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热点 >

《史记》系列故事二:“五帝本纪”之颛顼与帝喾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黄帝篇最后说,黄帝死后,把帝位传给了他的孙子高阳氏,也就是颛顼。看到这里我们是不是会有个疑问呢?按照正常的传位制度,应该传位给他的长子玄嚣,或次子昌意才对?为何会传给他次子的儿子呢?


史记》中并没有说。到其他史料有记载,说黄帝本来是要传位给玄嚣的,但是玄嚣却坚辞不受,说他“下车伏地而泣,逊而不受。降水江水,位于曲阜之北,邑于穷桑”。当时传位给他的时候,玄嚣也已经七八十岁了,可能因为自己年龄太大了吧。


那长子不受,该传位于次子昌意了吧。当时昌意四五十岁,正值壮年。然而并没有。黄帝传位的宗旨是不论辈分,只要是血统纯正就行。主要是看才能品德。


郦道元的《水经注》里说,“昌意才德低下,不足以继承帝位,被降职到若水做诸侯”。然而这只是郦道元的一家之言,这一系列故事是以《史记》为根本,里面对比并无记载,所以在此就暂不讨论。我也查过其他史料,对这些解释也是众说纷纭,所以无法盖棺定论。

下面我们接着说这期的两个主角:颛顼与帝喾


一,颛顼

颛顼帝是黄帝的孙子,也就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生于若水,因辅佐少昊有功,封于高阳(今河南省杞县高阳镇),故号“高阳氏”。少昊死后,颛顼打败了争夺帝位的共工,成为了部落联盟的首领,始都穷桑,后迁都商丘。


《史记》中评价颛顼“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就是说他镇静深沉有智谋,明白通达知事理。合理地利用土地种植各种作物,按时行事,顺应自然,教化民众虔诚地祭祀天地神灵。


向北达到幽陵(今河北北部与辽宁南部一带),向南达到交阯,向西达到古流沙泽,向东达到蟠木。各种动植物,各处山川河流的神,凡是太阳能照到的地方没有不服从、不归顺的。


颛顼死后,没有把帝位传给他的儿子穷蝉(具体原因可能也是跟黄帝没有传位给昌意一样吧),而是传给了玄嚣的孙子,也就是颛顼的侄子高辛,就是后来的帝喾。

三,帝喾

帝喾,高辛氏,是黄帝的曾孙,玄嚣的孙子。帝喾生下来就说出了自己的名字,而且他广施恩德,惠及万物,却一点儿也不为自己打算。


他还有一项很厉害的技能,“聪以知远,明以察微”,说他明辨是非,能洞察远方的情况;审事细微,能烛照隐幽。可以理解成千里眼顺风耳吧。有这技能,下面诸侯想搞点小动作都不行。


然而人家的管理方式是“以德服人”。他顺从上天的旨意,了解民间的疾苦,仁爱而有威严,慈惠而有信义,修养德行让天下归服。


帝喾继位后,他有节制地使用土地物产,安抚教育民众,制订历法来掌握日月运行、季节变化的规律,恭敬地侍奉鬼神。他神态庄重,品德高尚,举止合乎时宜,衣着如普通人一样。


“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风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我认为这是对帝喾的德行做得最完美的总结。


帝喾娶了陈锋氏的女儿生了放勋;后又娶了娵訾(ju zi均为一声)氏的女儿,生了挚。帝喾去世后,由挚继位。但是他治理得并不好,后来放勋继位,也就是我们下期要讨论的“尧”。

我是汽美界的小学生,一个喜欢历史跟阅读的汽美人,关注我,一起学习历史。

以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