而且是十三陵当中唯一一座挖开了的陵墓(长陵和昭陵的开放,只是陵园开放了,并未挖开)。虽然疫情期间没有开放,我只能绕陵走一周,但是以前我进去过,也参观了挖开了的地宫。



外围





地宫





在永陵一节当中,我写到嘉靖皇帝由于搞建设,导致了财政的崩溃,有读者表示怀疑,搞建设能花这么多钱吗?如果你来到定陵,走下一圈又一圈的楼梯,到达地下27米的深处,然后又看到1000多平方米的空间,恐怕怀疑会稍稍减轻。修建定陵时,每日动用工匠3万余人,耗时6年;耗银800万两,相当于两年的财政收入。


今天我们参观定陵地宫,叹为观止,但是定陵的挖掘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定陵被挖开后,由于技术落后,大多数的珍贵布料和木料,被直接暴露于自然条件下,迅速干枯腐败。后来周恩来亲自下令,不主动挖掘帝王陵寝,直到今天。



万历皇帝恐怕是明朝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皇帝之一。彪炳千古的张居正改革, 30年不上朝的奇葩行径,建国后唯一主动挖掘的帝王陵寝,再加上近些年大热的《万历十五年》,都增添了这位皇帝的知名度。故事太多,从何说起呢?


先说说张居正改革吧。上一节说到要把隆庆和万历一起讲,因为严格来说这次改革应该叫做“隆万大改革“。这场改革开始于嘉靖死后,在隆庆朝由高拱主持、张居正协助,到了万历朝由张居正独自主持,结束于张居正死后。历经两朝,合称”隆万大改革“。


为了讲清楚这场改革,我将拿出我的十成功力,希望你能认真看。


改革,是为了应对危机。而危机,我们在前面已经讲了,就是嘉靖朝出现的财政危机(钱不够花)和组织危机(人不干事)。改革的两项关键举措,就是为了应对这两大危机。


关键举措一:一条鞭法


这是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我觉得无论求学还是做事,都要坚持一个方法论,那就是“问题导向“。下表是从问题的角度看一条鞭法的各项措施:


问题


应对措施


1.隐匿土地数量,税基不足


清丈土地


2.以实物征税,输送存储繁琐、成本高


折成白银缴税


3.百姓承担力役,影响生产


折成白银缴纳,再由政府雇佣人力


4.赋役由里甲代征,易受侵蚀


地方官直接征收


上面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影响帝国兴衰的重大问题。我们一一解读。


1.隐匿土地数量。对这个问题的一个解释是,由于官绅不用纳粮,所以农民主动把地挂靠到官绅名下,或者是官绅强占农民的地,即传说中的“土地兼并“,这样就只用给官绅地主交地租而不用给朝廷交税了。


这个解释流传很广,可惜太低估朝廷的智商了,朝廷是有多傻才会制订出官绅不纳粮这种政策?实际上,朝廷对官绅只有一个很小数量的免征范围,类似于我们现在的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只有3500块钱以下那部分不征税,免征范围之上还是要征税的。


既然以土地数量作为税基,那么税收和土地兼并与否应该是没有关系的,有关系的应该只有田亩数。


每次新朝代建立,都会重新丈量土地,以此作为税基。但是由于改朝换代之时经历了多年战乱,土地荒芜,新朝建立之初的田亩数比较少,之后社会稳定,越来越多的田地被开垦出来。理论上朝廷的税基田亩数会越来越多,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真的才怪!你开垦出来的地愿意成为税基吗?


