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温州耕地占用税税率(基本农田耕地占用税税率)



□ 长江


近日,笔者对重庆市农村能源建设工作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农村能源建设工作虽然经过不懈努力和长阿期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农村能源基础差、底子薄、欠帐多、投入少、发展慢,管理工作和服务机构从上至下普遍脆弱,农民对能源建设的旺盛需求和农村能源建设发展缓慢的矛盾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障碍。


能源是农业发展的“发动机”,是农村繁荣的“启搏器”,是农民致富的“金钥匙”。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大事,是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光明工程。


一、 农村能源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市农村能源建设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下,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村电网改造大力推进,沼气建设进一步发展,秸秆气化研发和推广正在深入,农村小水电建设显著增强,煤炭开采和综合利用明显提高,薪柴控制与节能灶具紧密结合,成品油、石油液化气、天然气等能源逐步推广。


清洁能源在全市农村推广和应用日益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目前,全市农村主要清洁能源的基本情况是:


(一)农村电网改造有力推进


一是农网改造投资强劲。1998年,国家启动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对农村电网实施全面改造。其中,第一期工程投资计划46.7亿元,第二期工程投资计划28亿元,第三期工程(即西部农网完善项目)投资计划20亿元,先后共下达投资计划94.7亿元。


二是农网改造大力推进。截止2005年底,第一、二期工程改造已经完成,第三期工程已经完成34%。第一、二期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共建成110千伏变电站30座、35千伏变电站184座,新增35千伏线路2212公里,新建和改造10千伏线路37673公里,完成一户一表改造316万户。国家还投资8000万元实施了无电乡工程,解决了巫山县等8个区(县)27个乡政府所在地政府办公、学校以及居民生活照明用电问题。


三是农网改造成效明显。通过实施农网改造工程,农村电网布局不合理、技术设备落后和网架结构虚弱状况有了较大改善。农村用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得到较大提高,供电可靠率达98%以上。全市已完成农网改造的地区均实现了城乡电网同价,改造后的农村电价为0.43-0.56元/千瓦时。农村居民用电平均降低0.214元/千瓦时,每年减轻农民负担5.6亿元以上。


(二)沼气工程建设方兴未艾


一是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市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工作已开展30多年,期间,经历了发动兴建、起伏停滞和逐步兴起的曲折过程。1998年以来,我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良好机遇,加大农村沼气建设工作力度,实施“一池三改”(即: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为主要内容的建设工程,取得明显成效。1998年至2005年,累计争取中央资金投入1.5亿元(其中,国债资金1.4亿元),新增农村户用沼气25.6万户,累计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池63.3万口,根治地氟病3.4万户。调查表明,农户使用沼气每户每年可节约燃煤0.8吨以上,节约薪柴2吨左右,相当于每年5亩薪柴炭林生长量,每户年均增收可达800—1000元,农户还可开展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农业,每年可直接和间接增加经济效益2000—3000元左右。同时,实施沼气工程建设,极大地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状况,有效控制了疾病流行、森林砍伐、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村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是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取得新进展。结合农村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按照“三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全市积极推进农村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大中型沼气工程配套建设,已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103处,每年呈较快速度增长。农村畜禽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已逐渐成为新的选择,这项工程不仅开发和使用了清洁能源,而且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循环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三是沼气工程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农村沼气建设和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经过长期不断探索与实践,沼气工程后续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农村能源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从而改变了过去“重建轻管”,逐渐转移到“建管并重”的工作新路上来。永川市紧紧依托镇(乡)网络基础和街(镇)农技服务系统以及村社组织力量,在县、乡、村设立三级服务网络,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实行市场化运作,吸引了大批农户参与这一工程建设,确保了沼气工程健康推进,平稳发展。如今,永川市沼气工程保障体系建设工作取得积极成果,不仅走在了全市的前列,而且还成为了全国的“样板”。


(三)秸秆气化开发前景广阔


全市部分区(县)已开展秸秆制气的科研开发和市场推广。永川市、垫江县、铜梁县和涪陵区等一些企业在科研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充分利用农村大批稻草、麦秸、棉杆、玉米秆、高粱秆、稻壳、果壳、谷糠、树枝、锯末、刨花、杂草和各种植物藤类、茎类、叶类及牛羊粪便等丰富资源,采取热化学反应原理,通过将可燃性植物原料转变为清洁燃料,开发出了一种新的适用农村家庭炊事、洗浴、保温和烘干等生产生活多种用途的能源。铜梁县“重庆良奇灯饰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研发出的秸秆制气炉,产品投放市场后,深受当地农民欢迎。


