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2021香港公司注册费用(注册香港公司费用标准)

夕阳映照下的天河景色迷人。 南都拍客 张业斌 摄


4月19日上午,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双区”建设成效。省发改委、省大湾区办主任郑人豪介绍,推进“湾区通”工程,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不断深化,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形成。其中,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有序推进。“深港通”、债券“南向通”、“跨境理财通”等措施落地实施,人民币成为粤港澳跨境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截至2021年末,香港、澳门居民通过代理见证开立内地银行个人账户18.4万户,账户累计发生交易839.7万笔、金额59.5亿元。便利大湾区居民享受跨境金融服务,推动银联港澳版“云闪付”APP、微信和支付宝香港电子钱包等移动支付项目,应用场景拓展至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莲花大桥等重点民生交通领域。


广东成首个将QDLP审批权限下放的省份


作为粤港澳三地又一项支持大湾区建设的金融创新举措,2021年9月10日,《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下称《实施细则》)发布,“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根据《实施细则》,“跨境理财通”业务包含“北向通”和“南向通”,南北向同时开放,港澳投资者和内地投资者均可享受跨境投资理财产品和公募基金产品的便利。在资金跨境汇划环节,涉及的资金均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资金兑换在离岸市场完成,进一步丰富了人民币境外使用场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纵深发展。


在前述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林平回答南都记者提问时表示,截至2021年末,参与“跨境理财通”试点业务的大湾区居民超过2万人次,资金汇划5855笔,金额4.86亿元,资金双向流动均衡,交易活跃。


2020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已近两年。该意见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促进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创新水平、切实防范跨境金融风险等五个方面提出26条具体措施。


林平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协助了省政府推动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在全省落地。


QDLP指的是,通过资格审批并获取额度的试点基金管理企业,可向境内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设立试点基金投资境外一级、二级市场,投资运作主体以私募型机构为主。


广东省私募基金管理企业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珠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等地。2021年11月,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官网公布《广东省开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境外投资试点工作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全省试点工作加速推进。广东成为首个将QDLP审批权限下放给相关地市区金融监管部门的省份。《暂行办法》将QDLP审批权下放到广州、珠海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林平还介绍,依托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推进绿色金融产品标准、监管规则等在大湾区对接、互认,推动广东企业赴港澳发行绿色债券,组织大湾区内地13家法人银行开展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


另据官方统计,截至2021年末,金融机构依托“珠三角征信链”累计放贷3.51万户,金额达1750.34亿元。


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进一步提升


在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方面,林平介绍,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业务稳步发展。截至2021年末,4家试点银行开立FT账户7651个,办理资金业务额折人民币7527.8亿元。


官方数据披露,推动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落地,截至2021年末,试点银行共开立个人本外币合一账户29.5万户、单位本外币合一账户1.4万户;促进跨境人民币使用便利化,截至2021年末,大湾区内地城市与港澳间累计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到21.01万亿元。


林平表示,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已经启动,目前13项试点措施正在有序落地实施。以及,为持续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允许高新技术企业在不超过5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推进外债、内保外贷和境外放款注销登记下放银行办理。


就金融监管合作,林平介绍,一是在总行指导下,推进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与香港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联网对接;二是指导成立“横琴(珠澳)金融纠纷调解室”,专责调解涉珠澳金融纠纷案件;三是探索建立跨境洗钱风险监测合作机制,持续推进粤澳同一金融集团内部反洗钱关注名单联动核查试点;协助总行起草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金融领域专项文件,探索构建适合合作区发展要求的账户体系。


“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全国首批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试点、大湾区首批‘跨境理财通’业务在前海落地实施,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签约入驻161家金融机构,其中港资外资占三成。”在前述发布会上,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黄敏表示。


数说大湾区


经济总量


2021年大湾区经济总量约12.6万亿元人民币,比2017年增长约2.4万亿元人民币;进入世界500强企业25家,比2017年增加8家;广东省现有高新技术企业超6万家,其中绝大部分都在粤港澳大湾区,比2017年净增加了2万多家。


科技创新


孵化器、众创空间全国最多,发明专利的有效量、PCT国际专利有效申请量全国首位,广东的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3.14%。“十四五”时期一共规划建设5个重大的科技基础设施,数量居全国首位,布局了高水平国家实验室2个,10家广东省实验室、3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跟香港、澳门联合的实验室,一共有20家。


营商环境


在CEPA框架下对港澳实施更短的负面清单,基本实现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目前港澳企业在法律、会计、建筑等领域投资营商享受国民待遇。港澳企业商事登记实现“一网通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1个工作日内办结。


规则衔接


在医师、教师、导游等8个领域,以单边认可带动双向互认,3000多名港澳专业人士取得内地注册执业资格。推动制定首批“湾区标准”清单,涵盖食品、粤菜等23个领域70项标准。


民生合作


居住方面,便利港澳居民在大湾区内地购房政策落地实施,豁免提供相关证明,且可按规定使用港澳银行跨境按揭购房。教育方面,港澳居民及随迁子女同等享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以及参加中高考的政策落地实施。医疗卫生方面,“港澳药械通”试点实施,大湾区内地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可按规定使用已在港澳上市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社会保障方面,“湾区社保通”政策落地,截至2021年底,港澳居民在粤参加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累计达27.92万人次。


港澳青年来粤就业创业


就业方面,全面取消港澳人员在粤就业许可,港澳居民可同等享受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和服务,目前,在粤纳入就业登记管理的港澳居民超过8.51万人。大湾区(内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政策落实落地,累计超过1000人次的港澳居民报考,首批考取港澳居民已聘用到岗。创业方面,全省建成“1 12 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体系,累计孵化港澳项目超过2300个、吸纳港澳青年就业达3400余人。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标志性工程建成运营,大湾区铁路运营里程近2500公里。珠江口东西两岸跨江通道陆续建成。目前,已建成4条公路跨江通道以及1条铁路通道,从北向南分别是黄埔大桥、南沙大桥、广深港高铁、虎门大桥、港珠澳大桥;在建4条,分别是佛莞城际铁路狮子洋通道深江铁路深中通道;“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2条,分别是莲花山通道、中南虎城际,远期规划1条为大型的综合性通道(伶仃洋通道)。


口岸通关效率


莲塘/香园围口岸、新横琴口岸、青茂口岸相继开通,创新实施“一站式通关”“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便利通关模式,2/3出入境旅客通过自助方式通关、基本实现排队不超过30分钟。


世界级机场群港口群


白云机场三期、深圳机场三跑道、香港机场扩建等加快建设。大湾区机场旅客吞吐能力超过2亿人次、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过8000万标箱。


采写:南都记者 黄姝伦 实习生 陈曼榆


摄影:南都记者 梁炜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