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东南北打一成中国城市名(东南北(打一自治区名))

《周礼·考工记》有云:“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北京中轴百年影像》,刘阳著,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1年7月版。


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南为圜丘坛,北为祈谷坛,分别用于“冬至祭天”和“孟春祈谷”。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这里共有22位皇帝举行过654次祭典。


1937年8月7日,英国《伦敦新闻画报》(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的配图。


明朝永乐皇帝修成的天地坛的平面图,出自《大明会典》。大祀殿是天地坛的主体建筑,为一矩形大殿, 用于合祀天、地。可以算是后来祈谷坛内“祈年殿”的“前世”了。


嘉靖九年兴建的圜丘坛。当时的圜丘坛外为方形围墙,西、南墙外有条御路。南御路的西端有座二柱的石牌坊, 为西牌坊。西牌坊之后即为神路。皇帝祭天时须经西牌坊,行神路至昭亨门北折,进入天坛。嘉靖十一年增建崇雩坛, 东牌坊则成为崇雩坛前的神路坊。因当时天坛尚无外坛墙,这条神路位于坛外,名“圜丘坛街”,符合路在坛外之制。嘉靖二十四年建外坛墙,这条神路进入坛内,从此不再被称为“街”,两座石牌坊则保存至1948年底,在内外坛间修筑临时机场时被拆除。


如今,泰元门内还可以看到供奉五方上帝牌位的神库大殿的石柱础。五方上帝,即东方青帝(伏羲氏)、南方炎帝(神农氏)、中央黄帝(轩辕氏)、西方白帝(少昊)、北方黑帝(颛顼,也称玄帝),为人格化的五位上帝。


此牌坊原位于内坛南坛墙外,是皇帝祭祀时降辇之处。1948年, 国民党北平守军拆去外坛南墙,在内外坛墙之间修筑飞机跑道,神路和牌坊至此消失。20世纪60年代,这里建造了大批住宅楼,即后来的天坛南里。原来内坛的昭亨门成为现在的天坛南门,在一定意义上与明嘉靖九年的格局有些类似。


嘉靖皇帝在大祀殿原址上兴建的大享殿,出自《大明会典》。作为秋天君主祭天的场所,即所谓的“季秋享明堂”:在秋天回馈上天,保佑一年五谷丰登。大享殿已经和今天的祈年殿样式比较接近,但屋顶的颜色不同,从上至下的三层屋顶分别为蓝、黄、绿三色琉璃瓦,寓意天、地、万物。大祀殿步廊被拆除,东、西庑十五间各保留九间。后来,东、西庑九间的后面各又增建了七间。大祀殿东南的“海”则被填平。


清代天坛平面示意图。


这张照片是在圜丘上拍摄的,可以看出圜丘的白玉栏杆和内外两重壝墙及内外两座棂星门。壝墙均为蓝琉璃筒瓦通脊顶,墙身涂朱。棂星门也是古代祭坛的专用门式,形似牌坊,是六柱三门结构。此照片是英军随军记者费利斯·比托(Felice Beato,1832—1909)于1860年在圜丘坛上,北向拍摄的圜丘坛、棂星门及皇穹宇。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张圜丘坛照片。


圜丘坛平面示意图。


民国时期的圜丘全景。


内外两层壝墙的中心就是坛内最主要的建筑体——圜丘,又称祭天台。明朝时圜丘为三层蓝色琉璃圆坛,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扩建,由明代的十二丈扩为二十一丈,并改蓝色琉璃为艾叶青石台面,汉白玉柱、栏。


圜丘为三层坛制,高5.17米,下层直径54.92米,上层直径23.65米,每层四面各有台阶九级。每层周围都设有精雕细刻的汉白玉石栏杆,栏杆的数字均为九或九的倍数,即上层72根、中层108根、下层180根。


各层铺设的扇面形石板,也是九或九的倍数。最上层的中心是一块圆形大理石,称作天心石或太极石。从这块中心石向外,第一环为9块,第二环为18块,这样以九的倍数一直到第九环,为81块;中层从第十环的90块至第十八环的162块;下层从第十九环的171块至第二十七环的243块,三层共378个“九”,总计为3402块。


台面墁嵌九重石板,是象征九重天的意思。所谓九重天,即:第一重日天;第二重月天;第三重金星天;第四重木星天;第五重水星天;第六重火星天;第七重土星天;第八重二十八宿天;第九重为宗动天,即皇天上帝的起居室。每当祭天时,在坛台中央的天心石上供奉着“皇天上帝”牌,外面支搭蓝色缎幄帐(称为幄次),象征皇天上帝居住在九天之上。


摘编丨安也


导语校对丨陈荻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