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打一中国城市名之令狐文艳创作(桃李梅打一城市名)


官修正史兴起于东汉,成形于唐朝。在唐朝之后,大部分的正史都是由官方写作班子炮制出来的,其目的都是为维护官方意识形态。刘知几作为唐朝人,他在《史通》里就揭露了官修正史的危害,意识到政治侵入历史领域之后,会造成许多恶果。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史书的篇幅越来越大,质量却越来越差;人们更愿意翻阅文采飞扬的《史记》、《汉书》,而懒得去理会《晋书》、《宋史》里的官方死文字。


为什么倾尽全国之力的官修正史在质量上却还不如私家著述呢?


唐朝史学名著


质量最高的“前四史”都是私家著述

私家著述是自古以来修史的优良传统,例如鲁国之孔丘,晋国之董狐,齐国之南史等等。这些史书出自一人之后,所以才能前后统一,风格凸显,自成一家。


二十四史中,前四史的普及度最高,这四本书都属于私家著述的性质。《史记》的大部分内容出自司马迁之手,在他活着的时候,这本书尚未广泛流传,直到汉宣帝之时,司马迁的外孙杨惲才祖述其书,使其为世人所知。


班固跟司马迁一样,有着“良史之才”,然而在他创作初期,曾一度被人告发“私改作国史”,为此身陷囹圄,直到汉明帝读完他的著作,才因叹服于其才学而特许赦免。出狱后,班固除了奉朝命撰写《世祖本纪》之外,私底下还追溯前朝历史,编成了《汉书》。如今,官修性质的《世祖本纪》早已失传,而私家著述的《汉书》却仍广为传诵。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担著作郎一职。然而,《三国志》也属于私人著述。据《晋书》记载,陈寿死后,范頵等人上表推荐说:“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朝廷这才令官员到陈寿家中去抄录这本书,送入史馆收藏。可见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朝廷并不知道,当时官方的三国史是王沈的《魏书》与韦昭的《吴书》,但这两本书最终都被《三国志》所掩盖。


东汉是官修正史崛起的时候,光武帝大集群儒,著书于东观阁,历朝又相继增补,导致“著述无主,条章靡立”。汉末之时,蔡邕想要进行统稿,编成《东观汉记》,不料因座中一叹,便被王允处死。在《东观汉记》之后,人们又编写了数十种东汉的史书,较著名的有三国谢承的《后汉书》,薛莹的《后汉记》、司马彪的《续汉书》、华峤的《后汉书》。这些史书或为官修,或是私撰,质量参差不齐。直到南北朝之时,范晔才集诸家之大成,编成一部新的《后汉书》。



可见,“前四史”都是通过竞争,能够脱颖而出,被大众广泛认可,最终由官方采纳并收入史馆中的史书。它们经历了优胜劣汰的考验,因文笔出众、叙事简练才被广为传诵。这种形成正史的模式是唐朝之前的传统,那时官方并未禁止私人著述,能够让各家都自由创作、自由发表,之后才对发表出来的史书进行择优采录,使某部私家著述上升为官方正史。唐朝之后却颠倒了过来,先由官方组织写作班子,编出一本“御撰”性质的正史,然后要求所有人都得以这本官史为准,凡是与官史违背的,一律斥为野史外传。


这种改变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晋书》的出现。在唐朝之前就出现过许多类《晋书》,其中臧荣绪版的《晋书》最为完备。然而唐朝人并不甘于直接将这本书上升为正史,而是令房玄龄、令狐德棻等人在臧荣绪版的基础上重编一部新《晋书》。书成之后还特别冠以“太宗御撰”四个字,使得诸家《晋书》皆废。对此清人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为臧荣绪鸣不平,说:


“欲求晋史全书,自当以荣绪为正,惜其为唐人所压,遂致失传也。”


臧荣绪是南北朝人,或许他的历史观不符合大一统的需要。可是唐朝人重修的《晋书》质量却不怎么样,这本书采录了许多荒诞不经的六朝志怪小说,饱受诟病。


唐太宗多次干预修史工作


官修正史有哪些严重缺陷?

