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网红频频“暴雷”。先是雪梨,再是薇娅,带货主播被税务机关补税,其金额之大让大家在感慨网红收入实在太高的同时,也对税收筹划的合法性产生了怀疑。
薇娅逃税被罚
从爆出来的案例中可以看到,网红基本都是利用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做包装,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所得转化为生产经营所得,然后再利用部分地方生产经营所得核定征收,达到少缴个人所得税的目的。这种模式被网红明星广泛利用,有的甚至在不同地方成立多家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而背后的操作方往往是中介服务机构,打的旗号就是所谓的税收筹划。
在薇娅事件发生后,网上有些人包括薇娅的丈夫开始质疑,是中介服务机构的不专业导致了最后的结果。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有这样的误解,很大程度上是大家对税收筹划不够了解。税收筹划顾名思义,是通过合法的手段达到少交税的目的。而在税法上,除了合法一说外,还有合理一说。如果你的行为合法了但不合理,那税务机关一样可以认定你偷税漏税。
税收筹划说白了就是利用了税法上没有规定的地方,是打了“擦边球”。就比如之前讲到的网红利用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来取得收入,其实是改变了原有的商业模式,由原来网红个人从公司取得收入转为网红所拥有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从公司取得收入。税法上并没有规定网红必须以个人名义从公司取得收入,之所以最终会被认定为偷税漏税,是因为成立了多家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多次利用了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这就缺乏了合理性。由于涉及金额实在太大,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被查补税自然是逃不掉的。
其实,一直以来被大家认为很高大上的税收筹划,绝大多数都是有风险的。我们常见的阴阳合同、利用地方政府返还、利用税收洼地等等,如果要查合理性,基本一查一个准。那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这么做呢?因为人都有侥幸心理。有的人觉得别人都这么做也没出事,我不这么做岂不是亏了。再加上有些人收入实在太高,交那么多税实在不舍得,于是类似事件还是在不断重演。
税收筹划,薅的是国家的羊毛。薅的少可能国家也不会深究,薅得多了国家肯定不会轻易放过你。所以如果你担心未来哪一天被查补税,还是要慎用税收筹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