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个人总收入增长的计算公式(个人可支配收入计算公式)

其实很早就想写今天这一期,谈收入分配的问题,这个和每个人的收入都相关,也是能让我们知道为什么工资高,为什么工资低,还该不该坚守,或者换行。




80年代,有一句话叫“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个人”,这句话是讽刺搞高端科研的人收入太低,面对80年代飞涨的物价,他们很无奈,心里拔凉拔凉的。




面对改革开放汹涌的浪潮,很多人坐不住了,纷纷选择下海经商,成为了一方诸侯,富甲一方。与之前办公室还在体制内的同事对比,差距很大,感慨不已。




那公式究竟是之前体制内的人能力不强,魄力不够,还是辞职下海的人能力超群,思维开阔呢?




其实都不是,只是搭上什么车的缘故。




个人收入的高低,和自身努力奋斗有关,但是更重要的是和收入的分配机制有关。




上游没有活水,下游就眼巴巴地看着,再怎么筑坝,也无济于事。一个系统,里面的人收入的高低,主要就是看这个系统收入的高低。




科研院所,中央部委,这些系统的工资都是从中央财政收入中得来的,如果中央财政收入不够,那这些系统自然收入就非常少。







改革开放之初,中央财政收入稀少,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为可怜的15%,这点收入,又要维持国防开支,科研投入,还要让中央部委扩大,杯水车薪。




于是乎,吃中央财政饭的人群就显得很寒酸,远远比不过个体户。




为什么个体户收入能暴增,其实和人员的勤奋毫无关系,勤劳致富的概率在任何年代都是不可能的,谁要是说自己是勤劳致富,那可能对这个世界有误解。




个体户致富最大的原因就是他所在的长的体系活水多。




个体户的竞争者是国营单位,国营单位的负担很重,退休工人算一个,还有更重要的是传统产业的投资。




打个比如,国有企业以前投资的项目,是为了国家需要,改革开放后社会转型,个体户可以无负担的创业,可是国有企业不行,之前的投资还没有折旧完,这是不是巨大的包袱?




就好比现在新能源车火爆,但是也就是火了比亚迪,对于上汽和广汽这些燃油车巨头来说,新能源可不是什么利好,是切切实实的打击。他们大部分的生产线和公式配套的产业链都是在燃油车领域,现在说燃计算油车不行了,那广汽上汽这些企业的员工收入怎么增长?




这不是上汽压榨员工,而是整个汽车工业财富再分配导致的结果。






在中央和地方的分配体系严重不均衡的情况,让很多科研人才和中央部委的人才流失,于是在1994年,实现总收入了税制改革,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再分配达到了相对平衡。







于是乎,“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句话就逐渐消失了。




可是,我们为什么依然很穷?




因为我们整个国家的活长的水还没来。




内部调整,只是让内部收入再均衡,并没有实现全民富裕。把中国放在全世界的体系内,我们还是没有多的收入增加,这个从历年中国贸易差额就可以看出来。







在1978年到199个人3年的这16年时间里,我们总的贸易是逆差,也就是说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不但没有赚到外国人的钱,反而让他们把我们的钱赚走了。




本来我们就穷,还要当成欧美日的商品倾销地,结果是我们更穷。




因此,在1994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分配体系中的作用没有改善,导致整个国民收入都没有得到增加。




到了1994年,人民币大幅度贬值之后,让出口开始顺差。特别是2001年加入WTO以后,顺差急剧加大。







外贸迅速扩大,让全国变成财富普涨,大家干什么都能赚钱,房地产赚钱,工厂也能赚钱,旁边的店铺餐饮都跟着受益,甚至连收废纸的都可以成为首富。











那些年,当过首富的人有卖家电的黄光裕,卖房子的王健林,搞游戏的陈天桥,搞网站的丁磊,卖饲料的刘永行,卖水的宗庆后。




从94年到2015年,好像干什么都能增长赚钱,胆子越大,收益越高,杠杆越高,暴富越快,那是一个捡钱的年代。




能捡钱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国作为一个整体,向全世界输送商品,让全世界的货币源源不断地涌入国门,大量的财富被我们积攒起来。




全体国民雨露均沾,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是获利的,就连农业也是如此。总收入因为外贸的火爆,让农增长业税成了鸡肋,之后顺势取消农业税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到了2015年以后,外贸顺差开始下滑,导致整收入个制造业体系内的人员收入的增长都开始陷入停滞。




因此,制造业聚集的地方,房价就上不去,消费也上不去。




此时,互联网迅猛发展,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房价就开始像摩天大楼一般直上云霄。







看看阿里这个增长率,如此庞大的体量,还能保持增长50%以上,让人咋舌。




这么高的增长速度,也让财富迅速地往可支配互联网这个体系涌,财富的巨量增加,当然会让这个体系之内的员工待遇迅速增加。




同样一个程序员,在互联网企业收入就比在实体企业高很多,如果说互联网和实体企业对程序员要求不同,那还可以说得过去。可是财务,行政,后勤服务等没太大差别的人员,和实体企业的工资差异也是非常大的。




这种差异完全就是体系带来的,并不是个人能力的差异。






说完了过往,再说说以后。




未来,个人收入的增长应该从什么角度看呢?




▶首先,要从全球体系的方向来看。




现在我们要面向世界,占领全球中高端领域,因此,只要中高端领域,挤占欧美日韩的市场,就会是一个不错的赛道。




就算这些领域不盈利,也没事,国家会大量的补贴,这类企业不盈利也可以上市融资,那还能怎样亏待内部员工呢?




半导体是如此,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制造和软件都是如此。在这些领域的景气度会持续多年,在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也会被过多年的好日子。






▶其次,要寻找洼地。




我收入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定会努力实现区域均衡,所以不要听信很多人说的一线城市永远好,内地城市永远差之类的说法。




在洼计算地开垦,时间久了,一定会等到国家政策转变带来的利好兑现。




千万不要集合六个钱包把余生的幸福搭进部分领域。




不但是地域洼地,产业洼地也是如此,很多行业,比如说医可支配生,以前是个投资回报率不高的职业,以后回报率会很高。






其实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归根到底就是一个意思:选择热门行业的公司,收益会更高,这些热门行业大多就是国家需要的行业。




对很多做技术的来说,可能无法随意更换行业,那就要选择有潜力的地区,综合成本更低的地区,企业利润空间会更大,员工的净收益也会更大。




比如说同样的工种,在成都重庆,刨去各项开支,净收入比上海更高,那员工幸福感当然会更高。这是由一个地区的整个体系决定的,会切实地影响到这个地区所有的人。




怎么样,就算我说了这些,是不是也不能改变大家的看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