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收 >

如何才能不被纳税评估系统预警


公司在去年有次被税务稽查的经历,当时财务部上下只要有时间就去翻凭证,自证清白。我们公司一个月就有上百本的凭证,真是让人翻到绝望。

税务稽查原因或内或外,外部呢主要是供应商走逃失联,该交的税没有交,企业抵扣了进项自然不行。内部呢主要是财务指标在税务局系统被预警。今天我们来聊聊公司申报数据如何才能不被税务局系统预警。

01

税务局评估体系

为了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税务机关运用数据信息对比分析,对税务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做出判断,这就是税务局的纳税评估体系。

纳税评估体系有通用分析指标和特定分析指标

纳税评估分析方法,主要有:对纳税人申报纳税资料进行案头的初步审核比对,以确定进一步评估分析的方向和重点;

通过各项指标与相关数据的测算,设置相应的预警值,将纳税人的申报数据与预警值相比较;将纳税人申报数据与财务会计报表数据进行比较、与同行业相关数据或类似行业同期相关数据进行横向比较;

将纳税人申报数据与历史同期相关数据进行纵向比较;

根据不同税种之间的关联性和钩稽关系,参照相关预警值进行税种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分析纳税人应纳相关税种的异常变化;

应用税收管理员日常管理中所掌握的情况和积累的经验,将纳税人申报情况与其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相对照,分析其合理性,以确定纳税人申报纳税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通过对纳税人生产经营结构,主要产品能耗、物耗等生产经营要素的当期数据、历史平均数据、同行业平均数据以及其他相关经济指标进行比较,推测纳税人实际纳税能力

纳税人数据被内部交叉比对,同行业横向对比,企业各年度之间纵向对比后,税务局认为你这税负还是有问题,就要请企业财务部门负责人去喝茶了,进行税务约谈。

税务约谈要经所在税源管理部门批准并事先发出《税务约谈通知书》,提前通知纳税人。

评估分析和税务约谈中发现的必须到生产经营现场了解情况、审核账目凭证的,应经所在税源管理部门批准,由税收管理员进行实地调查核实。对调查核实的情况,需要处理处罚的严格处罚。

如果发现纳税人有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或其他需要立案查处的税收违法行为嫌疑的,移交税务稽查部门处理。

这么看来,公司财务数据如何看起来就很健康,就是关键了。

02

关注关键指标

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

变动率指标变动率=(本期数-基期数)÷基期数×100%

这里指收入、成本、期间费用、利润和销售额变动率

税务部门:变动率超出预警值,进一步分析。

财务应对:在允许的情况下平滑确认,各年数据均衡变化。季节性差异明显的企业,各年确认收入成本期间最好相同。另外,规范会计核算,不要随便改变科目核算内容。

如果公司发展变化较大,据实做没问题。了解预警指标,但是不迷信预警指标。

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

一、增值税税收负担率(简称税负率)

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应税主营业务收入)×100%

计算分析纳税人税负率,与销售额变动率等指标配合使用,将销售额变动率和税负率与相应的正常峰值进行比较,销售额变动率高于正常峰值,税负率低于正常峰值的;销售额变动率低于正常峰值,税负率低于正常峰值的和销售额变动率及税负率均高于正常峰值的均可列入疑点范围。运用全国丢失、被盗增值税专用发票查询系统对纳税评估对象的抵扣联进行检查验证。


根据评估对象报送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其他有关纳税资料,进行毛益率测算分析、存货、负债、进项税额综合分析和销售额分析指标的分析,对其形成异常申报的原因作出进一步判断。

对销项税额的评估,应侧重查证有无账外经营、瞒报、迟报计税销售额问题。

企业内部应该在每期申报后计算统计一下税负率,自己对于税负率水平有一个基本评估。


二、企业所得税评估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

1.所得税税收负担率(简称税负率)

税负率=应纳所得税额÷利润总额×100%

与当地同行业同期和本企业基期所得税负担率相比,低于标准值可能存在不计或少计销售(营业)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运用其他相关指标深入评估分析。

2.主营业务利润税收负担率(简称利润税负率)

利润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主营业务利润)×100%

上述指标设定预警值并与预警值对照,与当地同行业同期和本企业基期所得税负担率相比,如果低于预定值,企业可能存在销售未计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应作进一步分析。

3.应纳税所得额变动率

应纳税所得额变动率=(评估期累计应纳税所得额-基期累计应纳税所得额)÷基期累计应纳税所得额×100%

关注企业处于税收优惠期前后,该指标如果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存在少计收入、多列成本,人为调节利润问题;也可能存在费用配比不合理等问题。

4.所得税贡献率

所得税贡献率=应纳所得税额÷主营业务收入×100%

将当地同行业同期与本企业基期所得税贡献率相比,低于标准值视为异常,可能存在不计或少计销售(营业)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应运用所得税变动率等相关指标作进一步评估分析。

5.所得税贡献变动率

所得税贡献变动率=(评估期所得税贡献率-基期所得税贡献率)÷基期所得税贡献率×100%

与企业基期指标和当地同行业同期指标相比,低于标准值可能存在不计或少计销售(营业)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运用其他相关指标深入详细评估,并结合上述指标评估结果,进一步分析企业销售(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的变化和异常情况及其原因。

6.所得税负担变动率

所得税负担变动率=(评估期所得税负担率-基期所得税负担率)÷基期所得税负担率×100%

与企业基期和当地同行业同期指标相比,低于标准值可能存在不计或少计销售(营业)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这种大税种监控力度大,印花税是小税种,税务局关注度不高。所以有的企业选取部分合同申报印花税,真就没出现问题。但印花税也有比对指标,主要是与销售收入比对。但如果税务要查印花税,问题也是明摆着

要谈税负率,自然给大家一个预警值是最好的。但这是税务内部数据,自然不会流通到外部。大家可以网上搜一下税负率预警值,但那仅能做个参考,同一个行业在年度、地域、规模上的不同,预警值肯定是不同的,在税务的大数据中,“千企千面”。

今天先分享到这里,财税文章内容枯燥,多了可能有点读不下去。



文章主要参考:《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5]43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