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去年刷屏的李梦文吧?
那个复旦大学的美女研究生,一毕业就选择了入职链家,热搜挂了好几天。
中介服务据说,就是看了那部圈内被吹爆的日剧《卖房子的女人》,被那一声“GO”给燃到,就一腔热血去卖房了。
没想到,前几天,一个中国传媒大学的硕士毕业生又成了焦点。
读新闻的她,去上海卧底房产中介这一行,本来是为了写毕业论文,结果……写着写着,就把自己给“写进去了”。
所以,在上海,名校生选择当中介,已经成有潮流了吗?
第一时间,我打开了链家APP。
还真是。
在上海链家,本科生中介可以说是多如牛毛了,复旦、同济、浙大这种名校毕业的,也是一抓一大把。
在“找经纪人”这个栏目里,专门设置了一个标签“双一流高校”,这个类目下面,一共有1169人,约占经纪人总数的5%。
旁边还有一个“成交过亿”的选项,当我把两个标签一起按下时,出现的是这样的画面——
艾玛,这怕不是复旦大学的专场吧!
而去年的“网红”——复旦研究生李梦文,我搜了下公司,也还在链家好好干着,用户评价相当不错,而且,也已经是“年成交过亿”的大牛了!
在北京,高学历“下海”做中介的人就更多了。
在“双一流”的标签下,一共有1829名经纪人,占到北京总数的7%。
是北京的高校更多,竞争更激烈(juan)吗?
其中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翻了很多页,发服务费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毕业生是肉眼可见的,最多。
毕竟,这两年外贸形势急转直下,毕业生“出口转内销”似乎也说得过去。
但更出乎我意料的是,一水哪些儿的名校生中,竟然还有来自于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选手!
更夸张的是,有了研究生学历还不够,更厉害的中介小哥,还专门进修了一个MBA——
啧啧,在北京这种高校云集的地方,如果读不好书,真的连房产中介都做不了吧!
反正我在服务费北京链家上撩了好几个中介小哥,他们也就轻描淡写的说:
嗯,从2016年开始,我们这里招新人,不是本科的,就不要了。
好吧。
从全国来看,这种趋势确实越来越明显:很多本科毕业生,都把“房产经纪人”作为踏入职场的第一步。
根据贝壳的研究院发布的《2021大学生房产经纪人职业调研报告》,目前贝壳连接的经纪人中,大学生(含专科)占比超过三分之一,相比2019年,数量增长了53.2%。
在一线城市,这个数字的比例普遍会更高。其中,北京、上海的大学生经纪人群体中,本科学历占比六成以上。
但在广州和深圳,嗯……不是说没有高学历的人,北大、中大、浙大的也有,但数量相比另外两个一线城市,就有点……稀少。
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占比,北京、上海都远超广深。
比如说,在广州,本科学历以上的大学生经纪人只有不到30%,绝大部分只拥有专科学历。
而北京双一流经纪人占经纪人总数量的比例,是广州的5.8倍。
而且,广深两地的高学历中介更像一个个散落的“隐形冠军”,缺乏整中介体包装。
为什么同是一线城市,上海和北京的高材生们觉得干中介“有意思”、“有价值感”,而广州、深圳的高材生们,却不乐意去做个“卖房子的人”呢?
