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佳木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最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

岁月犹如群山,年年秀出峰巅。当时间的脚步在2018年的道路上行进,佳木斯市委一班人肩负全市人民的重托,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跟中央、省委重大战略部署,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一主题,举全市之力建设国家级高新区。沃野千里的黑土大地奏响科技引领、创新发展的乐章。如今回望云端高路,仆仆征尘犹自未歇,万千气象喷涌激荡,一路走来的铿锵足音,演奏出砥砺前行的恢弘交响,更将发聩千重之外。


回望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的每步征程,我们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2017年,新到任市委书记徐建国挥如椽大笔,绘宏伟蓝图,提出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升促建,为佳木斯实现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平台和关键载体。


这一年,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将创建具有农业特色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列为2018年重点工作。


那一刻,佳木斯高新区站在历史新起点、立足新常态,奏响了谋求新突破、实现新作为的序曲。


回眸往昔大笔如椽书写辉煌事业


唯科技引领未来,唯创新驱动发展。这个流淌着工业血脉的城市期盼着新的发展。佳木斯如何将工业基础转化为城市后发优势,加快高新区转型升级不失为最快捷径!举全市之力,创建国家级高新区,这一重大决策得到省市两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市民群众的高度认同。沃野千里的黑土大地正在奏响科技引领全面发展的乐章。


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是我市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有力支撑,是我市争当黑龙江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的坚实保障,是我市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推进中蒙俄开放合作的重要抓手,是优化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布局的关键举措。


怀揣着这份使命、责任和信心,市委、市政府迈开坚定创建步伐。在市委书记专题办公会、市长专题办公会上,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成为最新热词。


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得到了从省到市上下各方面的支持,形成了省、市联合推进的工作局面,为佳木斯创建国家高新区提供了坚实保障。佳木斯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佳木斯市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佳木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副市长兼任管委会主任,主抓高新区创建工作。2017年,黑龙江省科技厅与佳木斯市政府将佳木斯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工作纳入厅市会商议题。我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就高新区创建工作作专题研究,明确将高新区升级工作列为市委、市政府重点推进的“一号工程”。省、市先后在基础设施、财税、金融、土地、科技、人才等方面优先向高新区倾斜,为高新区人才集聚、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形成了省、市联合推进的工作局面。


在政策支持方面,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意见》(黑发〔2018〕18号)(以下简称18号文件),打造改革“特区”、创新高地、发展引擎。市委、市政府今年连续多次召开高层会议,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18号文件精神,研究高新区创新发展重大事项。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佳木斯高新区创新发展的意见(试行)》,提出集中全市最优力量、最佳资源、最强人力向高新区倾斜,并从创新体制、产业政策、优化环境三方面推进改革,用改革激发的新活力,加快高新区转型升级,建设“四区”。


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成为整座城市的使命,只要涉及到高新区建设发展的事项必须快办、特办,凡是有利于创建的人力、物力、财力必须向高新区倾斜。市领导亲历亲为、靠前指挥,市委书记、市长“双挂帅”,亲自抓、亲自推、亲自督,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重大事项,解决关键问题,全力推进落实;深度谋划改革方案,多次带队亲自招商,围绕“老字号”“原字号”“新字号”谋划上项目、促进项目落地;市纪委监委提供坚强保障,为加快推进高新区发展,制定出台28号文件,为干事创业营造宽松环境,凝聚起干事创业正能量。


以升促建,正在点燃振兴发展的希望,承载着一座城市的企盼和呼唤。佳木斯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建设迈出铿锵步伐,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每一个脚印都镌刻着振兴的光芒,迸发出的强劲音符正响彻三江大地。


立足改革敢为人先释放最强动力


2018年,高新区全面深化改革迎来新的历史节点——创新管理体制改革。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新一届高新区领导班子进行着深邃的思考。


抢抓新机遇,构筑新优势,佳木斯高新区从基层实践凝结而成的改革实践就像纵贯于三江大地的根根琴弦,琴弦拨动,黑土地上奏响雄浑而精美的乐章。


深化改革“蹄急步稳”,以“四制两化”为核心的改革,成为高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工作的中心,“以改革促创建”的旋律正响彻千里沃野。


