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讨会现场
近日,广州工商学院“德学五进”学风传承基地官网项目获中国科协、教育部、团中央等五部门推进的“学风传承示范基地”立项。12日,该学院在三水校区召开“德学•五进”学风传承基地项目建设研讨会,进一步深化“德学五进”新内涵,致力培育优职业良学风。
尚德学,践五进,共建优良学风
研讨会上,广州工商学院部分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校友代表、班主任工作室代表、师生代表及受邀出席会议的各专家齐聚,畅所欲言。
易露霞代表学校对与会代表广州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学校和科研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她希望与会的各位专家、企业朋友技术学、校友们多提指导意见,共促学校发展。学院
主题发言阶段,广州工商学院校长助理兼学生处处长、“德学五进”学风传承基地项目负责人黄鹏从项目简介、主要内容、立体化传播、预期成果四个方面对“德学•五进”学风传承基地项目建设思路进行了汇报,提出了基地建设工作设想:砥砺德学,践行五进,强化“德学•五进”的价值引领;立体化宣传以“德学•五进”为核心的成果;发挥辐射示范作用,依托省级网络文化工作室,推动科学家精神进课堂、进师生头脑活动;打造非遗学社等品牌社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他希望该项目能产出系列传播作品,并通过VR、M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德学•五进”学风传承作品立体化、平台化传播。
项目组代表、广州工商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郝孝华和校友代表、左点广告有限公技术司负责人杨国华也先后发言,阐技术明了校风建设的重要性。郝孝华说:“接下来我们将在进社会和进课室方面,结合美术学院的专业特色,开展具有创新特色的实践教学活动。”
杨国华结合实际案例并介绍,将以感人、有趣为抓点,带动学校师生一起,凝练“德工商学•五进”学风建设内涵,创作出适合全省、全国职业播出的创意视频,为推进母校学风传承基地创建出一份力。
勤探索,勇实践,打响优秀品牌
自由发言阶段,与会专家、嘉宾等围绕“德学•五进”学风传承基地建设展开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广州工商学院管理学院院长乔鹏亮借用资源保存理论对如何打破平衡、制造需求进行分析,强学院调了“德学•五进”的自我驱动力,分析了全员群体参与和个性群体偏好,基于群体认知、群体行为的分层营造优良学风。
广州工商学院学生代表梁嘉振及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隋宇骋相继表达意见,梁嘉振从对学生发展产生促进作用的角度肯定了“德学•五进” 学风建设。隋宇骋认为,“德学•五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沉浸式自我提升、全面发展,师生还需不断地创新方式、探索实践。
广东省科普中心副主任陆朝光建议,广州工商学院“德学•五进”学风传承基地建设要紧密结合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创建当中去,树立思想亮点;同时整合社会资源,寻找共同目标助力,将学校历史沉淀的精华提炼出来,宣传出去,为学校学风传承建设基地打下坚实基础。
广东华南经济研究院所长杨久炎认为, 广州工商学院“德学•五进”育人成果颇丰,此次学风传承基地建设项目的立项,是“德学•五进”成果的进一步凝练,学校应该抓紧机遇,打响“德学•五进”学风建设的品牌。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郭守运表示,“德学•五进”将教育思想具体化,在广州工商学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迅速推动了学校的发展。学校要抓住新时代的潮流,敢想敢做,加强与其他高校的交流,进一步推进学风建设、推动学生思政工作全面发展。
学校副校长、全国思政课教学能手张辉认为,学广州风建设要把基础打实:学校教风建设要实;学校相关部门技术学要严抓学风建设;管理制度要对学术建设起到激励作用,确保学术氛围的浓厚。
广州工商学院校长邝邦洪在作会议总结时表示,获批中国科协、教育部等五部门学风传承示范基地,是广州工商学院崇尚德学、践行五进、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的新工商成果,无疑是对我们学校“深化德学五进新内涵”的鼓励和鞭策。
他表示,在接下来建设好学风传承基地上,要充分认识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引导广大师生真正理解“德学五进”的深刻内涵;要注重系统思维,构建长效机制。
【通讯员】雷保锋 王超官网
广东教育头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