干房产中介,有钱赚嘛,特别是在北京、上海这种寸金寸土的地方。
这是我们猜测的第一个原因。
整理后的数据也佐证了传媒,北京和上海的中介市场在链家的“教育”下,中介费相对统一规范,总的来说,比广深高不少。
链家“大本营”北京,2.7%的中介费基本没有议价空间,而在上海,我问了好几个中介,都是“上家1%哪些,下家2%,不会吃差价”的说法。
但广州的城市性格就非常“务实”,中介服务费明面上在2.5%-2.8%,私底下,折扣都是可以谈的。
这不,本地中介裕丰已经公传媒开打出了这样的标语——
深圳的水就更深了。
平台喊出的中介费跨度很大,1.5-3个点不等,但我们私下询问了资深的深圳同行,却发现实际的操作是这样的——
“在深圳,中介费要看标的,1000万以上链家1-1.2个点都做!1000万以下1.5%左右。”
咳,草率了草率了。
所以说来说去,北京、上海的房子总价高、中介点数高,落袋的钱更多,所以,对职场新人的诱惑力,更大一些呗。
一个高学历的中介小姐姐跟我说,在上海,房产中介可以说是金融业之外,当地平均薪资水平最高的行业了。
而在广州,全市房产交易中位数就500万,总价低,给的中介费又不高,也难怪高材生不愿意接绿中介抛过来的“橄榄枝”啊!
当然,除了收入,北京、上海输出的价值观也更“精英化”。
他们更擅于通过品牌的宣发和门店的迭代,把进入链家干中介这份工作,打造成一中介服务份更体面、更具有人文情怀的工作——
和那些高大上的外企,和互联网大厂没什么两样。
比如说,虽然全国各地都在执行校招的“航海家”计划——一个3-5年内为培养管理层设置的专项计划,但在上海,推动落地效果显然更好。
上海链家的高材生是这么跟我说的:有晋升空间,一年就可以看出是否合适,所以,他们很认可。
再比如,北京和上海链家会推出更丰富、有更鲜活的纪录片和推文,让高材生们感到“被尊重、有价值”。
你看,上海链家的官微里,不仅有复旦、浙大的名校学子,还有世界排名前8的英国帝国理工学院、香港城市大学、格拉斯哥大学的“海龟”们,和你一起在链家卖房子。
中介在北京,你在镜头前说过的“就算985毕业,也很难”,会被有血有肉地记录下来。
而年轻人扎堆的B站上,我们也看到,许多就职于上海链家的新人UP主会主动更新视频,讲述入职体验,分享升职和开单的感受。
但在广州和深圳,我们鲜有看到类似的报道呈现。
又比如说,最近北京上海的链家门店,已经在经营范围搞门店的“迭代创新”了!
你能想象如同“诚品书店”一般的中介店吗?
光洁的落地玻璃,门口熟悉的写满价格和户型的小黑板消失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简约书架、一张长桌、几个高脚凳……
(图片来源:真叫卢俊的)
类似的门店已经在上海出现好几家了,而北京的链家,探索的是公司另一个方向——“社区服务 中介门店”的融合。
专门为周边社区的老人剪头发,送羽绒服,就连小朋友的课后托管服务,也是可以的。
在这种地方工作,你不会觉得自己只是个卖房子的人。
而广深两地的链家,依然还是传统的标准中介门店模样,不想买卖房子的人,对中介店扭头就走,不会踏进大门半步。
那,是什么造就了这一切呢?
恐怕是城市文化基因吧。
上海是个经营范围开放、国际化,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城市,上海人愿意为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买单。
再加上顶尖豪宅和具有历史纵深感的老洋房云集,高学历的人做房屋中介,确实有市场。
而北京是“天子脚下的土地”,对面子还是十分看重的。如果有高学历加持,客户的信任度和认同感也会增加不少。
所以我们在链家的公开数据中看到,北京的双一流名校生里,年销售过亿的人数达到了50名,远远超过另外三个城市。
但广州和深圳,城市性格完全不一样。
有钱人爱低调,不在意打扮行头,也不看出身。深圳人一心埋头搞钱,而广州人更讲求务实,便宜大碗,才是最爱。
所以,在房产销售这件事上,似乎也是能者多劳,高学历的人没有额外的光环。
但是,无论城市之间如何分化,从大趋势来看,名校高材生大规模涌入中介行业的趋势,已然不可阻挡。
我在95后名校硕士入职的稿子下面,看到了这样一条高赞评论——
那么,那些学历稍微欠缺一些的中介小哥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