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调整的影响(个人住房贷款调整有什么影响)



此次1年期LPR报价下调,也打破了自2019年9月以来,1年期LPR报价与1年期MLF招标利率始终保持同步调整、点差固定在90个基点(0.9个百分点)的局面。


王青认为,12月15日央行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可为银行每年降低资金成本约150亿,而7月全面降准已为银行每年降低资金成本约130亿。累积效应下,两次全面降准对银行降低成本效果明显,成为本月触发1年期LPR报价下调的一个直接原因。


赵伟认为,近期央行也在多个场合强调,要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连续两次降准等也积累了一定成本下降动能。1年下降、5年不动,符合地产调控、政策调结构的需要。


除了全面降准,也有部分分析人士认为,存款利率自律上线的调整方式也触发了LPR下调。今年6月初,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确定方式做出调整,即由此前的“基准利率×倍数”改为“基准利率 基点”。


王青表示,根据央行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此次存款利率自律上限优化成效显著,其中存款利率发生明显变化,短中期存款利率基本平稳,长期存款利率明显下降,存款市场竞争更加有序。具体而言,9 月新发生定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2.21%,同比下降 0.17 个百分点,较存款利率自律上限优化前的5月下降0.28个百分点。其中,2年、3年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较5月分别下降0.25个、0.43个和0.4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这段时间银行存款成本整体上出现下行,也为银行下调贷款市场利率报价(LPR报价)提供了动力。


5年期LPR报价保持不变


“5年期LPR并未调整,说明金融机构对房地产市场仍然谨慎。”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5年期LPR利率为中长期贷款定价基准,且主要以居民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为主。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下,房地产市场不会贸然放松,利率不做调整也属正常现象。


在经历前期的房贷紧张局面,10月份以来,房地产信传递出边际向暖的消息。12月13日,央行官微发布11月份个人住房贷款统计数据。11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1万亿元,当月增加4013亿元,较10月份多增532亿元。这是央行连续第二个月单独公布个人房贷数据。


另外12月9日,央行发布2021年11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7万亿元,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5821亿元。


王青也认为,本次5年期LPR报价保持不变,主要源于当前“房住不炒”的房地产调控基调未发生改变,而监管层正在着手推进包括房企融资环境回暖、居民房贷发放加快等措施。若未来房地产市场继续承压,不排除在后续LPR报价下调过程中5年期LPR报价与1年期LPR报价同时下调的可能。


后续仍有政策空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等,梁斯认为,此次LPR下调有助于引导金融机构继续下调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帮助企业稳健运行和加快恢复。另一方面,本月连续出现降准、降息,同时财政部也已向省级财政部门下达了2022年提前批专项债额度,宏观调控政策逆周期调节已开始全面发力,未来或将继续加码。


“LPR下调或只是开始,降银行成本是关键。”赵伟表示。他认为,持续降低实体融资成本,才能更好激发实体活力。1年LPR小幅下调5BP,对应短贷利率下降幅度可能更小,对持续疲软的需求激发尚有限;按照当前企业短贷33万亿存量、乐观估计降低成本有165亿元,而短贷占企业全部贷款比重不到30%。


12月同步迎来降准、降息,未来货币政策如何演绎?“宏观调控政策在强化逆周期调节的同时也要同步做好跨周期调节,预计短期内不会出现连续降准、降息操作,要为后续留下政策空间,以实现短期稳增长和长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梁斯表示。


对于未来货币政策,黄文涛认为,短期看,央行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MLF)的精准投放对冲货币市场短端波动,提供稳定的货币环境。中期看,明年上半年是美联储加息前、通胀压力小、经济下行压力大、信用风险触发的叠加期,降息具有合适契机。此外,1年期LPR调降也为宽信用提供了更为有利的金融条件,明年宽信用可能指向新老基建、先进制造业、碳减排、科技创新和优质房地产公司(及按揭贷款)等领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