调查显示,农业发展需要能源,农村建设离不开能源,农民热切盼望清洁能源走进他们的生活。农村对能源的需求十分旺盛,新农村建设需要开发新的能源,清洁能源在农村的市场非常广阔。专家认为,清洁能源必将成为推动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但是,由于我市农村能源建设基础差、底子薄、欠帐多,农民对能源的旺盛需求和农村能源建设发展较为缓慢的矛盾十分突出,农村能源建设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巨大障碍。


调研认为,解决重庆市农村能源基础脆弱和能源紧缺的问题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大事,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是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抓手和突破口。


二、 农村能源建设的突出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笔者认为,我市农村能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困难和当前应当注意克服的主要倾向是:


(一)农村能源建设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不”


1、能源结构不合理。调查发现,全市农村生活用能中,使用秸秆和薪柴直接燃烧的占第一位,其次为燃煤,而使用电能、沼气、成品油、天然气、液化气以及其他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则不足10%。由于使用优质燃料的农户少,清洁能源覆盖率低,农村用能结构极不合理,有效资源和能源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


铜梁县地处渝西丘陵地区,全县共有人口81万,其中,农村人口67万,占总人口的82.71%。据调查,该县农村能源结构年消费总量是:⑴秸秆和薪柴—折合标煤20.15万吨、⑵原煤—折合标煤13.96万吨、⑶电能—折合标煤1.4万吨、⑷沼气—折合标煤0.73万吨、⑸成品油—折合标煤0.58万吨、⑹石油液化气和天然气—折合标煤0.098万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等几乎为零。由此看出,秸秆、薪柴和原煤占了农村能源消费总量的92.39%,而电能、沼气、成品油和石油液化气及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只占农村能源消费总量的7.60%,能源结构极不合理,不可再生能源和污染能源与清洁环保能源的消费差距巨大。


2、能源发展不平衡。我市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大城市带大农村任务十分繁重,全市40个区(市、县)中,其经济基础、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和发展速度等各不相同,差异甚大。全市农村能源建设不仅规模较小,而且能源发展极不平衡。2005年全市农村人口2430.93万人、718.84万户、农村人均纯收入2809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00年的3. 32 : 1,拉大到2005年的3.64:1,扩大了0.32个百分点,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3:1的警戒线,也高于全国3.22:1的平均水平。


由于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农村能源建设发展极不平衡。全市农村沼气建设虽然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历程,但其发展规模和建设速度仍然较低,农村沼气用户数仅占全市总农户的8.80%,比四川省低6.4个百分点、比广西自治区低21.2个百分点,且规模小,覆盖率低,内容单一。60%以上的区(市、县)达不到全市的平均水平,边远高山地区的沼气建设更是不容乐观,个别地区甚至出现长期滑坡和逐年倒退的情况。


3、能源政策不到位。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西部地区


农网改造工程”、“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等加快农村能源建设的扶持政策,一些省(市、区)也立足本地实情制定了相关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农村能源建设工作。但是,我市能源政策不到位、能源机构不健全等问题依然存在,有的地方甚至十分突出。一是农网改造工程政策没有完全落实。集中反映在农民对第三期农网改造进度迟缓不满意。据调查,永川市、铜梁县部分农户已按时缴纳了改造款,但农网改造却迟迟不见动静。铜梁县旧县镇是一个经济强镇,该镇仍有20户农户未能用上照明电,全镇26个村有半数以上没有实施农网改造,农村常常停电,事故频繁,纠纷不断,农民反响十分强烈。二是一些干部群众对农户沼气建设用地和农村养殖大户沼气工程建设支持扶助政策了解不透,把握不明。调查发现,不少农户和农村干部对农户沼气建设用地政策和农村养殖大户沼气工程建设支持扶助政策十分困惑,这已成为制约沼气建设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据了解,四川省政府在80年代就明文规定,每户兴建沼气池可用地15平方米;浙江省温州市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完成大中型沼气工程的实行奖励10万元补助政策。三是农村能源机构设置政策逐渐弱化。据基层干部和群众反映:2001年机构改革后,全市农村能源管理和服务机构从上至下普遍削弱,特别是县、乡两级农村能源机构设置大都处于“三无”状态。即:管理无机构、工作无经费、服务无人员。铜梁县旧县镇永兴、檬梓两村在2001年前,先后发展沼气100余户,其后,因无人问津、无人服务,沼气池全都处于瘫痪状态。然而,四川省在各市、县普遍设置有“农村能源管理局”,在每次机构改革中,农能局和乡镇沼气办及村社沼气员队伍建设不仅没有遭到削弱,反而逐年得到加强。该省农村能源建设,特别是沼气工程建设不断发展,农村能源建设呈现:管理有机构、工作有经费、服务有人员。


