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新疆企业残保金的计算方法(新疆残疾人保障金怎么计算)


奇怪


只需提供残疾人证不用上班每月可领近千元


老谢是一名盲人,残疾等级二级。国庆节后,他接到了深圳一家中介公司打来的电话,对方告诉他,只要他提供残疾人证,并签订合同,可以介绍北京的公司每月给他买五险一金,同时每个月按时发放900元,并且,根本不需要老谢去北京上班。


“我只知道持残疾人证可以免费乘坐公交,到景区去玩耍可以优惠,还从来不知道可以不上班,就能每月领工资,还有公司买保险。”2日,老谢告诉记者,他对这一电话非常怀疑,一度认为是诈骗电话。


老谢的经历并非孤例。在绵阳一个残疾人群里,老谢得知,有很多残疾人也接到了同样的电话,大部分人也都怀疑是诈骗电话。


“我仔细问了对方,他说自己是一家中介公司,和我们签订合同后,会根据企业的需要,把我们安排给北京、山西、深圳等各个不同的公司。”绵阳盲人李先生介绍,只要安排给公司签约,公司就会买保险和发工资。


对于工资,李先生有自己的看法,他经过查询,告诉对方北京2016年的最低工资标准是1890元,为何才给他们发900元呢?对此,对方明确表示,企业不可能发那么多,而且给他们打电话的只是中介公司,“中介公司也要挣一部分”。


蹊跷


网上多见残疾人证出租



那么,中介所言到底是真有好事还是诈骗呢?


“说好听点,就是持证挂靠到公司然后每个月领工资,其实就是变相在出租自己的残疾人证。”绵阳市盲协主席何志绪说,据他了解,挂靠形式不一,有的每个月发钱,也有一次性买断残疾人证,而且,现在网上也出现了残疾人证出租。


2日,记者在网络上搜索“残疾人证出租”,页面上显示出多条残疾人证出租信息。记者和其中一人取得了联系。


一名周姓男子明确表示,他是三级残疾证,能给公司带来相关政策的优惠免税等,还可配合公司到公司上班几天,公司需要每个月为他买社保、医保和发放基本生活工资,工资可以详谈,1000-2000元均可。


现在在新疆打工的绵阳籍残疾人王先生介绍,两年前,他自己找到一家中介公司,希望出租自己的残疾人证。当时双方谈妥,他付了近万元给中介公司,然后与北京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5年的合同,北京这家公司每月给他发工资近2000元,还购买了社会保险。


调查


一中介本月将回川与大量残疾人签订合同


老谢是绵阳人,他为何能接到深圳公司的电话?对方又是如何知道他们电话的呢?


对此,老谢分析,他是一名盲人按摩技师,因为是特殊群体,他们盲人按摩技师在全国都建立了网络联系。


“中介公司肯定是通过其他地方的盲人,找到了我们的电话,然后跟我们联系,如果我们去了,中间联系介绍的盲人也会有提成。当时他们就找过我联系绵阳的其他残疾人,说只要达到40个,就直接到绵阳来签合同。”老谢说,对方表示,需要提供残疾人证、身份证、户口本。对于这个“好事”,老谢有自己的顾虑:“我担心一旦把个人信息泄漏出去,他们发一个月工资后就不发了,我们找哪个去?”


2日下午,记者以一名残疾人的身份,电话联系上在深圳的一家中介公司的李姓工作人员。对方介绍,他本来是南充人,现在已经联系到南充、广安、遂宁、广元等地的近百名残疾人,这个月之内将回南充,和联系好的残疾人签订合同。


“公司购买五险,每个月工资900元。到时根据需要,随机安排给北京、山西、深圳等地的公司,你本人不需要来上班,会将工资每月打在工资卡上。”该工作人员说。


揭秘


企业找残疾人证挂靠逃缴残保金






严先生是绵阳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总,也是一家人才市场的法人。他表示,残疾人证之所以能够挂靠,主要是因为公司只要招收一定比例的残疾人,就可以不用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2日,记者看到了一份绵阳市地税局、财政局、残联联合发的《关于切实做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工作的通知》,上面明确规定,残保金年缴纳额=(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1.6%-上年用人单位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


严先生介绍,1.6%是指根据《四川省实施办法》的规定,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应不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1.6%的比例。


随后,严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一家公司在职职工200人,年平均工资40000元。那么,如果该公司没有安排残疾人就业,根据计算方法,该公司应缴纳残保金128000元。


“如果这家公司采用租残疾证或者说是让残疾人证挂靠在公司,每月给残疾人发工资和缴纳保险,一年一共可能就5、6万元,也就是一年也可以节约6、7万元。”严先生说,目前通过这种方式省钱的企业不在少数,“主要以私企居多,公司规模少则百人,多则上千人的都有。”


部门说法


“签合同、买保险、发工资”就难处理


成都商报记者获悉,《残疾人就业条例》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比例的,应当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四川省实施办法》也规定,达不到规定比例的用人单位,应当按规定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专项用于发展残疾人事业。


“如果用人单位和残疾人签订了劳动合同、购买了社会保险、发放了工资,我们在征收残保金时,就认定企业是安排了残疾人就业。”2日,绵阳市地税局基金科一名工作人员说,但是,只要企业做到了以上几点,那么,企业安排残疾人做什么工作,或者说是不让残疾人工作,税务部门“没有办法管理,也很难处理”。


2日下午,绵阳市残联一位副理事长介绍,近段时间,他们也接到了很多残疾人对残疾证挂靠的反映,但残联都告诉残疾人们不要相信。


“这也可能是一个骗局,残疾人千万不能给。但一旦把残疾证等证件给对方后,要想拿回来,对方就要叫残疾人给钱,已经有很多人受骗,我们已经给各区市县发文,让他们通知到各个残疾人。”该副理事长说。同时,该副理事长也表示,这也很可能是公司为了逃避残保金而采取的临时办法。


律师说法


以合法方式掩盖非法目的将受行政处罚


那么,企业以与残疾人签订合同、买保险、发工资,但不用上班这种方式来逃避残保金,是否合法呢?


对此,四川蜀仁律师事务所律师姜波认为,相关法律法规有规定要求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必须安排残疾人就业,如果企业没有真正安排残疾人而只是让残疾人持证挂靠,那么,企业就涉嫌以合法方式来掩盖非法目的,相关部门查实后可以进行行政处罚,并追缴应该征收的残保金。


同时,中介公司如果明知企业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帮助招募残疾人,也将受到行政处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