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北京国企副总是什么级别(地级市国企总经理是什么级别)

「谈碳」,是 36 碳围绕“双碳与ESG”议题推出的专访栏目,我们会寻找业内大公司“双碳业务”的关键角色、明星企业 CEO、学界产业代表等人物,针对碳中和战略、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等话题,进行一场深谈。


腾讯仪征数据中心采用分布式光伏,屋顶的光伏组件可以产生电力。


腾讯的碳排放数据图


其实算下来,用电是我们最大的排放来源,大概占了65%,腾讯并没有占比很大的硬件业务,所以我们在目标层面设定得比较严格,其实对标国外的大型科技企业的最近实践——包括谷歌、微软等等,他们都是至少在2030年前实现全供应链的碳中和,有些企业甚至已经实现了100%的绿电。


等到2030年,我们期望在国内、至少在科技领域或者绿电领域,能够追上全球的最佳实践。


36氪:如果从实现步骤来看,腾讯现阶段会如何把握侧重点?先做哪些,再做哪些?


许浩:第一是优先节能,因为节能最直接产生影响。


我们实现碳中和的主体还是数据中心,其中的耗电和相关建筑的排放是最大的。提供同样一个单位的算力,我们会看数据中心最关键的一个指标“PUE”副总(总的电量除以用于计算的电量),看能不能把能效的水平提上去。


除了数据中心,还有腾讯自有的楼宇,从建设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里,把排放减下来。我们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部门也下设了一个绿色能源小组,专门做这个事情。


不过降低排放是有上限的,比如在现在的水平上提高15%,就可能增长会变得缓慢,所以第二是用绿电,总经理代替现有的电力来源。


最后是碳汇(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作为一种资产用于交易),这个主要会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来覆盖暂时没法减碳的部分,比如建设楼宇用到的材料,等等。


所以,我们是先节能,尽量用绿电,实在不行了再用碳汇。


36氪:碳汇交易其实比较直观,我们先说前面两块,一个是节能,一个是绿电。这两块腾讯有什么样的积累?或者整合了什么行业资源?


许浩:先说能效层面。我们的主要碳排放来是什么源是电力,比如数据中心;还有一大块是建筑能效层面,这些我们都有积累。


建筑方面,比如北京总部大楼和深圳滨海大厦,这是腾讯两个单体最大的建筑。我们用了自研的“微瓴”数字化解决方案,在建筑内可以检测这个地方有没有人、环境温度,分区进行控制和节电。


过去一年里,我们在一些数据中心的屋顶上安装了分布式光伏,计划未来所有自建数据中心都会装上光伏总经理,整体规模应该有80兆瓦左右。


另外,我们也在探索以后的一些方是什么式,比如数据中心楼顶装光伏后,配备动力电池做储能,加在一起可能就是小的分布式电网。


我们TEG(技术工程事业群)的同事过去也在做计算资源动态调配之类的工作,来实现节能减排。如果以后在用电高峰期,能把自身负荷降下来,这是否能与大的区域电网进行交互,帮助他们调峰?这是个双赢的事情,但技术也比较复杂。


36氪:绿电方面,腾讯投入有多少?


许浩:今年在广东省签了5亿度绿电采购的协议,预期能够覆盖腾讯的数据中心2022年在广东省用电量的一半左右。


绿电市场还是很早期,并且国内外情况非常不一样。比如谷歌已经实现100%绿电了,他们的方式比较简单,找到一个可再生能源的能源供应商,在电网上签长期协议就完成了。


国内是刚刚起步,只能在有试点的城市进行交易,广东省就是中国电力市场化交易试点最早的一个省份。以后,我们一方面会去有试点的城市进行采购,另外也在看是否能做一些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和一些大的电力公司合作,共建项目,这些都在探索中。


36氪级别:减排是有成本的,有些动作可能没有办法带来收益,从公司层面推动碳中和,怎么做到平衡,保证成本可控?


许浩: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们希望带着业务的逻辑,动态去看腾讯碳中和这件事。翻译一下就是,腾讯并不把减排当成成本,而是希望通过减排的过程,探索出商业逻辑。


很多人认为“温室气体减排”有点像以前的环保产业。环保的特点是,你排了多少,你就副总交多少排污费,这就是成本,但温室气体减排,实际上是能带来潜在效益的。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能效”。为什么大家把能效当成减排的第一优先级?就是因为能效是有明确的商业模式的:节能的同时,不光是减排了,还省钱了。只要能够达到比较合适的投资回报率,就能既带来社会效益,又降本增效。


36氪:您刚才谈到试错,有一些投资清洁能源方面的探索经验可以分享吗?


许浩:一个新的领域,会很多模式理论上可行地级市,实际上没人做过。如果你去探索,可能会成功,也有可能不会成功。


举一个例子,我们在探索农村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绿色权益可行性。这个已经推广了很多年,就是国家补贴一点,农民自己付一点,在屋顶装光伏,有一个大概的投资回报周期。


但这个模式的典型问题是:绿色权益是很难被计量的。如果一个农户家里装了5000瓦光伏,一个小时发电峰值5度,一年能发1000个小时,那就是5000度电。但随便一个火电厂一年都是几亿度电,农户是没法把自家的电作为绿电卖回给电厂的,体量太小了。


所以我们近期就在和很多机构探索,如何建立绿色权益机制。比如能不能让整一个县的分布式光伏加起来,看作一个虚拟的集中式电站?把用户多发的电卖给电网,一户一年就能多个几百甚至几千元的收入,这就把收益提上去了,也顺应了乡村振兴政策。



机遇远大于挑战

36氪:SSV部门现在怎么规划自己的业务和人才分配的?