4、能源资金不配套。国家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要求,中央下拨各省(市、自治区)用于沼气工程建设项目的资金,各地需按中央投资的10%进行配套。但是,我市因种种原因,从市到区(县)两级资金均未配套。许多地方因工作经费匮乏,沼气工程建设仅仅依靠中央下拨的国债资金推动,沼气工程建设缺乏活力,本应燃烧旺盛的沼气,反而失去了应有的“朝气”。


四川省在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中要求,省—市—县各级资金要足额配套,并采取三级联动、定期检查、及时通报、奖勤罚懒的办法,强化配套措施,筹集建设资金,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全省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工作持续发展。2005年,全省新建沼气23万口,累计达到300万口,1000万农民受益,其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5、能源管理不完善。尽管我市在部分地区总结和摸索出了农村能源建设管理与服务的成功经验。但是,就全市总体而言,农村能源建设管理工作还存在,认识不够到位、制度不够健全、管理不够规范、服务不够热情等问题。许多地区农村能源管理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沼气工程建设中“重建轻管”的行为较为严重,而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建管并重”或“三分建、七分管”的科学建设和管理服务模式,尚未被广大干部和群众认识接受。江北区五宝镇共有人口1.3万,全镇有7个村、1个社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830元。70—80年代,该镇共建有沼气池20口,由于年久失修,无人管理,无人维修和无人服务,20口沼气池先后全部报废,至今没有新建,当地农民对此十分痛心。


调查表明,我市农村能源建设管理工作面临巨大困难,沼气工程管理与服务存在诸多问题,农村能源建设持续健康推进和稳步协调发展的道路任重道远。


(二)农村能源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困难是缺乏“三力”


1、投入缺乏“原动力”。一是财政投入乏力。近年来,市级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不是逐年增加,而是逐年减少,市级财政支农支出占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由1997年的7%下降到2004年的5.2 % ,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 5个百分点,而且低于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二是信贷支农不力。虽然农业贷款绝对额有了明显增长,但是与农业农村的发展要求相比仍然极不适应,信贷资金的主要投向是城市,而不是农村,农村信贷资金缺口长期存在。三是农民缺资无力。2005年,全市农村经济总量仅108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09元,相当于城市居民收入的1/4,也相当于上海等发达省(市)农民收入的1/3,农民增收难,能源建设投资无力。


2、建设缺乏“整合力”。农村能源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帮助和协同配合。长期以来,从上至下,涉及农村能源建设投资和管理的部门及单位众多,各部门单位之间缺乏相互沟通与协调,造成多头审批,条块分割,或互争利益,或相互推诿,难以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农民参与农村能源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作用没有得到应有发挥,各个建设要素尚未激活,很难集中工作精力,明确工作重点,克服工作难点,致使农村能源建设缺乏有效的“整合力”。


3、发展缺乏“扶持力”。农村能源建设,需要全社会长期扶持,全力协作,齐抓共管。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果。但是,由于历史等诸多原因,全社会还没有真正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共识,农村能源建设和发展较为缓慢,有些地区甚至十分落后。事实证明,目前农村能源建设落后的现状,是与社会长期缺乏政策、资金等扶持有着重要的关系,长期缺乏社会扶持力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能源难以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是法律保障扶持不够。我国《土地法》、《农业法》等法律规定,农民享有土地,农民是土地的真正拥有者,农民在农村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调查所到之处,几乎每个农村干部和农民对现行土地政策不甚满意,积极呼吁和要求修改有关法律,加大承包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从根本上保障和扶持农民,以破出制约农村发展的“颈瓶”;其次是投资倾斜扶持不够;第三是人才培训扶持不够。


