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萍乡农商银行发布的一则催款通知引发争议。该通知公布了141名安源、湘东大学毕业生的姓名、高校名称、助学款逾期金额和住址,逾期金额最低3.47元,最多11890.96元。该催收名单发布后,不少人还了钱。
对于银行的这种做法是否合法,引发舆论热议,也引起了人们对于完善社会诚信体系的思考。许多人觉得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别人可能只是工作忙,一时忘记还,未必是故意的,这么做涉嫌侵犯隐私,还有人建议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对此你怎么看?本期“天台话吧”即聚焦该话题。
希望大家珍惜自己的信用记录
访谈嘉宾:株洲某国有银行支行行长 陈先生
国家和银行给予大学生助学贷款,是一种帮助,也是一种善意。作为受惠人,大学生应该在事后主动履行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主动、及时还清贷款。
银行催收逾期贷款,一般来说都是先礼后兵,通过电话催收、邮寄催款函,委托催收公司进行电话催收、上门催收,委托律师进行诉讼等,不到万不得已应该不会采取这样的方式。我猜想,有可能是催收多次没有效果,或者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更换了手机号、住址等信息,且与大学断了联系,银行很难联系上他们。正常情况下,银行公布贷款逾期名单前,应与银行业协会进行了沟通。
让我惊讶的是,不少人只有区区几元钱欠款。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有些学生并没有重视诚信问题,否则绝不会无故拖欠贷款,其实哪怕最高的万余元助学款,只要想办法,这个钱是还得起的。建议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现今,随着经济发展和信用报告制度完善,信用记录越来越重要。信用不良,不仅仅影响到银行贷款,还将极大影响个人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希望大家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珍惜自己的信用记录。
银行有严格保密贷款人信息的义务
访谈嘉宾:湖南金州(株洲)律师事务所 高建群
人无信不立。借钱就该按约如期还款,这没啥争议的。学生欠账固然有错在先,银行属于受害者,但这是否代表其可以将涉事学生的个人信息公开?我认为此举不合适,更有侵犯公民个人隐私之嫌。
银行有严格保密贷款人信息的义务。根据现行规定,逾期不还贷款的不利后果中,并没有个人信息被银行向公众披露一条。尽管这则催款通知中没有公布这批欠款学生的身份证件号等核心信息,但有的家庭住址信息之详细,已能精准定位当事人。
公民的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实在需要曝光,银行方面也无权擅自公开,可以通过法院追讨、让法院定性、让法院决定是否公开曝光,如此才是正确的做法。否则,债权人也应根据《侵权责任法》等,就侵犯公民合法权利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有关银行有必要检视通知内容的合法性,不能以维护自身利益为名,做出侵犯他人利益之事。而有关欠款不还的学生,也应检讨契约精神和诚信意识,及时补交助学贷款,上好这走向社会的重要一课。更重要的是,要着力健全社会诚信体系,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银行维权还应依法依规
访谈嘉宾:市委党校 黄书耘
学生欠款不还,确属有错在先,银行作为受害者,有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无可厚非,但并不代表其可以将学生的个人信息自行公开。
首先,公民的姓名、照片、住址、电话等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或公共利益不得公开。银行作为民事主体,既非司法机关,也非执法机关,即使要公开欠款学生的个人信息,也应将其个人信息报告至征信机构,由征信机构处置,而非越俎代庖、擅自公开。如此做法,不仅有侵犯欠款学生的个人隐私和安全之嫌,也让自己从受害者变成侵权方。
其次,银行要催款,也应当通过合理途径、依法维权。在141名欠款学生中,逾期金额低于1000元的占大多数。平心而论,这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偿还压力并不大,大部分家长也有能力为其偿还。逾期未还,可能是因为涉事学生的粗心马虎,或是还款程序上的失误,而非恶意拖欠,银行也可以通过信件等形式,直接寄到学生家中告知。即便一些人恶意拖欠,法律也有严厉的惩戒措施。
总而言之,欠款不还的学生,应当认真检讨自身诚信和法律意识,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有关银行也有必要重新检视通知内容的合法性,在追求结果正义的同时,注重程序的正义。否则,只会陷入被动,让自己有理变无理。
银行公布信息旨在催款,可以理解
访谈嘉宾:天元区临江社区 苏向阳
坦率而言,欠债还钱是亘古不变的道理。银行公布的学生贷款逾期信息仅为个人基本信息,并没有公布身份证号等核心信息,不能说就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我认为银行公布学生信息旨在催缴助学贷款,只不过是劝诫学生诚信的一个宣传道具而已,可以理解。
一些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借助助学贷款完成了学业,不论是从知恩图报的道义上说,还是从诚信品质、契约精神和法律意识来说,都应该按时足额地偿还助学贷款。如果违约率的攀升导致许多银行不愿继续发放助学贷款,其他学生想通过银行借款而完成学业就难了。
根据报道,银行工作人员称,催收通知效果不错,“这两天已有不少毕业生着手还款。”可见对银行来说,这无疑是最经济、效率最高的催款方式。在我看来,这一做法无疑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范违约风险、增强诚信意识的作用,这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融入法治社会、强化契约精神是有好处的。所谓一千句好话,抵不上一句“当头棒喝”,就是这个道理。
【网友热议】
@法律人孙正:都毕业了,还不去还款,欠钱还钱天经地义,躲着不还的话,公开也是应该。
@昨日青空:我觉得该还的还是得还,但是公开别人隐私就是侵犯隐私权。你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还款问题,但擅自公开个人信息就不对。
@墨笙:银行催收无果,可以走司法程序起诉违约的学生。但是公布学生信息我觉得不太妥当。
@大强爱拍照: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学生,开始不守信,以后还有什么诚信可言?在这件事上这些学生还要感谢银行,银行是没办法了,才公布了部分信息。如果要是校园网贷、套路贷什么的,后果肯定比这要严重的多。
【相关链接】
全市28处网点可自助查询信用报告
随着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个人征信变得越来越重要。据人民银行株洲市中心支行数据显示,去年株洲就有32万余人通过自助查询获取了信用报告。
目前,个人征信主要通过到当地人民银行或借助互联网查询。从2015年起,人民银行株洲市中心支行逐步在城区中心位置和县域设立了28个个人信用报告自助查询服务代理网点,为公众提供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服务。
根据相关规定,个人通过互联网查询自身信用报告免费,通过柜台查询自身信用报告,每年前2次免费,之后查询每次10元。
来源/株洲日报 记者/陈正明
编辑/豆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