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是什么意思(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区别)

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这些资源便是成本,为了方便与机会成本区分开来,本文把这意思种在会计运作一般意义上的成本称作“会计成本”,但今天讨论对象主要是机会成本。


#1

机会成本的定义


机会成本是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最优质的收入。所谓放弃,就是没去实施,因此被放弃的另一种收入是存在于假设中的,假设有个平行宇宙,当时的你去实施了最优质的另一种收入。


因此机会成本起码有三个特点,其一,它意思是假设、虚构的,因此不影响会计成和本;其二,它是虚构中的最优解;其三,因为它是假设的,所以估值有时很清晰,有时又很模糊,这取决于它在生活中是否容易被复制、估量。区别


例如A君有一块地,用来养猪每年赚10万元,拿来养鸡每年赚8万元,用来养鸭每年赚6万,且用于别的用途要么效益较差,要么不符合条件。


2021年A君选择养猪,赚了10万元,那么他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养鸡的8万元,因为养鸡比养鸭效益好,是放弃的其他选择中的最优解。


A君这10万元是真实存在的效益,是扣除各种费用支出(即会计成本)后的利润,而8万元的机会成本,是综合当年鸡市场价格、自家土地多少、周边养鸡户效益状况甚至A君自己2020年养鸡情况等信息估量出来的价值,因为2021年他的这块地没有选择养鸡,所以他永远无法计算出在另一个平行宇宙里他养鸡到底赚了多少钱。好在估算2021年养鸡效微观益的各种信息还是比较充足的,所以能较清晰地估出8万元的效益。


但机会成本不能用于计算会计成本,不能把A君养猪赚的10万元减去8万元机会成本,得出A君只赚了2万元的结论。


那机会成本有啥用呢?




#中的2

机会成本的积极作用


虽然机会成本是假设、虚构的,无法影响会计成本和真实收益,但未来的许多事情其实总是在重复过去,因而具备一定的规律性,从过去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是为了在未来取得更大几率的成功。


机会成本的作用在于评价过去,机会指导未来。


比如,A君2020年养鸡,赚了8万元,估算到如果养猪能赚10万元,养鸭能赚6万元,那么A君这年养鸡的机会成本是10万元,8-10=-2(本文设置真实效益减去机会成本的值为“评价值”)。A君一比量,知道与养猪相比自己少赚了2万元,于是2021年改为养猪,取得了更大效益(当然,实践中也可能出现2021年发猪瘟等其他情况,导致收益反而不如养鸡。)


这里的少赚2万元,主观上可能感觉亏了2万元,但实际上不影响会计成本,A君2020年养鸡依然是赚的,赚了8万元,只是经过机会成本的评价,发现还有更好的选择,指导促使他在下一年作出调整。


所以机会成本的作用在于通过假区别设的方式对已发生的决策进行回溯评价,如果评价值为正数,则之经济学前的决策质量不错;如果评价值为负数,则之前的决策还有改进空间,评价值负数值越大,则之前的决策质量越差,越需要改变。


那么对机会成本的利用是不是只有益处没有坏处呢?




#3

机会成本的消极影响


因为机会成本可以让我们对已发生的选择作出评价,既然是评价,自然有好有坏,进而有喜有悲,如果像养猪这种可以下一年改变策略的选择倒还好,但如果是像人生转折点这种重要分岔口的选择,一来结果的反馈没那么快,有些可能要十几年后才知晓,二来这种关键选择不具备复制性,没有重来的机会,所以导致人们生出后悔的情绪。


“当初若是听了妈妈的意见嫁给B君,如今也不至于过得如此拧巴。”


“当时填报高考志愿专业时,如果能够虚心一点、主动一点获取更多信息,也不至于懵懵懂懂选了现在的专业。”


“子欲养而亲不在,如果当年不那么热衷事业,或许能够陪着老人走完他的最后一程。”


人们特别是心思重的人会随着年龄中的阅历的增长逐渐背负起沉重的心理包袱,这个包袱的名字叫“如果”,也叫“机会成本”。


大事遗憾错过生出悔恨之意是人之常情,但不应永世被纠缠折磨。


因为生活就是由一个个这样那样的选择构成,有时选择了A就代表放弃成本了B,一些敏感的人儿常常在内心介怀于生活微观中某些不大不小事情的机会成本,导致“如果”的思想包袱愈发沉重,时常把自己搞得不开心,更有甚者逐渐患上抑郁症。