许浩:我们刚刚讲了很多腾讯自身的碳中和路径,但SSV部门设定的目标超越了这个范畴。


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其实不是碳排放强度或者是绝对值特别高的企业,未来潜力更大的还是对外的部分。对外的业务层面,我们会分成三个方向:消费端、产业端和社会端。


消费者端,也是腾讯基因里比较擅长的,我们会探索怎么向C端用户推动低碳生活方式;


产业端,是指我们怎么发挥数字化转型能力,帮助钢铁、水泥、电力这些高耗能企业更好地做低碳转型;


社会端,是指社会中需要的低碳的核心技术。碳中和一个最大的挑战是,当前技术路线还不是十分明确。二氧化碳减排的相关技术,比如光伏的稳定性、碳捕捉与封存、储能、新材料等等,都还在早期。


36氪:现在有国企发现一些有潜力的新技术吗?


许浩:我们在《报告》里也提到的一个新技术是碳捕捉和封存(CCUS),这对未来低碳事业很重要。


中国跟欧洲最大的区地级市别,就是煤的消耗量非常大,国内一年消耗42亿吨煤,欧洲主要是天然气。同样的热量,天然气的碳排放强度是煤的一半,但也不可能煤一下完全不用了,所以一定需要CCUS。


我们目前和冰岛的公司Carbfix达成了合作。他们的核心技术是把二氧化碳和水注入到火山岩中,火山岩里是碱性环境,二氧化碳溶于水是碳酸,二者融合后可能3-4年就能够矿物化。未来我们想看看这个技术是否在中国能实现,现在正在国内开展试点。


36氪:刚刚提到碳中和的路线主要分为消费端、产业端和社会端,其实会涉及腾讯集团多项主营业务,比如腾讯云、企业微信等,现在碳中和的工作里,跨事业群的合作多吗?


许浩:很多。腾讯级别并不是碳排放强度特别高的公司,我们把碳中和当作一个战略议题。


腾讯几乎所有部门都会看碳中和对自己是否有影响。比如腾讯云服务很多政府、工业企业,他们也会有需求。我们最近就和腾讯云一起启动了碳中和加速器,希望孵化一部分初创公司,用数字化技术推动碳中和事业。


36氪:在以后的商业化规划里,腾讯的碳中和团队会作为一个怎样的角色推动低碳方案的输出?


许浩:我们会分为两类业务。一类是我们自己下场做的,开发一些数字化工具和解决方案,直接面向客户;另一类会和内部其他部门合作,比如碳中和实验室会作为专业技术支持部门,和微信、云等等事业部一起做。


36氪:社交是腾讯的优势,腾讯的流量优势如何能够在C端消费北京者层面,促进双碳项目落地?


许浩:我们希望腾讯在消费互联网层面的能力,能够推动大家在低碳生活方式的转变。


我们首先做的事情,是让大家知道碳中和与自己切身相关。去年,我们跟深圳市生态环保局一起推出了碳中和小程序“低碳星球”,里面人人都有一颗自己的小星球,低碳出行、购物消费等都能成为积分,推动大家的生活方式转变;还推出了“碳碳岛”小游戏,有点像一个低碳版的“我的世界(MineCraft)”,让大家国企用低碳的方式模拟建设一个小岛。


总结下来,我们希望能让低碳生活变得更有趣和酷炫。低碳生活方式并不是让个人不吃牛肉、抑制消费,这是很难做到的,个人不是减排的主力。


我国排放最大的行业,第一名是电力,第二名是钢铁,第三名是水泥,第四名是化工,跟消费者关系都不大。但是消费者有低碳意识后,需求端是能够转变供给端的。比如在超市里,以后大家可能会倾向于买有绿色标签的食品,这是碳普惠的最大意义。


36氪:科技企业,在双碳转型中应该担当起怎北京么样的角色?


许浩:首先,我觉得科技企业要走得更快、更早一些,探索出以技术转型道路,承担一些试错成本,也为一些更传统但排放量大的行业探探路。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科技公司承担的角色。比如谷歌开始采购绿电的时候,其实当时绿电是很贵的。过去10年里。太阳能的成本降了90%,动力电池成本降了95%,其实谷歌是加快了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实现了100%绿电。


36氪:未来做碳中和,腾讯会希望形成什么样的生态?


许浩:碳中和这个事情肯定需要多方合作伙伴,无论是政策、技术、资金、消费者,每一方都有许许多多的合作伙伴。


如果我们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从今天开始,也就是40年的时间。欧洲用了50年在90年代中后期碳达峰,我们基本上是只有一半时间,所以时间非常紧迫。这就需要大量的合作,有一个东西试点成功了,就赶紧去推广。


我们最近成立了碳中和开放技术联盟,希望形成合作的生态,未来会开放关键算法和技术能力给合作伙伴,比如说二氧化碳计算,减排量核算等等,类似开源的形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