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该局围绕建设“六个兴县”中心、鼎力服务实施“六大战略”大局,聚焦主责主业、主题主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引育、劳动关系、支部建设“五大工程”建设高歌猛进、好戏连台,呈现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崭新局面。
强力实施就业创业促进工程,持续推进就业大局。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乎社会大局,既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又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紧紧围绕兴县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大手笔”谋划实施一系列事关就业创业的重大事项、重点工程、重要工作,着力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
1、多措并举实施技能就业。按照省市县关于“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提质增效工程的决策部署,出台了《兴县新发展阶段“人人持证•技能社会”提质增效实施方案》,2021年该县的培训总任务为23300人,面对前所未有、艰巨繁重的培训任务,该局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增加培训机构为11家,增设培训工种至12种,增强师资力量,创新培训方式;既延续电工、焊工、叉车、驾驶等传统实用技能工种,又增添家政服务、直播带岗(货)、保健按摩、美容美发等新潮时尚科目;既采取订单式、定向式、定制式培训,又进行异地培训、线上培训、送培下乡,引进太原红马甲家政服务公司、太原锦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后真正实现了“培训、监定、持证、就业”一条龙服务。
2、全力以赴拓展就业渠道。极积搭建供需平台,努力架筑“就业金桥”,极积开展“春风行动”、“就业帮扶、真情相助”等线下线上就业专项招聘活动,适时举办各类综合性和专场招聘会,引导企业吸纳就业,扶持重点群体就业,仅2021年春季就组织30余家企业进行线上系列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80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64人。从4月起又马不停蹄组织开展乡村振兴系列招聘会,内蒙古达拉特旗产业园携9家大型企业、太谷夕阳红康养苑等纷纷入兴招贤纳士、招兵买马,全年共举办各类线下专场用工招聘会7场,累计参会用人单位121家,提供工种132种,岗位13835个,到场咨询112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766人。
3、就业帮扶政策落到实处。按人社部等五部门《关于切实加强就业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和省配套政策,健金完善符合兴县工作实际的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帮扶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一次性吸纳就业补助131人13万余元、扶贫车间吸纳就业补助176人19万余元、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补贴664万余元、跨省务工一次性交通补贴100万元。同时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为易返贫户“量身定制”了县内环卫保洁、巡河员、道路维护、交通监督、护林等公益性岗位590个,对易地搬迁先后安置378个公益岗位,保证了零就业家庭一户一个岗位的总需求。对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的31人发放贷款351万元。关注离校未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切实做好实名调查、职业指导、就业推荐等工作。完善就业形势分析研判机制,持续扩大就业登记覆盖面,力求为决策提供依据。
4、建设就业服务工作站。在乔家沟、柳叶沟、南通、太平洋4个500人以上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建立就业服务工作站,500人以下集中安置点建立社区农村劳动力务工就业服务队。划分区域、入户摸底、精细调查、精准对接,做好岗位需求调查、劳务输出签约、就业失业登记、就业跟踪服务等工作。在各乡(镇)建立农村劳动力务工就业服务中心,统筹协调本乡镇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相关工作。截止2021年底,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263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316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30.5%和177%。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63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2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3%,创业带动就业1928人。
努力实施人才引育提升工程,持续激活“事业”活力。
一是人才引育力度空前。为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性人才保障,启动实施兴县“人才团圆计划”,公开选调县外机关、事业单位优秀人才来兴工作,引进优秀紧缺人才20名,指导并配合县教育局为友兰中学公开招聘31名优秀教师。
二是职称评聘有序推进。扎实推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和优秀中青年人才学历学位教学工作。全面开展2021年度职称审核申报、认定备案、聘任工作。通过审核申报、认定备案等程序,共计申报推荐教育、卫生系列等初、中、高级职称523人。