此外,机会成本是经济计算手段,但我们不经济学止是经济人,更是自然人,追求经济效益不是我们永恒和唯一的主题。


涉及享乐消费或者其他涉及生命意义的事时,机会成本便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例如,我们很难去权衡明天下午是在宏观经济学图书馆学习好,还是尽情玩耍好,两者都免费的情况下,耗费的是时间资源,虽然学宏观经济学习是很明显的带有效益的自我投资,而尽情玩耍属于享乐活动,或许它并不能带来效益,但我们不能仅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二者,认为尽情玩耍的机会成本是放弃了的学习效益,评价值是大负数。


如果这样想的话,我们为什么还要花钱去看电影呢是什么?看电影这类享乐消费,不仅没带来经济效益,还倒贴了电影费,为什么我不用看电影的时间去打份散工呢?这样看来,看电影的机会成本是极大的,更不值得提倡了。


然而人生在世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是追求最大收益,做什么事情都先考虑机会成本吗?那一个人舍弃掉无“意义”的享成本乐、休息,活到老干到老、干到死,才是利益最大化的吧。


但估计没人想追求这种利益最大化,所以有时候我们必须舍弃机会成本的制衡,像那些从大城市跑到大山里支教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教师们,他们丧失的机会成本大不大呢?大!但他们人生的意义就很小了吗?不小!无论是他们充实内心作出的自我评价,还是被教育的孩子们或者社会各界对他们作出的外部评价,都不差!


普通人无法做到那么无私奉献,但该消费的时候消费,该享乐的时候享乐,不去纠结于机会成本自找麻烦,还是做得到的。




#4

特殊情况下机会成本的虚转实


至少两种情况下,机会成本应该虚转实。


一是当表面免费的付出应该取回其应有价值时。如全职主妇在家庭劳务中的付出往往被视为免费的,表面上看,妻子是全职主妇,全年收入为零,丈夫是高级主管,年收入30万,人们总说这个家庭年收入的30万都是丈夫赚回来的。


当夫妻作为一个整体时,这样说倒也无所谓,但就像高中物理课程中物体受力分析一样,当把一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时,受力总是从整体出发来考虑,不考虑内部受力,但如果把这个物体是什么分为两个部分来考虑琢磨时,就得分出个子丑寅卯来了。


当夫妻要离婚了,要分作两个独立个体了,妻子看似免费的家庭劳务付出就应该取回其应得报酬,这时便是机会成本由虚转实的机会。


妻子的机会成本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过去式,与过去的事作比较,偏向具体人具体分析,具有特殊性,例如,妻子舍弃掉了原来年收入10万元的会计工作转为家庭主妇,那么她当家庭主妇的机会成本就是10万元。


另一种是未来式,与未来的事作比较,偏向所有人统一分析,具有普适性,例如妻子正在作为全职家庭主妇角色,但她在未来可以放弃掉现在的角色,去市场上从事类似内容的年收入6万元的全职保姆工作,和所以她当家庭主妇的机会成本是6万元。


从法律上而言,可能更偏向于未来式,因为6万元的机会成本更等价于妻子作为家庭主妇的付出,于是机会成本实现由虚转实。


二是计算资本的利息时。B君借出100万元给C君,一年后C君把100万元还给了B君,B君看起来没啥损失,实际上B君放弃了用这一百万投资收益的机会,如果当前社会投资回报率是5%,那么B君借出100万元的机会成本就是5万元,机会成本的作用在于指导未来,B君越想越不对机会劲,结果第二年D君来求借100万元,这时B君必定不肯白借了,但投资有风险,自己拿这钱去投资未必能获得5%的收益,权衡之下B君决定按3%的年利息率借给了D君100万元,这时5万元的机会成本由虚转实了其中3万元,正是因为机会成本的存在促使了利率的诞生,如果社会投资回报率为2%,这100万元的每年机会成本就变成2万元,利率也会随之下降。(实际上,利率不仅与机会成本有关,也和借出款收不回来的坏账风险有关,本文暂时剔除了这项因素对利率的影响,假设都能还回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