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17电 日前,在第19届亚太零售商大会期间召开的“2019中国新商业与新营销高峰论坛”上,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商报研究院、中国商业消费服务企业发展趋势报告课题组联合发布了《中国商业•消费服务企业100强》榜单和《中国商业•消费服务企业发展趋势报告(2019)》,为中国商业消费服务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
根据2017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17)标准,入围榜单的企业在行业大类上总计八类: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教育业。
据评审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虽然入选的各行各业企业在数量和规模上都有一定的差异,但通过数据整理总结发现,入围百强的中国消费服务企业中暗藏着产业关键词和转型关键词,他们将是人们进一步理解行业发展和时代创新进步的重要焦点。
据悉,根据涉及到的企业数量,评审委员会收集到的百强企业核心产业关键词为:新零售、大物流、高端制造、大健康;核心的转型因子:差异化(包括专业化、产品差异、用户体验差异、品牌定位差异等等词汇)、多元化(包括互联网 、综合服务、延伸产业链等词汇)、国际化(包括走出去、加强国际合作、响应“一带一路”等词汇)、智能化(包括智慧化、科技化、数字化等词汇)。
从数据中可以发现,产业关键词“大数据”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影响最大;“大物流”对批发和零售业影响最大;“高端制造”对制造业影响最大。转型关键词“智能化”、“多元化”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影响最大;“国际化”对批发和零售业影响最大。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教育业两个行业对以上关键词都不具有其他行业所有的敏感度。
评审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基于入榜八大行业的企业和行业分析,可以感知中国商业消费服务企业对消费者的消费意识、消费观念、消费意愿、消费方式等各方面的变动趋势更加敏感,并积极响应,这是供需两端进一步融合的标志。与此同时,也可以洞悉在供给侧改革中的新动向、新努力、新尝试。当下的中国消费结构一直在升级,更替速度也在加快,中国消费服务企业如何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实现企业战略与消费结构契合,决定商业消费服务企业的未来,进一步决定中国商业消费服务市场的繁荣程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