朝廷也知道你不愿意,所以会经常性地丈量土地。这个时候官绅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你说是贫苦农民的地容易丈量呢,还是官绅的地容易丈量呢?当然是贫苦农民啦,官绅肯定会想办法隐匿土地的。


所以历朝历代有土地兼并不假,土地兼并影响税收也不假,但影响的机制并非官绅不用纳粮,而是官绅更善于隐匿土地数量。所以才会出现实际土地增加了,但是朝廷税收却没有增加的现象。


清丈土地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解决了吗?解决了。下图是朝廷统计的田亩数,也就是作为税基的田亩数。看看万历时期的变化就知道张居正有多狠了。



讲到这里你可能发现了一个漏洞:实际田亩数增加了,朝廷为什么要跟着多收税?朝廷随着实际田亩数的增加而降低税率,大家不就不用隐匿田亩数了吗?比如我原来10亩地,每亩交20斤粮食,而如果我20亩地了,每亩就减到10斤粮食。


不要觉得这个想法幼稚,朱元璋同志也是这么想的。洪武时期,朱元璋经过多年测算,得出了朝廷应该征税的总额,每年2950万石粮食,而且规定后世永远不许增加。按照朱元璋的设计,可不就是税率要降低嘛。


可惜朱元璋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朝廷的开支会逐年增加的。


  • 吃皇粮的人越来越多。洪武时期,官员是两万七千人,到了万历,就是八万人了,还有朱家子孙十几万人。这些都是吃皇粮的,而且是实打实的“权贵阶层”,消费水平比老百姓不知道高多少倍。
  • 皇帝和官员的花销越来越多。比如嘉靖同志,陵墓的规制远超前面好几位皇帝。
  • 战争逐渐变多,这是朝代后期财政支出的最大项。新朝代建立之初比较和平,经过上百年,周围国家成长起来了,胆儿肥了,就会挑起战争,军事开支蹭蹭往上涨。

开支的增加必然要求税收的增加,所以降低税率是不可能的,甚至会增加税率,因为开支的增速往往高于土地的增速。


2.以实物征税。这是朱元璋开历史倒车规定的制度。可能有人会纳闷,新中国的农业税不是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交实物的吗,就是所谓“交公粮“,很落后吗?


你低估了明代实物税的范围。我看到过两个资料,一个是某地产蜂蜜,然后可能是没交,户部就记录了某地欠缴蜂蜜多少多少斤;还有一个是某地不养蚕,但是却要交丝绢,于是只能卖了粮食,换成银两,去外地买了丝绢交税。这不是落后,简直是搞笑啊!交银两就省事多了。


3.百姓承担力役。比如县衙的大门柱子坏了,需要维修,就找个老百姓过来;县里要往府里送封公文,需要跑腿,也找个老百姓过来。这些都是小事了,还记得秦朝派陈胜吴广去出差的事儿吗?力役折成银两,就能最少限度地打扰老百姓。


4.赋役由里甲代征。明代的官府只到县一级,收实物工作又很浩繁,只能找里长和甲长代收。他们会给老百姓增加多少负担,可想而知。改成官府直征银两,减少了中间环节,两得其便。


关键举措二:考成法。


这是加强吏治的一系列措施。古人可能很难理解,但是现代人绝对一听就明白,因为这项举措的核心就是量化KPI考核


比如一个地方官,税收额就是KPI,给你定了10万两银子的年度目标,到时候你就一定要交上来10万两,交不上来就撤职。这个规定出来以后,很多官员受不了,说万一碰上灾年怎么办啊,百姓造反怎么办啊,希望宽限宽限。张居正说那就宽限宽限,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允许只完成一部分。一部分是多少呢?90%。


隆万大改革直击痛处,效果立竿见影,如果能够延续下去,明朝再多活个一二百年是有可能的。


可惜张居正死了。


人亡政息并不是必然结局,比如高拱主持的改革在张居正手中延续了下来,但必然的是:触动利益的改革一定要由强力来推动。


隆万大改革就是一场触动了官绅阶层利益的改革,因为他们隐匿的土地被清丈出来了。张居正死后,万历懒政,强力消失了,诸多改革措施逐渐无人问津。只有以银两代实物交税被保留了下来,因为这是一项不触动任何人利益的改革。


万历末年后金(即清朝)崛起, 辽东需要大量军费,而张居正攒下来的家底早已罄尽。于是只能加税,这个时候谁还有心思再去清丈土地呢?只能强行摊派,摊派到了谁身上?自然不是有钱有势的官绅地主,而是穷苦的农民。