(三) 当前应当注意克服的几种“倾向”


调查发现,当前,各地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出现了以下几种值得注意警惕和应当克服的“倾向”:


1、“一点红,遮一片穷”的形象工程倾向。各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活动中,相继规划和确定了一批“示范村”,而“示范村”大都处于本地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各项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村社,以示“样板”,令人“看齐”。但是,许多基层干部和农民对这种上“规模”式的“示范村”建设活动另有看法和担心:大量的资金集中在个别条件尚好的村社,好比“锦上添花”,但却遮掩了一片贫穷落后的村社。农民称之为“一点红,遮一片穷”,他们担心“示范村”成为某些领导的“形象工程”。


2、“雷声大、雨点小”的形式主义倾向。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战略部署,是一项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历史性选择,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把新农村建设工作逐渐引向深入。但是,一些部门和单位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认识不足、行动不快、措施不力,有的按兵不动、有的观望等待、有的敷衍了事,还有的为应付上面检查和下面催问,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把新农村建设工作“放在嘴上,不落实在行动上”。被群众痛斥为“雷声大、雨点小”或“光打雷、不下雨”的形式主义。


3、“两头热、中间冷”的消极麻木倾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各地纷纷行动,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农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有些部门单位,甚至个别领导干部不围绕中心,把握不住工作方向,不加强学习,领会不了中央精神,不深入基层,感受不到农民所盼。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消极麻木,按部就班,不思进取,缺乏对农民兄弟的起码感情和对农村工作的基本热情,肩负不起建设新农村工作的历史任务,丧失抢抓新农村建设工作发展的历史机遇 。被群众形容为“两头热、中间冷”的消极麻木倾向。


三、 农村能源建设的措施建议


调查表明,推进农村能源建设,要从农业、农村、农民实际出发,把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最急需,要求最迫切,反响最强烈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农村能源建设问题,是广大农民所思、所想和所盼,是农村的难点、热点和焦点,必须高度重视,深刻认识,明确目标重点,创新工作机制,扎实有效推进。


(一) 增强“一个共识”


能源是农业发展的“发动机”,是农村繁荣的“启搏器”,


是农民致富的“金钥匙”。经济要发展,能源需先行,农村要进步,能源可开路。农村能源建设与发展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条件,又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农村能源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离不开能源的强大支撑。


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广大农民的所思所盼,是惠及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因此,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要充分认识农村能源建设工作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不遗余力帮助支持农村能源建设和发展,切实增强一个共识:高度重视农村能源建设工作,清醒认识农村能源建设发展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加大农村能源投资力度,加快农村能源发展速度,加强农村能源开发梯度,全面持续协调推进农村能源建设。


(二) 实施“三大工程”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市农村能源实际,笔者认为,重庆市农村能源建设工作要以发展清洁能源为目标,以电力和沼气建设为重点,以开发秸秆气化等生物能源和其他清洁能源为补充。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重点,增添办法措施,大力实施“农网改造”、“沼气建设”和“秸秆气化”三大工程。


——农网改造工程。电力是国家能源的宝贵资源,是农村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农网改造,农村与城市用电达到“三同”(同网、同质、同价),既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状况,又为农民增收节资。这项工程是农民对能源建设关注最广泛、参与最积极、行动最迅速、反响最强烈、成效最明显的“热点”。必须大力推进农网改造工程,全面完成第三期农网改造任务,尽快完成农村电网改造的续建配套工程,进一步加大农网改造覆盖面,确保农村电力供应和安全用电,加强小水电开发规划和管理,扩大小水电代燃料试点规模,切实维护农民利益,扎扎实实做好农村能源建设工作。


