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信托市场上不断听闻各种爆雷,投资人愈发恐慌,“信托不能买了”,“富豪死于信托”,“信托这个行业不行了”的言论依势尘嚣甚上,广有市场。虽然近几年,确实有信托公司、信托项目出了问题,但其影响远远达不到传言所说那般,达到绝对不能染指的程度。
在“体现委托人意志”、“规避财产纠纷”、“防范子女败家”、“债务隔离”、“税收筹划”、“保值增值”这几个涉及传承的主要事项上,把家族信托跟其他几种传承方式做个比较。由表1可见,法定继承难以满足传承上的这几项需求。遗嘱仅能体现财产所有者的意志。赠与可体现所有人意志,避免纠纷,并有一定的避税功能。家族信托和保险都能在“体现意志、规避纠纷、税务筹划”方面发挥作用。家族信托可“防范子女败家”,保险难以实现。家族信托有“保值增值”的功能,而保险中只有部分险种如分红险具有。“债务隔离”方面,保险的部分险种如寿险有一定的债务隔离功能;家族信托通过财产所有权的转移,在合法信托财产以及有效设计的前提下,起到债务隔离的功能。
从总体上看,家族信托在传承的各个方面表现更为突出。由于家族信托门槛较高,通常会被认为是富豪专属。
3.2创设“保险金信托”,低门槛拥有顶级富豪专属
马云、刘强东、默多克等富豪都设立有家族信托,但家族信托并非这些顶级富豪所专有。那么达到什么标准,才能让这个金融、法律工具为人们所用呢?2018年8月17日,银保监会发信托函[2018]37号,规定家族信托财产金额或价值不低于1000万元。也就是说,至少要有1000金融资产才能设立家族信托。但1000万也不是一个小数目,门槛能不能再低一点呢?答案是可以的。1000万金融资产,不代表是需要1000万元,可以用“保险保额” “现金”的方式,满足这个入门条件。
这里的关键要素,是保险具有的杠杆功能,比如支付100万保费,获得500万保额,撬动5倍杠杆。举个例子说下利用保险达标家族信托规模起步门槛的操作。假设A有520万,不满足创设家族信托需至少1000万金融资产的条件。把520万分成500万和20万两份,其中500万预备存入家族信托账户;另一份20万,做为分期支付500万保额保险的首期(年交20万,连续5年)。如此操作,委托人的金融资产就达到1000万(500万现金 500万保额),满足家族信托财产规模的起步要求。家族信托创设后,账户内500万现金可投资获益,按年化7%保守计算,可年获35万收益。其中20万做来年保费。保费5年交完后,家族信托账户内资产为(a)500本金 500保额的组合;(b)已经产生的75万利息(不计复利);(c)未来每年35万净收益的预期。
利用保险杠杆功能,委托人实际使用520万现金,就达标了家族信托创设规模要求。鉴于保险在创设家族信托时所起到的关键作用,该类型信托我们称之为保险金信托。保险金信托大大降低了家族信托的创设门槛。保险金信托成立后,承接了家族信托的各项功能,委托人可据此规划,实现资产风险隔离、传承等目的。
3.3股权家族信托、股权慈善信托等本源业务发展趋势
监管、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信托行业的资产类别占比正在迅速调整,通道类、融资类项目规模在不断压缩,信托应回到本源业务上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信托法赋予信托的双重独立性,使得信托在风险隔离,财富管理、资产管理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信托本源业务可作如下分类:一是非资产管理信托,即服务信托,为委托人提供除资产管理服务以外的其他受托服务;二是他益信托,如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等;三是非生前信托,如遗嘱信托;四是非私益信托,如公益信托、慈善信托;五是特定目的信托,如宠物信托等。下面以第二类“他益信托”为例展示信托本源业务的功能。
股权家族信托最直接的表述就是委托人将公司股权作为信托财产,设立财产权信托,以达到所持股份不分散,隐私保密,隔离债务,税务筹划等目的。当然也可以通过信托账户的资金购买股票或者持股基金,直接或间接持股、控股公司。目前属于“创一代”交班给“接班人”的高峰期,股权家族信托作为功能强大的传承工具,具有非常广大的市场。
股权慈善信托要求信托财产本金、收益都用于公益。股权作为初始财产,在信托设立后由私人转变为公共属性,但不影响企业家的实际控制。公司控制权掌握在慈善信托委托人手中,且可传承下去。股权分红用于公益事业,企业可因此获得更多税收优惠及政策扶持。这正是境外富豪家族广泛采用的企业公益模式。在“共同富裕”背景下,慈善股权信托可以作为“三次分配”的具体方式,既能推进社会公平,又能为企业家创利。相比股权家族信托,股权慈善信托因添加慈善元素而自带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特质,对有传承需求的企业家更具吸引力。
委托人把资产注入信托,利用信托的独立性隔离风险,再对信托资产进行打理,以满足风险隔离、传承、保值增值的目的,这是信托本源业务“财富管理”上的典型体现。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财富积累规模持续增大,使得资产管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丰富,关注点逐渐细分。信托作为可进行一对一量身定制的财富管理工具、风险隔离端口,正逢其时,前景广阔。
4 总结
现今整个资管行业处在转型阶段,非标被强制压缩规模,标准化产品受到鼓励。我国财富配置加速转向资本市场中标准化金融资产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业务可横贯货币、资本、产业三个市场的信托公司,在这个转型周期,可选择逐步退出产业投资市场,扩充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的资产比重,顺应行业转型趋势。目前,资金信托投向领域发生明显变化,证券市场跃升为第二大资金信托的配置领域。资管新规过渡期就要结束,资管机构所有的资产将很快净值化,投资人将面临无固收可买的状况。没有固收何来刚兑?因此,投资者们,尤其是有刚兑信仰的投资者们,需要及时转变传统观念、打破惯性思维,适应市场新的变化趋势。
至此,回看“信托不能买了”,“富豪死于信托”,“信托这个行业不行了”这些言论,便是过于片面、且危言耸听了。
本文源自用益研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