于是农民造反了,平反又需要军费,军费又要加税,税又加到了农民身上,更多的农民造反了。。。恶性循环。


万历留给子孙的,就是一个内忧外患的朝廷。


11.朱常洛-庆陵


朱常洛,即明光宗,明神宗朱翊钧长子,年号泰昌,在位一个月。主要事迹有梃击案、红丸案等。


庆陵是一座未开放的陵墓。


朱常洛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临死之前,问大臣们陵寝怎么办?大臣们还以为是问万历皇帝的陵寝,因为万历刚死一个月,还没有下葬。根本就没想到朱常洛死的这么快,来不及准备陵墓,再加上财政紧张,于是就借用了朱祁钰原来的陵墓。就是土木之变后被立的那位皇帝,被废后以亲王礼葬到西郊,原陵墓也就没有使用。


陵园比较破败




下面两张是春节期间去的时候拍的




朱常洛是一个可怜的皇帝。除此以外我没有其他想说的。


12.朱由校-德陵


朱由校,即明熹宗,明光宗朱常洛长子,年号天启,在位7年。主要事迹有喜爱做木工,魏忠贤擅权等。


德陵是一座未开放的陵墓。陵园很小,走一圈一点都不费劲,感觉很像个山上的庙宇。






在写成化年间的时候我说到,皇帝如果懒政的话,权力很容易落到太监手中。而朱由校,不光是懒政的问题,他就是个木匠,对除了做木工活以外的事情一概不感兴趣,所以权力落到了魏忠贤手中。魏忠贤纯粹是个混混,加上朝廷内忧外患,天启年间的朝政一塌糊涂。


13.朱由检-思陵


朱由检,即明思宗,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年号崇祯,在位17年。主要事迹有消灭魏忠贤、李自成起义、吊死歪脖树等。


这是一座未开放的陵墓,也是我寻找的最困难的一座陵墓。其实如果走正常的路的话,并不难找,但是由于疫情,正常的路不让走。我只能去村外的果树地里绕,在绕的时候,碰到了一条恶狗,只得绕的更远,最终踩坏了人家果园的围栏才到达目的地。


当我到达的时候,天已近黄昏,像极了崇祯登基时的明朝,一切即将结束。



陵园地处偏僻,空间狭小,明楼也被毁了。





后墙紧挨着当地农民的院落,鸡鸭之声不绝,崇祯皇帝会不会觉得像那些无休止、无意义的党争?



我从一条弯弯曲曲的林间小路离开了思陵,结束了十三陵之行。



结束了,终于结束了。


关于明朝的灭亡,其实前面已经讲的差不多了。“始亡于嘉靖”,财政危机和组织危机浮现。“实亡于万历”,为了解决危机的隆万大改革,只不过是昙花一现,随着张居正的死去而消失在万历皇帝的深宫之中,从此大明帝国万劫不复。朱由校是不是木匠,朱由检是不是勤政,都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


非要总结一下的话,我会说,朝廷很穷,因为收不上来税,农民更穷,因为朝廷的税都收到他们身上去了。于是农民造反,朝廷打农民,但其实他们都被中间人耍了,中间人叫官绅。


李自成进军北京时,崇祯皇帝叫吴三桂进京防御,吴三桂要军饷,但是崇祯实在没钱了,叫大臣们捐款,大臣们一个个砸锅卖铁,凑了二十万两。等到李自成打进北京,砍了他们的头,抄了他们的家,搜出来七千万两。


全文完



后记


有人说我去逛陵的日子逍遥自在,其实不是的。因为通往陵墓的路,大都要经过村里,而疫情防控村里不让进,我只能去村外绕,经常要经过荆棘丛。



在这些荆棘丛中,我刮破了一件羽绒服,一条裤子,手指上扎了一根刺。


但是也有惊喜,正是在逛陵的路上,我看到了今年的第一抹春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