推行体制机制改革,是佳木斯高新区敢闯敢试的有力行动。肩负省、市赋予创新改革使命的佳木斯高新区,提前调研筹备,以“归零意识”和“打散重来”的勇气,以升促建推动全面改革,先行先试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四大改革任务”,实现“四个转变”,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改革行政管理体系,实施机构职能分类制,实现行政管理由“层级审批管理”向“店小二式”服务转变。“放管服”改革稳步推进,已赋予高新区财政金融一级财政职能,市编办分两批向高新区下放近三百项权限,并联审批、足不出企审批和“互联网 审批”初步实现,“一张网、一个窗口、一个平台”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园区企业审批效率不断提高。改革干部管理方式,推行干部任期制和员工岗位聘任制,实现干部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打破身份、职级界限, “锁编定岗”,面向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进行招聘,实行竞聘上岗,一批新招聘的高学历青年人走上了重要岗位,高新区干部队伍得到整体优化。改革干部考评体系,推行全员绩效考评,实现干部考核由“主观评价”向“量化考评”转变。改革分配激励机制,推行绩效工资制,实现薪酬管理由“铁工资”向“活薪酬”转变。强化实干者得实惠,进一步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可量化的薪酬考核体系对干部冲击力大,不少能力强、冲劲足的干部主动要求调整到更具挑战性的部门,希望承担更多工作任务。在高新区办公楼里,灯火通明是常态,“5 2”“白 黑”是标准工作日程表。


今年以来,去行政化等系列改革创新为高新区发展带来勃勃生机,高新区“以升促建、转型发展”阔步迈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提速,年产600吨浮法玻璃烟气综合利用、橡胶伴履带、水溶性铝、聚氨酯刮板运输机、易郎年产150万件汽车发动机零部件等项目相继完成前期工作,已开工或准备开工;对接中山火炬开发区共建取得实效,与中山火炬开发区签署两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地共建智慧农业园示范项目和300万吨玉米高值化加工等项目紧密推进。高新区重点推进“全程店小二式服务”,实行全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畅通企业诉求快捷渠道,定期召开企业负责人座谈会、恳谈会,建立完善高新区全员专项联系企业制度,激发了企业投资热情,中建材、益海、天地承尚等企业追加投资、扩大规模。


体制改革与以升促建竞势齐发,正在合奏出一曲昂扬向上的发展乐章,建成国家级高新区,承载着全市人民的梦想,成为三江大地上奋进交响乐的灵魂。


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再绘锦绣画卷


国家级高新区——是梦想,是愿望,更是佳木斯高新区为自己确定的新坐标原点:


——率先形成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创业生态,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和新动力基本形成。


——率先形成经济、科技、生态有机统一、绿色、协调、共享的科技社区,建成特点鲜明的产业社区、创业社区和大数据园区。


科技强支撑,创新增动能。我市不断推动科技与经济发展融合,为科技创新提供新支撑力,坚持把科技创新的着力点放在转化应用上,夯实助力经济发展基础。同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着力推进葵花药业、多多药业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启动实施“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三年培育计划”,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企业和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实现双增长。积极开展高端务实合作。坚持引智引技引资并举,瞄准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国内企业的领军者、产业转移的新动向,组织开展的“创新驱动助力工程”院士专家佳木斯行、“央企佳木斯对接行动”“京·佳高端产业合作对接行动”等活动成效显著。目前,已与中科院长春分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新建院士工作站、科学家工作室、博士后工作站5个。


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点燃了科技创新发展的引擎,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佳木斯经济发展的未来,引领科技创新未来发展之路。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2018年是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的关键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佳木斯高新区将继续以全力建设国家级高新区为不竭动力,坚持探索新路径、开创新模式、寻求新发展,着力建设产业转型的聚集区、创新驱动的示范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振兴发展的引领区,争取早日创建成国家高新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