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做ppp咨询转行(ppp项目咨询师前景怎么样)


PPP知乎(PPPWIKI)


情景模拟:


A市发改委转发了省发改委《关于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模式的通知》,要求大力在建设交通系统推广PPP模式。交通局王局长让计划处的小周调查一下PPP模式怎么搞,最近有好几条高速公路可以搞PPP。小周连续几天上网查政策、查资料(上了PPP者也),还添加了各种微信公众号(包括PPP知乎),加了好几个相关的QQ群和微信群,发现采取PPP模式搞项目,是个系统性工作,并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还是得借助专业的第三方咨询机构,于是小周赶紧将建议报给陈局长。陈局长说,那就请个咨询机构来吧。小周得到指令,立即上网查,找群友问,还不错,据可靠消息,国内有好几家咨询机构都不错。小周经向陈局汇报,想要选择业内口碑良好,还有过高速公路PPP项目咨询经验的B机构。咨询服务属于政府采购啊,自己局里还定不了,到财政局采购办一问,不行,不符合单一来源采购和邀请招标条件,还是公开招吧。那就请招标代理编个招标文件吧,招标代理一脸懵逼,PPP?什么玩意?咱市里没搞过啊,第一个啊!小周说那我找外地的,采购办说不行,外地的招标代理没入库,不能用,小周又一脸懵逼。没办法,将就一下,大家一起学习,再从网上抄袭一下,形成了咨询机构招标文件拿给采购办审查,采购办说:注意啊!一定要是最低价中标啊!不能设置不合理的排斥潜在投标人的条件啊!采购结果出来了,省内一家并不知名的咨询机构(招标代理是主业)以20万的价格中标了。结果……


2014-2016年间,上述情景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PPP模式火热推进的大潮中,PPP项目实施机构在选择咨询机构阶段面临的困境也逐渐浮出水面。笔者试以亲身经历与见闻与大家分享。


困境一:缺乏操作层面的制度设计

和政策指导


2014年起,国务院下属部委政策不断、大招频出,但政策性文件到了市县级操作层面却缺乏解读,地方发改局、财政局各自按照上级的指示各自为政,没有市政府授权的部门主导、统一政令,实施机构无所适从也并不意外。


困境二:实施机构选择咨询机构没有自主权

在现行的政府采购体系下,咨询机构选择属于政府购买服务范畴,应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的相关要求,比如最低价得高分、不得设置门槛等。政府采购强调公平、强调性价比的初衷与PPP咨询服务强调质量的核心目标,从根本上是无法调和的,这导致无论招标文件怎么变,都不能达到质量和效率的平衡。


困境三:咨询服务招标代理能力不足

不少地方政府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标等方面对招标代理依然设置了准入门槛,限制外地代理公司竞争,导致代理机构流动性差、竞争性差,整个代理行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没有充分良性竞争的行业无法得到良性的发展。在PPP模式远比传统政府采购、投资模式要复杂的多的情况下,招标代理无法与时俱进,就无法编出好的招标文件。(这条同样适用于PPP项目采购,只不过那时候就有咨询机构的协助,采购文件质量会提高不少)


困境四:实施机构获取信息渠道狭窄

实施机构对咨询机构的了解,基本上都源于网上的评价、各个咨询机构自身宣传的以往业绩以及财政部或者某省的PPP项目咨询服务库。但是对需要高质量PPP咨询服务的实施机构来说,网评与咨询机构宣传的真实性难以考证,业绩也仅代表了干过而不是干得好,入咨询库的标准又各不相同,所以很难评价一个咨询服务机构的真实能力和服务水准。


针对上述困境,笔者基于个人思考,提出如下建议,如有不妥,敬请指正。


破除困境一:完善省、市级PPP项目

制度设计


中央文件满天飞,不影响省级市级政令统一。


(一)省、市政府应明确授权指定责任部门,或设立新机构如PPP中心,专门负责PPP相关政策的研究、制度设计,对辖区内PPP项目进行指导,代表市政府监督、协助实施机构推进PPP项目。让实施机构有事儿找哥别找爹。


(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出台既符合顶层政策要求,又具备可操作性的指导文件,最好是地方性法规。由于法律层级的原因,地方性法规法律层级高于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实施机构及相关配合部门在执行过程中有法可依,大家都可以撸起袖子加油干!


破除困境二:创新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不仅是咨询机构采购,社会资本采购时也存在低价高分的评价原则不得突破(竞争性磋商算是一个突破,但各地实施机构在实际操作中为规避风险、减少人为因素影响,往往不愿意选择这种方式,且仅用于社会资本采购,在此不展开讨论)。实施机构在选择咨询机构时,应有更大的自主权,尤其是条件设置上,不宜一刀切的采用价低高分这种容易促使低价中标的评分方式。低价不一定代表低质,但仅通过价格竞争将会促使各家在拿项目、省成本上下功夫,而不是做好项目咨询。省了几十万的咨询费,导致几十亿的项目没设计好,这就得不偿失了!因此,针对PPP项目咨询服务采购,创新政府采购方式,可以采取入库抽选、设置门槛等方式,选择符合实施机构要求的咨询服务机构,也能促使咨询机构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形成良性竞争环境。


破除困境三:打破招标代理地域、行业限制政府出台示范性采购文本

(一)地域限制本身就是不合理的限制,阻碍了有效竞争,在此不多着笔墨。


(二)重点谈谈招标代理的行业限制。对PPP咨询服务采购以及PPP项目采购来说,咨询机构无疑比从事传统政府采购或者工程招标工作的招标代理具有更丰富的经验,所以在招标代理都能转行做PPP咨询的年代,咨询机构为何不可尝试将代理工作纳入麾下,有利于将PPP咨询服务采购和PPP项目采购的招标文件做得更规范、更标准、更符合用户需求。


(三)在地域限制、行业限制暂时无法破除的情况下,省级财政部门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台PPP项目咨询服务采购的示范性文本,有效指导当地并不专业的采购招标代理机构尽快完成从传统招标代理向PPP招标代理的转型升级,也是短期能够提高咨询服务采购效果的可行办法。


破除困境四:建立公开的咨询服务机构

评价体系


笔者作为实施机构的一员反思困境,感慨良多。PPP模式是一种改革,是打破现有利益体系,对公权力的重新分配。虽然目前各地PPP项目落地不断,但我们也需要反思,需要总结经验教训,只为以后的路,越走越好。


我们的在线互动社区:PPP者也(http://www.pppadvisor.com)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