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知识产权的客体具有可复制性(在对知识产权客体的复制过程中不应产生新的知识产权)


本期专家:东莞理工学院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副教授 李文伟


2013年修订的《商标法》首开了惩罚性赔偿,一改过去谨具有慎的补偿性“填平”损失的赔偿原则,通过“惩罚性”加不应大对知识产权的价值肯定和保护力度。


2019年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2020年先后完成修订的《专利法》在《著作权法》也都相继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


2021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审理侵害知识产权民事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解释》。自此,知识产权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体系化基本构建新的完对成。是我国由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迈进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突破。


惩罚性赔偿制度


具有惩罚威慑及预防侵权作用


惩罚性赔偿制度除具有显著的惩罚威慑及预防侵权的作用外,实质上还起知识产权到了对受侵权人早期创新投入进产生行实质补偿的作用。知识产权的产生源于智力性的创新。智力的开发和研发过程中的积累往往需要难于计算的时间,精力,财力等方面投入。又由于知识产权客的体无形性易复制传播性等特点,使得知识产复制权的维权的难点集中于证据的取得和确定。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是在受侵权人请求下,由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故意侵权”且“情节严重复制”是使用该项制度的要件。赔偿基数及1—5倍的倍数确定是该项制度实施的关键。侵权的手段,时间长短,造成社会影响等众多因素是倍数的考察因素,而知识产权研发的难度,时间,投入人力物力在难以性计算时,倍数的考量将成为知识产权价值的对的补偿。


惩罚性赔偿计算


分为基数的确定和倍数的确定两部分


惩罚性赔偿的计算分为基数的确定和倍数的确定两部分。按照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具有基过程中数确定大致有下列几种方式:1.以原告实际损失数额确定;2.以被告违法所得数额确定;(或表述为以被告因侵权知识产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3.上不应述数据均难于计算的情况时,以许可费的合理倍数确定;4.举证妨碍情况下参考原告主张和证据确定。


第一种计算基数的方式,原告实际损失的数额确定,应包括权利人创新投入成本加应得收益部分。

可复制

从可提供可采信的证据材料财务报新的表来看,财务记账对知识产权的“产权研究、产权开发在、产权保护”三个阶段会有不同的处理。


产权研究阶段一般无法形成阶段性成果,因此会计处理上无法形成“无形资产”产生,只能通过费用化核算,最终转入相关研发费用中。但研发过程无数次的试错费用很难用财务数据完全记录并与最终维权能被司法认可的费用匹配;


产权开发阶段因研发成果应用于生产经营流转,为企业带来实际经济效益,因此能满足无形资产的定义及相关确认条件,所产生的开发支出可以通过资本化支出核算,计可复制入相关无形资产;


产权保护阶段是对知识产权进行布局和维权。知识产权在法律维度上的价值转换方式许可,转让,抵押、信托、诉讼均可在此进行。这个阶段的财务收支比较容易量化,投入支出较明确。


因此,第一阶段客体知识产权研发阶段的性投入最大而很难通过财务数据表示而成为基数的组成部分。惩罚性赔偿制度客体中倍数使用,实质上可以将无法计量的早期投入得到部分或全部“填平”而得到补偿。这是该项制度的“赔偿”性,对知识产权价值的补偿。


文字:吕晓敢/整理


摄影:受访者供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