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非上市公司股金分红(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分红规定)


上市银行配股如火如荼之际,非上市银行也来“蹭热点”了。进入四季度以来,非上市银行配股方案层出不穷,截至目前已有6家非上市银行配股主案获监管部门批复同意。


同为“配股”


两类银行大不同


由于当下银行板块估值处于低位,加之“优惠”的配股价格,在资本补充的大背景下,曾消失7年之久的上市银行配股,自去年年底起再度热络起来,多家上市银行推出或完成了配股计划。


与之同步,非上市银行的配股方案同样层出不穷。银保监会官网信息显示,仅进入四季度以来,就有包括陕西米脂农商行、江川兴福村镇银行在内的6家非上市银行配股方案获得多地银保监会派出机构批复同意。


同为配股方案,但这与上市银行再融资的配股则南辕北辙。


众所周知,上市银行所进行的配股作为外源性资本补充的一种,通过向全体股东配售股份,将所募集资金补充本行的核心一级资本,进而提高资本充足率。而非上市银行的配股方案,虽然同样冠以“配股”名称,但实际则是将年度的股金红利向股东转增股本。


“非上市银行的‘配股’,并没有向全体股东募资,而是直接将利润进行转股从而增加注册资本金,这实际上一种内源性资本补充的手段。”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陈爽爽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相关规定,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股权变动幅度超过5%,都需要监管部门审核批准。


为立足长远发展需要,商业银行也更加注意提升内源性资本补充。“少分红、多留存”的原则被各家银行愈发重视,而非上市银行将利润转为增加注册资本的配股方案就是这一原则的具体表现。显然,在复杂的经营环境下,银行也更加注重利润分配与资本补充的关系。


上述配股方案获批的非上市银行,均为农商行及村镇银行,而这些银行普遍盈利较少,资本充足率压力较大且抗风险能力弱。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贺炎林对本报记者指出,可持续的内源性资本补充的资金来源主要为银行留存利润,过渡现金分红会导致银行自身内源资本积累速度放缓。非上市银行配股方案中将利润转增股本的做法好处在于,银行不用真金白银分红,使得银行资本金和抗风险能力有所提高,并为达到监管部门要求的资本充足率指标打下基础。


面对后续可能面临更为严格的资本监管要求,各家银行都在合理安排利润分配。除了将利润转为提升注册资本外,记者注意到,部分银行在去年的分红方案中也降低了现金分红比例,以期通过适当减少现金分红增加留存利润从而夯实内源性资本。如去年的喀什银行就曾把原股东大会通过的分红方案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新方案的现金分红金额较原方案减少20%。


同时推出配股与定增两方案


有银行欲“两条腿”走路


对于一些资本充足率偏低的农商行或村镇银行来说,若想增厚资本,恐怕还需要“两条腿”走路,除留存利润提升内源性资本外,还要同时加大外源性补充资本力度。


就在本周,银保监会安庆监管分局同时批准了安徽岳西农村商业银行配股和定向募股两个不同方案的申请,该行不但欲将利润转股以提升注册资本,还将通过定增方式以增加核心一级资本。


近年来,伴随着资本消耗持续增加,商业银行愈加频繁的通过定增这一工具提升资本充足率水平。因可以补充宝贵的核心一级资本,定增更是成为数量众多的中小银行最为广泛使用一种资本补充工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