私家著述的质量比官修正史高,这是《史通》的主要观点。在《史通》的末尾,刘知几附录了一篇写给上级萧至忠的辞职信,题为《忤时》,阐述自己与时俗历史观的分歧,并且揭露了官修正史的五大缺陷,认为官修的史书不可能达到前四史的高度。最好的证明就是他三为史臣、再入东观,与诸公共事多年,却编不出一本像样的国史来,原因在于政治已经过分干扰了历史的独立性。


官修正史的第一大缺陷在于出自众手。刘知几说:“古之国史,皆出自一家”,或是兄弟共撰,或者是父子相继,存在时间上的继承关系。古人共同修史,讲究共同的理念与价值观,这样编成的史书才能前后统一,矛盾稀少,最好是由史学世家来担任。《史记》与《汉书》就是在两代良史的努力下,耗费数十年时间才创造出来的成果。官修正史却不这样,它把一群互不熟悉、理念各异的人集中在史馆里,人人都自比班马,动辄争论撕逼,导致工作难以展开。而且官修正史自恃人多势众,想要在短时间内编成正史,总是有草率、粗制的毛病,《元史》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官修正史的第二大缺陷在于管理混乱。古史由于出自太史一家,所以很方便管理。经常是郡国各处将收集到的史料呈送给太史,太史进行编纂,然后再上交给丞相审核。太史有很大的权限,为此司马迁才能可以遍览经籍,掌握丰富的史料;故而《史记》记事广博,史料来源丰富,传闻、采访、典籍、谱牒都可以成为修史的依托。官修正史由于出自众手,而且众人往往又都是兼职,在负责自己所要编写的部分时,只能亲自去询问采访,各个领域又多设障碍,动辄机密文件,不宜外借,导致史官“求风俗于州郡,视听不该;讨沿革于台阁,簿籍难见”,经常接触不到第一手的资料;



官修正史的第三大缺陷在于不能秉笔直书。古人修史是公开透明的,董狐写“赵盾弑其君”,直接出示给赵盾本人看,并与其展开辩论。南史氏听闻崔杼连杀太史,依然执简以往,坚持直书。到了孔子修《春秋》之时,除了为君父掩饰羞辱之外,对弑君等罪恶始终直书不讳。在《史记》里,司马迁因揭露汉武帝迷信方术而被删去了《景帝本纪》。那时候修史的主要压力来自于皇帝。而到了官修正史盛行的年代,除了皇帝之外,任何有权之人都可以对史官施加压力。刘知几说:“近代史局,皆通籍禁门,深居九重,欲人不见”,为的是避免过多人干预修史工作。那时,只要史官有一字褒贬,就会被人唾骂,勒令改正。孙盛只因如实记载桓温北伐的败绩,就受到后者的死亡威胁;王劭直书齐隋旧事而被贵族嫉恨。人心如此,能无惧乎?


官修正史的第四大缺陷在于主题模糊。古人修史目标明确,立意鲜明。《春秋》以惩恶劝善为宗,故而乱臣贼子惧;《史记》为发愤之所作,有时会“退处士而进奸雄”;《汉书》则抑忠臣而饰主阙,《三国志》曲笔回护以免灾祸。它们的笔法鲜明,风格突出,史官修史时知道要往哪个方向去写。官修正史却并不如此,怎么写?如何写?全看监修高官个人的喜好来定。在可以公开讨论的地方,监修就要求“必须直词”,而在敏感的部分,他们又强调“宜多隐恶”。监修经常是多名,由他们来指导修史工作,常令史官们感到“十羊九牧,其令难行;一国三公,适从何在?”的问题,写着写着也就不知道在写什么,经常把生动的历史写成流水账一样的死文字;



官修正史的第五大缺陷在于分工不明确。监修是修史工作的领头人,应当由造诣很深的人来担当。由监修来规划史书,创纪编年,确定断限,草拟传记和分配任务,这个职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历朝历代的官修正史中,监修经常是由高官来挂名担任,他的任务只在于审核、监视修史工作而已。笑里藏刀的李义府不通史事,却能妄改《晋书》;刘昫无功于《旧唐书》,只因书成之时他正好任宰相兼监修,就署了自己的名字,真正的监修其实是赵莹;其他的如脱脱之于《辽》《宋》《金》三史,张廷玉之于《明史》皆是挂名而已。监修一直没有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导致史官们互相推诿、坐变炎凉,一再耽误修史工作,致使史书一拖再拖,始终难产,徒耗经费而已;


正因有着以上五大缺陷,导致官修的正史始终无法超越古代私家著述,除了藏之秘府之外,这些书流传甚微。统治者本想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改写历史,然而这些史书却不受大众欢迎,只能束之高阁,历史岂能任人随意打扮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