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返还土地出让金供销社(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返还)


近年来,张家界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重要精神,搭建平台,给力排难,创新服务,增强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能力。今年1-5月,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完成购销总额29.14亿元,同比增长51.37%;利润总额0.5亿元,同比增长21.4%。农资销售3.73亿元,同比增长40.3%;农副产品购进总额4.82亿元,同比增长80.6%;电子商务销售0.53亿元,同比增长79.3%;土地托管2.45万亩,同比增长50.1%。


一、整合资源,搭建平台


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先后5次听取供销合作社专题汇报,研究综合改革相关工作,并将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全市绩效考核内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先后多次专题调研供销合作工作,着力解决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中遇到的能力不强问题。


培育龙头,壮大发展实力


市委市政府通过整合市供销合作社和永定区供销合作社9000万元和经投、交投、华瑞等3家国有公司11000万元资产,由市供销合作联社牵头组建了注册资本为2亿元的市农业投资公司,打造上下贯通,横向联合的市级农业投融资平台,为供销合作社深度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壮大实力。目前,市农业投资公司先后参与了武陵山珍馆、电商中心项目建设,正在启动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茶叶产业园、张家界区域性农批市场建设等项目。


补齐农村现代流通短板


以供销合作社为基础,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作用,组建市电商公共运营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市政府给予建设补助800万元,前3年每年100万元场地租金补助等优惠政策。目前,市电商公共运营服务中心已试运营,市内外150多家企业和上千个商品入驻。


打造特色农产品馆


2016年底,市供销合作联社引进深圳联合正光公司,共同投资近8000万元,建设武陵山珍馆。目前,已完成了总面积达5万平米场馆的装修,招商入驻企业300多家,成功打造成了武陵山片区7个市州72个县的特色农产品展示中心,实现了农产品线上线下体验互动。市供销合作联社在武陵山珍馆内设立了“张家界特产网”市级电商运营服务公共平台,同时,还在市工业园区打造3000平米仓储物流配送中心。


联合中国供销海外购跨境电商平台,共同打造了跨境电商平台“中国供销海外购张家界O2O体验中心”,已建成第一批农村电商站点100个。供销合作社积极对接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建设张家界市武陵山区域性农产品市场,项目已经签约,启动了前期工作。该项目占地约350亩、总建筑面积15万平米,打造成聚集农产品物流、冷链仓储、农产品批发、大宗交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


二、多措并举,给力排难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重视供销合作社就是重视农业、扶持供销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民”的要求,市委研究出台了《张家界市委 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张家界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全方位、多举措给予扶持政策。


设立综合改革专项资金


2017年,市财政暂按每年150万元列入财政预算,区县按照每年不低于100万元设立并列入预算。支持供销合作社改造基层服务网络。


活化社有资产


支持供销合作社盘活资产,将国有划拨地变更为出让地,出让金地方性收入予以全额返还,用于支持供销社改革发展。将社有资产中的10宗土地3.6万平米由国有划拨变更为国有出让性质,返还供销合作社土地出让金8796万元,供销合作社“死资产”变为“活资本”,极大增强了发展动能。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供销合作社企业历年来欠缴社保养老金历史遗留问题,明确区(县)政府结合实际,按照“退休一个,保障一个”的原则,到龄职工正常退休。同时,针对政策性亏损挂账,市、区(县)政府以3年为限,分年化解。


加强队伍建设


高度重视对供销合作社人才队伍的建设,切实解决班子和人员老化问题。市委选强配齐了市供销合作联社领导班子,增强了工作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支持市供销合作联社招录公务员和遴选干部,3年新进7名优秀年轻干部;支持市供销合作联社机关干部到社有企业兼职,担任董事长、董事、法人代表等职务,让机关干部参与企业的具体经营管理事务,按照中央、国务院供销合作社实行双线运行管理的要求,提前着手人才队伍的培养。


三、合力推进,创新服务


做实供销惠农综合服务网络平台


2016年底,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全市949个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将供销合作社纳入全市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给予供销合作社在新建村部综合服务场地中50平米的长期经营许可,委托代办社保、医保等村级公共服务,享受前3年场地租金减免的政策。供销合作社按照党建、村建、社建“三建结合”的要求,组建区县供销惠农服务公司,在乡镇建立供销惠农服务中心,联合村支两委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村级供销惠农综合服务社,按照农资农技、农村电商、便民超市 综合服务的“3 X”模式,打造新型综合服务平台。2017年,全市共建成尹家溪镇马儿山村等35个供销惠农综合服务平台示范点。


借助全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专项资金,学习借鉴山东、河北等地成功经验,积极开展土地托管,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新路径。按照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区(县)供销合作社依托优质水稻、葛粉、柑桔等特色产业开展土地托管创新试点。2017年,桑植县供销联社引进农业社会化服务龙头企业,以土地托管服务为切入点,与3000多户农民签订合同,托管田地3万多亩,在水稻、玉米、畜禽种养上打造“有机桑植”品牌,带领农民精准脱贫。2018年,桑植县委县政府将土地托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纳入全县工作大局,积极创建全市土地托管示范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