三是工资福利不断提升。正常有序开展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资格审查和直接定职工作。严格落实各项工资待遇政策,扎实推进工人技术等级考试审核和事业人员退休审批工作,精准完成非盈利性服务业10个样本单位1607名工作人员工资总额上报工作,多举措巩固提升兴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四是扎实推进省校合作战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省校合作,与高校共建“12大基地”部署要求,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建好合作载体,细化合作项目,完善合作机制,促成大同大学与兴县医疗集团的战略合作,同时建成“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和“技能服务人才培养基地”两大基地。
倾力实施社会保障提质工程,持续完善社保体系。
为坚持发挥好社会保险民生“安全网”和社会“稳定器”作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用心用情用力着手从以下五方面抓好抓细抓实。
一是做好扩面征缴工作。围绕覆盖全民、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通过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精准推进重点群体参保,统筹做好社保扩面工作,建立健全了社会保障体系。以用人单位和职工应保尽保、社会保险费应收尽收为目标,推动社会保险参保扩面,强化社保精准扶贫工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2021年底“五保”(企保、机保、农保、失保、伤保)参保单位和人数累计已达到1150户268220人。企业职工月人均养老金增至2900元左右,失业、工伤保险月人均约1506元。
二是落实社会保障待遇。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享受人员养老金标准调整工作,准确完成参保人员各类待遇核算,确保按时足额发放。严格按照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做好被征地农民参保工作,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特别是应对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进一步稳定就业、保障民生,纾困解难、聚力帮扶,为山西中铝华润有限公司、兴县华润联盛峁底煤业有限公司等14户中小微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57.3万元,及时给予了企业政策红包,稳定了就业岗位,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得到企业普遍欢迎和高度认可。
三是强化基金监督管理。深刻汲取杨兴案例沉痛教训,深入开展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检查、风险排查等,对存在问题及时抓好整改落实。强化了社保基金非现场监督和日常内控检查,对各项基金运行情况进行动态、全过程监管,最大限度确保基金运行安全。
四是对表对标提质增效。为打造“最美窗口”,把群众的“表情包”作为工作的“风向标”,紧跟政策适应需求,2021年7月全面整合职能、整编队伍、整顿作风、整优窗口,优化组合选贤用能。邀请市社保中心专技人员对各项社保经办业务、岗位设置、系统管理权限等进行全面梳理和科学设置,并进行政策理论讲解和系统实操培训。坚持每日班后小结,学习理论、交流业务、研判疑难,人人成为政策高手、业务熟手、岗位能手。在今年全市组织的技能比武竞赛中成绩名列前茅。
着力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工程,持续化解矛盾争议。
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加大日常监察执法力度。按“双随机、一公开”制度,认真开展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全面督察,重点开展农民工工资专项检查活动;妥善处理群众投诉信访案件,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引导群众依法理性维权,信访化解率达到100%;督促用人单位规范劳动用工,健全规章制度,建立争议纠纷预防机制;提升仲裁工作水平。增强基层劳动纠纷预防化解能力。仅2022年元月就为县委党校、静兴高速、北山过境公路、魏家滩美丽乡村建设等工程的10起务工人员讨薪案调纠止息,完成清理欠薪217万余元。
鼎力实施人社服务提标工程,持续抓好自身建设。
踔厉奋发谱新章 笃行不怠再出发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兴县人社局局长高俊君信心百倍、豪情满怀,表示将以“闯荡”的精神、“革新”的勇气、拼搏的魄力,开拓创新、务实重行。首先瞄准11种热门实训工种,培养社会紧缺、企业急需技能人才,以总投资4175.22万元的兴县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专项公共实训基地立项建设为开篇,继续推进省校合作战略,与北京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深度合作,建设一批“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和“技能服务人才培养基地”。
推进智慧化服务,建设网上一体的劳务数字化信息平台,精准掌握兴县劳动力的培训、持证、就业等基本信息,实现社保服务、职业推介、求职登记、失业登记、人才流动、档案转接、供需信息推送等“一点登记,全域办理”的一体化经办新模式。第三,打造一县双品牌,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优化创建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劳动力培养新模式等打造一系列“航母旗舰”利民惠民便民工程,闯出一片新天地,干出一番新事业,在高质量赶超跨越的新征程中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