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卡生活》杂志
中国银联 主管主办
理论研究 实务探讨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你方唱罢我登场。当机构们热衷于C端,提高用户黏度,纷纷祭出营销利器的时候,作为消费者,我总也忘记不了平安银行推出的“10元看电影”活动。至于后面跟风者推出“8元看电影”,只是基于力度的维度,而不是平移消费者的主张。
已经看到的一个结果便是,数对情侣用平安银行信用卡购买电影票看电影。我们已知哪对情侣在进影院之前用银联“云闪付”扫码买了爆米花,更进一步追溯,他们的代步工具是在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做了汽车消费贷款。并且,观察追踪到他们在电影散场之后,还在附近温馨宵夜。
一个观影生活横断面,却暗含着金融数据共享的大时代,金融数据共享不是《金卡生活》杂志别出心裁一说,甚至有人称2018年步入金融数据共享的“黄金时代”。
本质上,我们可以分三步厘清共享金融数据的赢利模式。
其一,持卡人用平安银行信用卡购买电影票,给后者带来发卡收益。
其二,对用户行为“引流”,平安银行信用卡持卡人使用大众点评App查找“美食”,然后驱车到一家建设银行收单的餐馆(何地)就餐(行为),后者取得收单收益。
其三,用户数据变现。当我们纠结支付宝由支付嵌套社交,还是微信由社交平滑到支付,孰优孰劣之际,其实,两类数据已然产生,它们是金融属性数据和社交属性数据。
回到前面的例证。持卡人无论用平安银行信用卡购买电影票,抑或是使用招商银行信用卡发生车贷,均形成了用户的金融属性数据。我们知道,金融属性数据产生的过程中离货币最近,因此带来的金融价值最高,所谓“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同时,用户看电影产生的行为及偏好,随之而来产生了社交属性数据。于是,二类数据于是勾勒出用户的完整“画像”。
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要将这些不同属性的数据,一而再、再而三地应用到新旧场景之中,尤其是实现跨行业深度应用,体现簇新价值。比如,我们可以在商业银行信贷风控、网络反欺诈诸多方面,直接将数据“变现”。这也是当下你不说数据“变现”都不好意思出门一样。跟着时代走。
于此,我们定格金融数据共享的主题,力求从金融数据的“森林”走出来。一组数据一家机构使用与多家机构使用相比较,有两个重要的经济特性:一是其边际成本递减,二是其平台效应溢出。进一步发现,金融数据共享完整体现了帕累托最优,多家机构共享数据,使得数据的使用效率趋高,敦促社会资源的最佳分配,推动大众福利的直线攀升。
当然,切忌“强盗撞进瓷器店”,抢走的少,打碎的多。有序共享,杜绝紊乱。
正如2017年11月2日被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名担任下一届美联储主席杰罗姆?H.鲍威尔(Jerome H.Powell),在2017年10月18日纽约联储银行举办的第41届中央银行年会上演讲指出,金融科技公司正在探索使用银行数据的方法,越来越多地成为数据聚合器,从财务账户中“抓取”各类信息,从而让消费者方便地随时查看其所有的多个银行和账户的财务信息。鲍威尔给我们提供了金融数据共享的一条路径。
西班牙BBVA(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毕尔巴鄂比斯开银行)开放8大类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美国CBW (Citizen Bank of Weir)对外开发出500多个API接口,以此方便合作伙伴使用其服务和数据。上述两家银行给我们提供了金融数据共享的一个方法。
还是举汽车消费分期的例子。汽车销售商户在用户购买汽车时调用合作银行的借款API,从而使用其借款服务。当购买汽车的用户是这家银行的客户的时候,银行可以在授权下,调用数据,开展有针对性的汽车消费分期。这样一来,商户获得银行的服务和数据之后便可以促成用户购买,以及加大销售。
由此看来,金融数据共享远景如诗如画。
本文作者系《金卡生活》杂志执行出版人。
西方金融业称,2018年将是Open Banking年。随着2018年悄然临近,西方金融业频频出现Open Banking的热烈讨论。Open Banking从何而来,其根源、意义和影响在哪里?
中泽嘉盟投资基金合伙人蔡凯龙将为我们详尽梳理、分析Open Banking(开放的银行服务)背后的金融数据共享之起源和成功案例,趋势与监管,挑战与困难,以及对中国的参考意义。《金卡生活》杂志取得作者授权刊发,更新内容参见FT中文网。
12月1日【金融数据共享●壹】Open Banking 引发全球金融变革
12月2日【金融数据共享●贰】巨变之中,三家银行已经赢在起跑线上
12月3日【金融数据共享●叁】银行被逼近墙角,该何去何从?
图为蔡凯龙先生
蔡凯龙系中泽嘉盟投资基金合伙人,互联网金融千人会联合创始人。曾任联想控股旗下P2P翼龙贷副总裁,德意志银行(美国)战略科技部副总裁,担任美国休斯顿大学商学院金融系助理教授。注册金融分析师(CFA),金融风险管理师(FRM)。
戳链接,更有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