——沼气建设工程。我市沼气建设经过长期改造和不断创新,技术越来越成熟、建设越来越先进、应用越来越广泛、使用越来越简单、管理越来越规范。池形由原来的“远、大、深”改进为现在的“圆、小、浅”,池盖也由原来的水泥盖改进为现在的玻璃钢盖,农民普遍欢迎。应当看到,在当今社会能源异常紧缺的时代,大力加强农村沼气建设,努力增加建设投入,扩大农村家庭户用率,增加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覆盖率,既节约了开支,增加了收入,又改善了家居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还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循环经济发展。大力推进沼气建设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是一项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工程,必须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加快步伐。一是要继续积极争取中央国债项目投入,认真按照项目建设资金足额配套。二是要实行多元化筹集建设资金,激活各方面参与建设的积极因素。三是要加强统筹协调工作力度,不断总结和探索沼气建设管理与后勤服务的长效机制。四是要实事求是地重新制定和修改《重庆市“十一五”农村沼气建设规划》。我重庆市有关部门制定的“十一五”规划,2006年全市新建沼气5—8万户,2010年新建户达到40万,总数累计达到100万户。四川省计划2006年兴建沼气池40万口,而重庆市“十一五”规划建设沼气池仅40万口;广西自治区计划“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沼气池25万口,2010年沼气入户率达到50%。因此,要使《规划》更加符合中央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精神、更加结合重庆市农村的实际、更加适合农民对沼气建设的热切期盼。


——秸秆气化工程。秸秆气化燃烧是清洁的生物能源。


秸秆不仅可以气化燃烧产能,而且可作为沼气发酵原料,我市广大农村原料丰富。秸秆气化在部分地区的成功试点,使人们看到了这一新型生物能源的巨大市场空间和新一代清洁环保能源的无限潜力,增强了科学研发秸秆气化的信心和决心,坚定了推进秸秆气化工程发展目标,认清了农村能源未来发展方向。大力推进和实施秸秆气化工程,必须坚持以下三个原则。即:必须坚持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必须坚持政策扶持与科学研发相结合的原则、必须坚持成熟推广和市场运行相结合的原则。


(三) 建立“五项机制”


新农村建设是针对广大农村的一场重大变革,是破解“三农”难题的一场攻坚战役。农村能源建设是新农村建设 的重点工作之一,要创新工作模式 ,转换工作思路,改变工作方法,努力探索一套有利于推进农村能源建设的工作机制。


——统筹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是农村能源建设的关键。重庆市农村能源建设基础脆弱,发展速度缓慢,农民对能源建设十分关注。解决好农村能源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农村能源建设任务艰巨,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建立统筹协调机制,统一组织,加强协调,合力推进。一是要统筹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利益格局,加大农村能源建设投入。二是要统筹城乡能源发展战略,协调城乡能源统筹发展规划,注重向农村能源倾斜。三是要统筹城乡能源政策体系,研究城乡能源工作重大问题,制定促进农村能源发展的政策措施。四是要成立全市城乡能源协调发展领导小组,指导全市城乡能源建设发展工作,制定城乡能源统筹发展的工作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五是要早日完成《重庆市“十一五”农村沼气建设规划》修编工作。


——长效投入机制。长效投入是农村能源建设的核心按照中央提出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的原则。市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村能源建设的投入。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持农村能源建设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确保“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国债项目地方配套资金,逐步形成农村能源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要把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和土地出让金的部分资金安排用于农村能源建设项目;要尽快研究制定农业投资法,从法律上确保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资要保持一定比例并稳步增长。要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注重向农村能源建设投放。要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实施市场化运作,激活投资主体,加大对农村能源建设的投入。要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企业、社会和农民增加对能源建设的投入,逐步建立起全方位、各层次、多渠道的投资机制。


——科技创新机制。科技创新是农村能源建设的重点。


一是要依托科研院校,整合技术力量,调动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注重农村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增加科技含量,降低建设成本,努力提高农村能源建设科技应用水平。二是要着眼农村能源技术与农业技术措施、工程措施的有机结合,形成各具特色的多种应用模式。三是要建立新型农村能源科技研发和推广服务机制,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高农村能源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推广能力。四是要强化农村创新人才培养,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全面提高科技对农村能源建设和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五是要集中科研力量,加大科研投入,激活科研要素,积极研究和开发农村沼气,特别是秸秆气化及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


——服务保障机制。服务保障是农村能源建设的基础。


——监督制约机制。监督制约是农村能源建设的保证。


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农村能源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落实各项管理措施,督促能源建设项目单位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组织实施。要加大农村能源项目建设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制约,及时发现和纠正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特别强化对农村能源项目建设的资金监管措施,进一步建立健全项目财务监管制度、物质监管制度、物资采购监管制度,确保项目规范有序实施。要制定《重庆市农村能源建设考核工作办法》,严格工作考核奖惩,并将其主要内容和监督措施等编入《重庆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目标考核办法》。




(二00六年五月二十二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