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亏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与企业养老保险基金)

本文视频版请见:养老金为何亏空?真不怪这一代打工人,是历史的锅




当时为了确保制度的平稳推出,就搞了所谓的「工龄视同缴费年限」,这什么意思呢?就是当年那波退休的老人,年轻时并没有交过社保,但现在直接认定为他们交过,所以他们就可以直接凭空开始拿养老金。这个做法影响深远,直到如今,比如1992年以前就参加了工作,2020年才退休的人,都可能还涉及到拿92年以前的工龄证明,去认定更长社保缴费年限的问题。


切换:从企业自己大包大揽员工养老,到社保统一来负责

关于没交社保却直接拿养老金,有人就说了,这显然不公平。的确,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历史问题。但平心而论,先说实操性,社保推出之前,根本就没有社保的说法,即便当年想交,也没地方缴纳。


再说回公平性,那一代人本来应该提前留一笔钱,作为他们日后的养老金,这话没错,但结合我的专业,这个问题实质上是个国家层面账本的会计问题。那代人没有留出这笔钱,那节约出来的人力成本去哪了?答案是变成了国企更多的利润。那笔本应是养老金的钱,就转而以国企利润的形式躺在国家的账本中。



给定都是国家给大家发养老金,那无非就是国家从左包里(养老金专户)掏钱,还是从右包里(国企利润)掏钱的问题了,实质都一样,宏观层面也就不存在公平的问题。


现在经常看到的国企股权无偿划转,充实社保基金,也是一个道理。你可以理解为这是在补历史的欠账,因为当时用工龄视同缴费年限来过渡推出社保制度时,意味着员工养老的包袱从每个企业自己大包大揽,变成了社保系统统一来负责。


1992年之前只是没有社保这个东西,但也有养老一说的,企业按说自己本来也要预留一些员工养老费用,那现在既然统一交给社保系统负责,企业在做这个切换的时候,是不是也得直接拿一些钱给社保系统?有些企业当时是划转了资金的,但给得足够多吗?不好说,不过既然现在后验地发现社保钱不够用了,国企自然应该拿更多的钱来补贴,所以也不难理解现在的国企股权无偿划转了。



现收现付:空账问题的根源

社保推出之后,具体是如何运作的呢?现收现付,也就是年轻人大家都开始缴纳社保了,但钱并不拿去专门存放和增值,而是立即又发给了同时代的退休人员。工作缴纳了社保的人,名义上有一个专门的养老金账户,账面也记录了数字,但却没有对应的真金白银,因为钱当年都发给别人了。


这就是账实不符,大家的养老金账户成了「空账」。假设年轻人一直很多,老人很少,那空账模式也能玩得转,反正空账的年轻人老了,就继续拿新的年轻人养着就行。但后来人口越发老龄化,年轻人作为供给端越来越少,养老金问题自然爆发。


并轨: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也要交社保了

养老金供给不足还有另一个原因,即所谓的养老金双轨制,也就是即便工作交社保,也不是每个人都交,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以前就不用交。不交社保却可以拿退休金,光看这一点,其实类似于前面提到的90年代职工没交社保但可以直接拿养老金,反正资金来源都是国家账本的内部转移。


但争议更大的点在于,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普遍高于一般企业职工,每个月到手上万的情况相信各位也听说过。为什么会这样?谁也说不清,因为规则不透明。有人说反正是双轨制,大家的养老金池子互相不影响。的确,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的来源是财政拨款,与企业职工缴纳的养老金池子是两个渠道,但究其本质,财政的根本来源也是取之于民,所以大家不患寡,而患不均


2014年,养老金并轨的改革正式落地,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也需要和企业职工一样开始交社保了,具体操作时遵循「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



老人和中人是过渡性安排,解释一下新人新办法,它意味着2014年改革之后才进入事业单位工作的年轻人,从缴纳社保到领取养老金,流程就都与企业职工一样了。几十年后这波年轻人能拿到多少养老金?与企业职工还会有多大差异?我说不准。但养老金并轨确实是一次有意义的变革,至少,它让大家都在同一套规则下对话,有了相互比较和监督的基础。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但这也只是反映了中国社保复杂程度的冰山一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